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专业安装培训教程

电气专业安装培训教程


电气安装施工
二、电缆桥架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2.3、电缆支托架固定螺栓穿向应统一、横平竖直,同一层的 托臂在同一水平面,其高低差不超过±5 mm。
电缆支架各层之间的距离
电气安装施工
三、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3.1、电缆预埋管埋设
3.1.1采购国标镀锌钢管,压制弯头时采用专用液压弯管机, 保证电缆预埋管弯管质量。 3.1.2在电缆沟道模板安装前完成电缆预埋管埋设施工,避 免因电缆沟道凿孔埋管影响土建施工质量。 电 缆 预 埋 管 埋 设 施 工
1.2.2盘、台、柜立好盘后,必须包好防止盘内进灰尘,运 行中烧坏卡件。
主控电子柜
电子设备配电柜
电气安装施工
一、盘、台、开关柜安装工艺控制标准
6KV手车式开关柜
汽水分析站人工取样盘
电气安装施工
二、电缆桥架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2.1、根据设计院图纸、电缆敷设清册及现场情况确定电缆桥 架的路径、位置、层数、规格。
3.2.6电缆绑扎固定采用绑扎带编织和夹件压接(即加工专 用的电缆成排热镀锌固定夹和定购钩型螺丝,用以固定电 缆)相结合的方法,使电缆成排分层布置,横平竖直,整 齐美观。
电缆绑扎固定采用绑扎带编织
电缆绑扎固定采用夹件压接
电气安装施工
三、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3.2.7对于控制电缆间的电缆,按上述要求外,在电缆引上 线至控制盘底应整理成圆束,弯曲圆滑,弯曲半径一致且 符合规范要求,对于柜盘下引上线较多的,可在电缆夹层 间,增加垂直电缆桥架,使电缆引上线排列更整齐美观。
三、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3.3.6挑选接线工艺好的接线工负责工程的接线施工,施 工前对接线工进行区域分工和技术交底,使接线施 工在工艺风格上一致。特别注意控制室、配电室盘 柜内的电缆接线工艺,安排技术一流的接线工负责 该部分接线工作。 3.3.7电缆线芯连接牢固,并预留有足够备用长度,线芯 弯曲弧度整齐一直,电缆备用芯统一预留至端子最 高处。电缆芯引上部分成排布置,绑扎带整齐均匀。
垂直敷设的电缆固定
电气安装施工
三、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3.2.9.2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端、转弯及电缆接头的两 端处。
水平敷设电缆固定
电气安装施工
三、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3.2.10机械敷设电缆的速度≤15m/min,牵引强度不大于 7kg/mm2,严防电缆受机械损伤。 3.3、电缆接线 3.3.1电缆敷设后两端制作电缆头,用塑料带缠紧,然后使用热 缩管热缩,铠装电缆,其钢带要用包箍扎紧。
三、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电气安装施工
3.1.3电缆预埋管埋设除了按图施工,还应考虑设备接线的实 际位置,使电缆预埋管埋设一次到位,避免因埋管位置偏 差影响电缆引上线的美观。
整齐美观的电缆预埋管
电气安装施工
三、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3.1.4电缆预埋管埋设高度应基本一致,垂直度偏差≤2mm; 除了同一位置电缆预埋管要求成排布置外,同一行和列的 电缆预埋管埋设也要求成排布置,整齐规范。可以通过连 通管或水平尺保证管口高度一致,采用拉线方法保证电缆 预埋管行和列成排埋设。
电气安装施工
三、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电缆从电缆架引出
电气安装施工
三、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3.2.5电缆敷设施工过程中先临时绑扎,等同一路径的电缆敷 设完毕后再作统一整理固定使其整齐美观,电缆牌不应夹 在电缆中,应扎牢并排列在电缆外侧。
电缆敷设整齐挂牌美观
电气安装施工
三、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电气安装施工
三、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电缆头制作工艺
电准
3.3.2屏蔽电缆、导线、补偿导线的屏蔽层均应按设计或厂家 要求接地。 3.3.3引入盘、柜的电缆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并固定牢固。
屏蔽接地工艺
电缆固定采用分层方式
电气安装施工
三、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三、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电气安装施工
热缩套管颜色应统一
电气安装施工
四、架空线及设备跳线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4.1架空线及设备跳线架设施工中首先要做好放样测量工作, 同一档或同一列的架空线或设备跳线同时统一放样,设备 跳线放样采用“本线模拟法”。由同一有经验的架线工采 用驰度板观测法测弧垂是否统一并在设计范围内,同时要 考虑季节和温度因素。三相钢芯线拉好后统一观测。
3.2.2根据规程规范高低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 按由上而下配置。 3.2.3电缆敷设区域的温度不应高于电缆的允许长期工作 温度。电缆与管道保温层外表面平行敷设时其间距 大于500 mm,交叉时应大于200 mm,无法达到时, 应采取隔热保护措施。 3.2.4电缆从电缆架引出采用开孔器开孔,安装电缆管烧 焊固定,用阻燃软管接头连接。不用软管接头,保 护管端用热塑管热塑。
