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建筑学会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规范结构设计说明

日本建筑学会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规范结构设计说明

日本建筑学会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规范结构设计1章总则1条目的和适用范围1、针对混凝土建筑物的损伤控制性能,确定其实用性能而使用的,其中一部分条款可以确认结构的安全性。

2、本规范适用第3条件规定的混凝土结构,以及第3条砼及第4条规定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结构计算。

根据特别的调查研究,能够确认与本规范具有效力的构造性能的情况下,可以把本规范的一部分要求降低。

2条计量2章材料以及容许应力3条砼的种类、品质材料由以下确定:1、砼的种类和品质(1)按照本学会《建筑工程标准形式书同解说JASS5钢筋混凝土工程》(按JASS5)本学会根据JASS5而定(2)砼的配合比制造、运输、浇筑、支模以及质量管理根据JASS5而定4条 钢筋的质量、形状、尺寸除特殊情况外,根据JISG3112《钢筋砼用钢的规格》决定,圆钢直径d<19mm.异形钢<d41,另外根据JISG3551《焊接钢丝网及异形钢筋网格》规定,钢丝网、钢丝直径d>6mm 可以使用。

5条 材料系数钢筋和砼一般按表5.1采用注:r :空气中干燥情况下混凝土的单位体积重量(KN/3mm ),特别是没有进行调查的情况下,按表7.1中数值减去1.0计算。

6条 容许应力砼及钢筋的容许应力按表6.1、6.2、6.3确定 表6.1混凝土强度容许值(N/2mm )注:c F 指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标准值表6.2 钢筋容许应力(N/ 2mm )**仅限于板的受拉钢筋表6.3钢筋混凝土对应的容许应力值(N/2mm )上的混凝土时所对应的钢筋。

2)c F 指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标准值3)异形钢筋到异形钢筋的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小于1.5倍直径以下,容许粘结应力值在此表中的数值上乘以{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1.5倍)}3章 荷载及应力变形的计算7条 荷载以及外来组合1、结构计算的荷载与外力以及组合根据《建筑基准法》以及建设部公告,国土交通部公告或者本学会的《建筑荷载指南同解说》、《建筑物基础结构设计指南》当中规定的实施。

2、钢筋的重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若无特别的要求,研究按表7.1确定8条 结构计算的基本要求1、构的整体及部分的应力和变形根据下述假定计算:(1)应力和应变计算一般情况下,在弹性刚性基础计算下,一般根据弹性刚性假设计算,但是考虑分析目的和各个构件的水平应力相对应的砼开裂影响,使刚度降低。

材料的弹性模量按表5.1采用,但是考虑长期荷载作用产生的徐变的影响,不按此规定考虑。

2、柱和梁的刚度规定(1)弯曲变形、剪切变形及轴向变形所对应的强度时,截面面积及截面惯性矩按全截面计算,这些计算如果无法忽略钢筋,则适当考虑钢筋的影响。

(2)(梁上的板,板上的梁)与墙连接的柱等的T型截面的构件其弯曲变形所对应的板的有效宽度。

腹板的宽度应叠加上两侧或单侧板部上共同工作部分的宽度。

板部共同工作部分的宽度按8.1式或8.2式确定。

a 0.5,(0.50.6)a ab a l l <=- a0.50.1a b l l≥=时, (8.1) 00a 0.5,(0.50.3)a ab a l l <=- 00a10.2a b l l ≥=时, (8.2) 两端刚接或连续梁按8.1式,简支梁按8.2式图8.1 T型截面构件的有效宽度(3)构件的变形原则上是根据弯矩和剪力产生的变形,必要条件下考虑轴向力的变形,这种情况下,为了简化应力计算,长细比很大的构件剪力应变可以忽略。

(4)构件由于局部开裂造成刚度下降的影响无法忽略,应设定适当的恢复力模型进行非线性分析,计算各部分应力和变形。

3、墙的刚度确定,虑抗震墙或墙形状的构件其弯曲变形、剪切变形和轴向变形的同时,根据分析的目的及水平应力不同,这些变形的所对应的弹性刚度适当降低。

9条骨架的分析1、板传递到梁上的垂直荷载,应根据板上荷载的分布及板周边条件确定,长方形板的分布荷载,应从梁的两端以及与梁平行的直线所对应的T型或 型所对应的荷载。

