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顶山赋

平顶山赋

《平顶山赋》14-12-20 公司总裁--作者:郑中信岩岩平顶,巍巍尧山,汤汤沙河,悠悠汝水;北临郑洛,南窥荆汉,西依伏牛,东界许漯。

四方瑞气,聚于其间。

嵌应国历数百年之故都,今称鹰城;展楚庄北窥称霸之屏障,当依龙山。

进可以穿豫东、临华北而逐鹿走马,退可以连川陕、接大别而伏械藏兵。

抗战期临时省府定此,解放期刘邓指挥曾临①。

介中州与南国之缓冲,跨淮河与伏牛之交会。

西高东低,百川随地势蜿蜒而下;南沙北汝,形成数百里沃野平原。

为粮菸产区,多矿产蕴藏。

诚军事和经济之战略要地,为古今兵家之必争。

星辰相映,应尘世间人文荟萃;日月普照,处中温带环境适宜。

天造地设,四境内山明水秀,风光偏好;地灵人杰,三苏定终身归处②,名迹永存。

妙善③出家,修练成千手千眼,演为神话;居易曾居,身价为九老第一,本是史迹。

孔明④孝诚,平顶山前曾久住;叶公⑤政优,昆阳县衙今尚存。

众多自然之景观,广布人文之遗址。

更可见尧山石人,香山砖塔⑥;欣喜风穴饮露⑦,三坟颂诗。

竞登焦赞山、孟良寨、擂鼓台之山寨,凭吊千古英豪聚义处;犹闻马跑泉、鸡鸣村、一步二井之说,想象刘秀王莽昆阳战⑧。

考察应国古墓群⑨文物,推崇三千年前后历史文化;研究蒲城店城镇遗址⑩,展现龙山期城市发展历程。

叶邑《幽兰赋碑》苍劲纵放,书者黄庭坚本苏门学士;香山《观音塔碑》飘逸秀美,草者刘若宰乃明朝状元。

斜看香山《观音道碑》楷书,凝重苍劲,终掩不住蔡京奸佞;仰观鲁高《元次山碑》楷书,遒健伟拔,正显出颜鲁公忠烈。

天创地造,水蕴山藏,古今贤哲,层出不穷。

墨翟兼爱,心握非攻术,维宋国安宁;张良儒雅,胸怀博浪锥,撼秦庭震惊。

王喬隐逸,修成驾凫仙长;冯异谦退,号称大树将军。

至若近世,李绿园⑾著作之《歧路灯》,乃警世之文:剖迷途之源,颂孔孟之经,立写作之格,点歧路之灯,致古代小说之一变;徐玉诺⑿编剧《红楼梦》,固言情之作:述人事之变,叙儿女之情,说人生之酷,流人生之泪,诚乃“红剧”之先行者也。

信矣否!钟灵秀气,生自沙、湛、汝、澧;仁人志士,还看鲁、宝、郏、汝。

观夫,牛皋扬锏,金兵丧胆;诸梁挥剑,楚王无虞。

驱贫抗暴,牛金星揭竿起义,拥戴李自成,逼死明代皇帝;反帝反封,樊钟秀⒀组织豫军,追随孙中山,抗击北洋军阀。

刘之协⒁揭竿,翟家集起义,本是白莲教,1震朝震野;白明心⒂举枪,姚店铺竖旗,称为“讨贼军,反清反袁。

呜乎!山兮、水兮、土兮,养育平顶山之人:为聪明之人也,诚朴之人也,勇敢之人也,勤劳之人也,奋进之人也,刚强之人也,坚韧不拔之人也。

嗟乎,山因石峻,水因坡流,物因稀珍,地因人名。

诗人驻足,举不胜举,感物抒怀,笔底生花。

“朝登鲁阳关,狭路峭且深。

流涧万余丈,围木数千寻。

咆虎响群山,鸣鹤聒空林。

感物多思情,在险易常心”。

顿觉哲理深邃,发人深省,乃张景阳⒃之感慨。

“晨登歇马岭,遥望伏牛山,孤山群峰首,熊熊元气间。

楚竹幽且深,半杂枫香林。

浩歌清潭曲,寄尔桃源心”。

潜居是处,恰似秦人之于魏晋;溯临其境,不啻渔人之入桃津。

乃宋之问之述怀。

“朝游访名山,山远在空翠。

石门殊豁险,篁径转空邃。

松泉多逸响,苔壁饶古意。

愿言投此山,身世两相弃”。

孟浩然之感受,岂非步陶渊明之即景生情乎。

而李白“苍崖渺难涉,白日忽欲晚。

未穷三四山,已历千万转”之笔墨,对于昆阳石门山来说,并非夸张。

至若继杜甫、祖詠^ 、郑谷、元结、孟郊、王建、张籍、刘禹锡、皮日休、梅尧臣、欧阳修、苏轼、黄庭坚之历代诗家,驻足平顶山吟咏者,何止百余,其诗另人耳目一新、脍炙人口矣。