5.17低压侧软铜片相间及地距离符合规范。引线连接牢固, 采用非磁性螺栓。 5.18变压器抽真空查漏及保压检查,可根据厂家要求进行, 做好记录。 5.19变压器高压引线与套管连接螺栓紧固,引线铜棒连接 前要涂电力复合脂,保证接触良好。 5.20变压器整体注油48小时静止后方可抽取油样送检验合 格。
六、电气母线安装工艺控制标准
整 齐 美 观 的 电 缆 管
电气安装施工
三、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3.2、电缆敷设
3.2.1电缆敷设前进行电缆走向的总体策划,电缆敷设应按设 计路线,同一路径的电缆统一敷设,最好能绘出走向断面 图,即通过某一点有多少电缆通过。同一通道内的电缆应 避免交叉。
电缆敷设工艺
电气安装施工
三、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5.14冷却风扇电机,潜油泵电机绝缘检查转动灵活,旋转 方向正确。
电气安装施工
五、电力变压器安装工艺控制标准
冷却风扇电机,潜油泵电机绝缘检查转动灵活,旋转方向正确
电气安装施工
五、电力变压器安装工艺控制标准
5.15器身检查,必须先做好油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吊芯 检查,当空气相对湿度小于75%时,器身暴露在空气中 时间不得超过16小时。 5.16气体继电器、温度计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
1.1按设计图纸并根据厂家资料、尺寸要求制作盘柜基础底座。 1.2立盘的工艺标准应符合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
盘柜位置偏差校正
盘柜基础与地面标高差一致
电气安装施工
一、盘、台、开关柜安装工艺控制标准
1.2.1盘、台、柜底座连接主接地网;盘、台、柜接地采用接 地线两点接地。
盘柜接地
电气安装施工
一、盘、台、开关柜安装工艺控制标准
3.3.5控制电缆做头后,电缆芯线拉直,排列整齐,绑扎距均 匀,间距为100~120 mm,应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 备用芯长度应留有适当余量,二次接线线芯弯曲弧度一致, 接线胶头长短一致。多股线芯压线鼻子,线头露出鼻子 0.6~1 mm。 电 缆 芯 线 拉 直 , 排 列 整 齐
电气安装施工
电缆牌专用打印机
电气安装施工
三、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3.3.10电缆接地线统一引接,编织成辫子状,压接接线鼻
子连接在接地铜条上。
电 缆 接 地 工 艺
电气安装施工
三、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盘柜内同一走向电缆线芯应绑扎成一圆把,经绑扎后的线束及分线束 应做到横平、竖直、走向合理,整齐、美观
电气安装施工
三、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线 芯 弯 曲 弧 度 整 齐 一 致
电气安装施工
三、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3.3.8电缆线芯胶套头编号用电缆胶头专用打印机打制,长度 和套入方向一致。
电缆胶头专用打印机
电缆胶头安装工艺
电气安装施工
三、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3.3.9电缆牌打印要用专用打印机。
电缆固定、电缆头制作及电缆牌挂设
盘柜内绑扎横档,两层电缆头之间
电气安装施工
三、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电缆标识牌的制作及挂设
电气安装施工
三、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3.3.4控制电缆头制作长短一致,铠装电缆在进入盘、柜后, 钢带接地。
电缆钢带接地
电气安装施工
三、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电气安装施工
6.1母线固定金具与支柱绝缘子间的固定平整牢固,不应使 其支持的母线受到额外应力。
控 制 电 缆 敷 设 工 艺
电气安装施工
三、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3.2.8搬运电缆时,不应使电缆松散,电缆盘应按电缆盘 上箭头所指示方向滚动。
3.2.9在下列地方应将电缆加以固定:
3.2.9.1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 上,桥架每隔2m处。
电气安装施工
三、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建设工程电气安装培训 2015年元月
电气安装施工


一、盘、台、柜安装控制标准 二、电缆桥架施工控制标准 三、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控制标准 四、架空线及设备跳线施工控制标准 五、电力变压器安装控制标准 六、电气母线安装控制标准 七、防火封堵施工控制标准 八、成品保护意识
电气安装施工
一、盘、台、开关柜安装工艺控制标准
三相母线的驰度整齐划一规范美观
电气安装施工
四、架空线及设备跳线施工工艺控制标准
4.2同一档或同一列的架空线及设备跳线所用的导线应尽量同 时统一下料或在同一环境温度下下料,下料时还应考虑到 金具的尺寸及金具压接后尺寸的变化。 4.3导线压接由同一组有压接经验并持证的压接工施压,在正 式压接前按规程做好压接试件,在试件通过拉力试验合格 后才可以实施正式压接施工。在压接试件过程中还要记录 好导线压接后金具和导线尺寸的微小变化情况,并在下料 时考虑这些尺寸变化。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同一压接 机具和保持同一种压接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