2、结构中骨墙体的重量,可视为直接由柱传递,但是基础梁和基础板(桩基的情况下为柱帽及桩),根据视墙体的开口情况以及是否有结构缝,另外梁要适当考虑梁的支撑情况。

3、所受荷载除了计算满荷载外,应根据需要考虑实际荷载的影响。

4、刚接于主梁上的次梁,其弯矩应根据需求考虑主梁的扭转抵抗所产生的束缚,并按连续梁计算。

5、结构建模应根据下述进行(1)梁柱建模梁柱根据8.2所示的刚度进行换算,但是要适当考虑一下内容:1)刚性域对于梁柱结合和牛腿部位、开口下部和开口两边的墙壁,对应其它相连接构件部分的应力所产生的影响,要适当考虑构件的适宜的刚性域和线性变截面材料所组成的构件,但是此影响小的情况下,将此影响忽视的情况下,计算的应力适当增加的方法也认可。

2)结合部的考虑梁柱结合部建模时,将此部分作为刚性域假设部分或仅考虑剪切变形,此两种方法均可。

3)对于特殊结构骨架,要考虑所产生的应力变形,建立适当的变形。

(2)抗震墙的建模抗震墙根据8.(3)中所示的刚性刚度进行模型变换并进行结构分析,这种情况下根据要求,基础的扭转影响适当考虑到模型中去。

6、承受地震力的结构分析由承受地震作用的梁柱以及抗震墙所组成的结构,其应力应变分析可根据下述进行:(1)水平地震作用,一般情况下,根据结构两方向互相交叉的直交方向互相作用而计算,但建筑物的平面是特殊形状的情况下,根据要求考虑地震作用特别不利的方向计算。

(2)水平地震作用按集中作用于楼板上考虑,层间作用力影响大的情况下,应另外计算其影响。

(3)一般情况下,楼板在水平面内按刚性假定,特别是不能按刚性假定的情况下,考虑楼板的变形进行计算或者考虑其影响进行适当修正(4)各层的水平了作用中心和对应层的刚度中心(刚心)原则上要一致,但是两者不一致时,由此产生的扭转影响不能忽略的情况下,要适当考虑其影响(5)对应直交梁抗震墙轴向变形约束的情况下,扭转影响不能忽略的情况下,要适当考虑其影响(6)建筑结构凸出的部分如悬臂板等,要适当考虑地震的竖向力的影响(7)轴向或水平变形大的情况下,要适当考虑p-∆效应的影响7、适当考虑混凝土的开裂所引起的刚度劣化影响的结构分析对于超过构件开裂强度的应力的构件,在进行结构分析时,建议使用适当考虑裂缝开裂所产生的刚度劣化情况下的构件的力和变形关系,并据此进行逐步分析。

10条板的分析1、长方形板的玩具和剪力应根据周围的固定情况按弹性理论求解2、能视为周边固定的长方形板,当其承受分布荷载时,根据公式10.1、10.2按两个方向弯矩计算(参考图10.1)图10.1短边x 方向的弯矩(取单位宽度计算)两端最大负弯矩 21112x x x M l ω=-(10.1) 跨中最大正弯矩22118x x x M l ω=长边y 方向弯矩如式10.2 两端最大负弯矩21124y x M l ω=-( 10.2) 跨中最大正弯矩22136y x M l ω=x l :短边有效宽度 y l :长边有效宽度ω:单位面积上的全部荷载444y x x yl l l ωω=+但是有效跨度是指所支撑构件之间的净跨,从周边宽度/4x l 的部分(图10.1B 部分)在10.1、10.2中,按照与周边平行方向的x y M M 、值的一般考虑。

11条 平板结构1、 本条例适用于无梁板和和柱直接一体化的结构,其中第5条(3)项中所示的柱顶或者是设置了柱顶和支撑板的情况,称之为B 结构(图11.2设置了柱顶无承托,为A 结构;图11.3柱顶有承托,为B 结构),在有详细计算或特别试验进行的结构安全性能能够确认的情况下,本条例的一部分内容可以不按本条例内容执行。