笔至此,不禁问,诗人之于平顶山何其衷情乎?观夫,地有山脉,森林成焉,山蕴矿藏,致富本焉。

跨步汝宝,涉足鲁西,展望伏牛,目睹外方⒄,层层叠叠,郁郁苍苍,迂迴行路,壁立万仞,石人矗立,亿年俯瞰,登临是处,烦念顿消,而心旷神怡。

山宜险峻,人宜心平。

而平顶山者,奇特之山也,其崖特险,难以攀缘,其顶平坦,可以奔马。

登斯山矣,天顿觉低,地顿觉扩,盖其下市区建筑趁托之故也。

登斯山矣,南可望沙,北可望汝。

远可望白龟西湖,水天一色,氤氲茫茫;近可视湛河流水,横穿市区,园林苍萃,游人如云。

登斯山兮,感慨发矣。

抚今追昔,今昔迴异。

半世纪前,平顶山下,乱石瘠壤,沟壑排比,禾苗黄蔫,野草萋萋,为狐兔出没之地。

而今,高楼林立,厂矿遍布,市街如织,可谓“天翻地覆慨而康”矣。

斯城兮,山表石厚,乃优质建材,实为富民财富;斯城兮,地下有矿,且储藏丰富,诚为富国之源。

煤矿东西走向,绵延三百余里;盐贮昆阳境内,埋地百米下层。

龙翔凤翥,白龟水映落凫崖;铁熔钢成,石漫湖照二郎峰。

夫水为生命之源,而重其洁。

平顶山之水,西出伏牛,上游本域,为源头之水。

说其绝少污染者,信矣。

三大河流,横贯东西,略有平行之状,为汝河,为沙河,为澧河,河河水质洁净,甘甜宜人。

为饮水之源,为灌溉之源,为防洪之用;五2大水库⒅< 为主,大小星罗棋布,为白龟山,为昭平台,为石漫滩,为燕山,为孤石滩。

库库水源丰富,水质达标。

为饮用之水,为灌溉之水,为防洪之用。

幸哉,水资源对于地处中原之平顶山,可谓得天独厚矣。

观夫,平顶山之发展,诚中华文明之发展史也。

睡狮醒矣,中华民族旋即昂首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平顶山之土地醒矣,一新兴城市旋即矗立于中原大地。

沧桑巨变,玉鹰腾飞。

五十余年之建市史,变万千年之地表荒芜。

璀灿之建设成果,致煤城为中原明珠。

要之,国封闭而经济滞,政策放而社会发。

三十有年,遵开放之策,循改革之规,推经济之发展,行富民之措施,建旅游之城市,促社会之和谐。

乌金开发,龙头兴也;舞钢特厚,工军需也;盐池扩建,供销远也;火电运转,郑洛联也;高压开关,海外需也;神马产品,中外用也;汝瓷烧制,工艺精也;宝酒出锅,味道淳也;鲁汤汝温,疗养地也;曲艺发展⒆,全民乐也;旅游开发,游客集也;书艺骤兴,兰奖筹也。

至若新城区之建设,座南山之阳,临白龟之滨,抱山丘之势,随曲蜒之形,成为风景之胜地,实为政治文化之中心。

至此,一个崭新之平顶山,心脏定矣!目睹今日之平顶山,无限美好;试看明日之平顶山,再铸辉煌。

[ 注释]①刘邓:即刘伯承、邓小平。

1 9 4 8 年5 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移驻宝丰县。

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邓子恢在此召开了柳林会议和宝丰会议,此后开展了宛西、宛东、江汉、襄樊、睢杞、开封、郑州诸战役。