2、垂直荷载的计算按以下假定:(1)A 、B 结构按相互交叉的两个梁换算,与其各个方向上的柱子共同构成的骨架,可以按两个方向换算的梁柱骨架考虑。

(2)换算的梁柱骨架其各个方向的全部荷载,计算时按各个方向承担的荷载考虑,换算梁柱骨架中的梁,其跨长为x y l l 、,其截面的宽度为y l 、x l 以及高度t ,关于恒载计算除了根据墙荷载情况下计算外,根据要求考虑部分荷载的影响。

(3)换算梁柱挂架的弯矩在板内的分配,按照板面上L/2(L :计算的柱跨度长),板面宽度的柱之间的部分(图11.1当中的ABDC 部分)以及和L/4宽度部分(图11.1中ABFE 和CDHG ),其所有数字按图11.1采用,跟支持不平行的外侧柱,其单位宽度的弯矩按一般柱的1/2考虑,相邻部分柱间距离的单位宽度上的弯矩,按一般柱间宽度的3/4取值,另外,柱顶周围的剪力分布可按相同考虑,见图11.1图11.13、水平力的计算可按以下假设计算:(1) 与前项相同,按换算成两方向的梁柱骨架进行。

(2) 换算的梁柱骨架,荷载按各自方向分布负担进行计算,此换算骨架的梁,其跨长按x y l l 、,其截面宽度(3/4)y l ,(3/4)x l 以及(t )考虑。

(3) 换算梁柱骨架柱列带(y l /2及x l /2),柱列带0.7,柱间带(y l /2宽度及x l /2)按0.3的比例进行。

4、B 构造、A 构造按柱顶周围不产生剪切破坏(冲击破坏)而进行设计。

5、除前述各项以外,B 结构、A 结构按下面的(1)~(3)进行(1) 板厚t ≥150mm,对应屋面板可以不受此约束,但是按18条第5项的构造要求。

(2) 柱高(圆形截面柱为直径)满足各方向的柱中心距离x y l l 、的1/20以上、300mm 以上,同时层高h 的1/15以上。

(3) B 结构按图11.3所示的柱顶与支撑板设计,但是相对于板其倾角小于45︒的柱顶部分,可不进行分担应力。

4章 构件计算12条 关于弯曲构件截面计算的基本假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弯矩所对应的截面计算,一般情况下按以下假设进行:(1) 忽略混凝土的受拉强度(2) 弯曲构件的各截面在构件弯曲后仍保持平面,混凝土的压缩和混凝土的压应力是与中性轴开始的距离诚正比。

(3) 钢筋与混凝土的弹性系数比n 与混凝土种类以及长、短期荷载无关,保持同一值,根据混凝土的设计标准强度c F ,按表12.1取值图12.1图12.1与计算截面非垂直钢筋的计算13条 梁的弯曲所对应的截面计算1、梁的设计弯矩根据以下方法计算:(1) 为了确保使用性能的长期计算弯矩,使在梁上作用的长期荷载的最大弯矩考虑。

(2) 为了损伤控制目的的短期设计弯矩,按其梁上短期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弯矩考虑2、长方形梁的容许弯矩,根据12条的基本假定,按混凝土的容许压缩应力达到压缩强度C F 时或者受拉钢筋容许受拉应力达到受拉强度t f 时,所对应的值,取其较小值。

3、长方形梁和板视为一体的T 形梁,板在压缩区域内的情况,按以下规定计算:(1) T 形梁的有效宽度B 一般情况下按8条2项(2)计算 (2) T 形梁容许弯矩按下面的i)或ii)计算: i)中性轴在板内的情况下按T 形梁的有效宽度B 作为宽度的长方形梁,按本条2项计算ii)中性轴在板外的情况下,根据12条的基本假定,判断为T 形截面,其压缩边缘的混凝土的压缩应力达到容许压缩强度c f 时,或者受拉侧的钢筋,其钢筋的受拉应力达到受拉强度t f 时,取较小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