②归处:指三苏坟,在郏县境内。

三苏即苏询、苏轼、苏辙。

③妙善:即三皇姑,楚庄王第三女儿。

传说,妙善在香山修行,为治父病,捐出自己双目双手,后转化为千手千眼佛得道。

④孔明:诸葛亮,少时(8 - - 1 4 岁)曾随叔父在诸葛庙村(现市中心区占据)定居,先后为其祖和父服丧。

后人建有庙宇。

⑤叶公:即春秋时沈诸梁,字子高,封于叶。

曾问政于孔子。

并曾谏令尹子西不要召回白公胜,子西不听,后白公胜起兵杀子西,劫持惠王。

他从边境发兵回救,击败白公胜,迎惠王复位。

后兼令尹、司马二职。

3⑥香山砖塔:建于香山寺内,塔名“大悲观音大士塔”,系八角九级密檐式砖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有记载重修于北宋熙宁元年(公元1 0 6 8 年)。

据考香山寺建于东汉,砖塔传为南北朝时修建。

⑦风穴饮露:风穴指风穴寺,在汝州市境内,风穴寺内有甘泉,据说人喝了可以治病。

⑧昆阳:即今之叶县,昆阳战争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反抗王莽的一次决定性战役。

当地流传有王莽赶刘秀,刘秀得神助的奇闻佚事。

⑨应国古墓:在市郊西部滍阳镇北治村西南的土岗上,为商周古应国墓群。

出土主要文物为青铜器,还有陶、蚌贝等,其中还发现带有象征应国标志的玉鹰,现平顶山称为鹰城,即源于此。

⑩蒲城店遗址:在市东郊东高皇乡蒲城店村北,主要为城镇遗址及文物,为龙山时期文化,现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⑾李绿园(1 7 0 7 - - 1 7 9 0 ):平顶山市郊曹镇宋寨(原属宝丰)人,名李海观,字孔堂。

乾隆举人。

曾任贵州思南府印江知县。

著有长篇小说《歧路灯》传世。

另有诗、文多种著作,均佚。

今人栾星辑其佚篇为《李绿园诗文辑佚》。

⑿徐玉诺(1 8 9 4 - - 1 9 5 8 ):鲁山人,著名诗人、作家、教育家,早期出版诗集《将来之花园》、《雪朝》等。

创作改编剧本7 种,其中解放初期编曲剧《红楼梦》,开红剧之先声。

⒀樊钟秀(1 8 8 8 - - 1 9 3 0 ):平顶山市石龙区夏庄(原属宝丰)人,少时曾入少林寺习武。

后归陕北镇守使陈树藩,1 9 1 8 年脱离陈树藩,任靖国军第二路司令,河南宏威军团长。

1 9 2 3 年被孙中山任为豫军讨贼军总司令,建国豫军总司令,曾任国民党第一届候补中央监察委员。

1 9 2 6 年率部参加北伐。

蒋冯阎大战中,遭蒋军飞机轰炸,重伤致死。

⒁刘之协(1 7 4 0 - - 1 8 0 0 ):清安徽太和人,混元教(白莲教派)主刘松的弟子。

宝丰为其主要活动地。

嘉庆五年(1 8 0 0 )与其弟子李杰在宝丰翟家集发动起义,树立“天王刘之协”旗号,声势大振,后失败,在叶县被捕牺牲。

⒂白明心(1 8 7 3 - - 1 7 1 4 ):河南宝丰人,名白朗。

为反对袁世凯军阀统治,于1 9 1 2 年率豫西一带农民发动武装起义,次年攻克禹县,进军豫、鄂、皖边境,1 9 1 4 年改称“公民讨贼军”,中外属目。

袁世凯调集十万大军“会剿”。

由于长期流动作战,战败牺牲。

4⒃张景阳:即张协,字景阳。

西晋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官中书侍郎,曾出任河间内史。

后隐居。

曾到鲁山县西南鲁阳关。

⒄外方:指外方山系,在伏牛山系北侧。

⒅大水库:指大型水库、蓄水在1 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

⒆曲艺:指民间戏曲艺术。

平顶山被称为“曲艺之乡”。

农历正月1 3 日宝丰马街书会,是传统曲艺节日。

1 9 9 5 年1 0 月1 2 日,第二届中国曲艺节,在平顶山市召开。

《平顶山赋》说明平顶山市为建国后新兴的工矿城市,被称为中原明珠。

本文用写实和铺张手法,从六个方面进行描写:开始宏观地描述了平顶山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并强调其在政治、军事和经济建设之战略地位。

紧接着概括介绍本地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

第三部分着重介绍了平顶山土地孕育的古今贤哲,英雄志士,为平顶山增彩。

第四部分,反过来又通过古代部分著名诗人曾临平顶山所吟咏的部分诗句,展现了平顶山的山川美景和秀丽风光,体现了平顶山的旅游价值。

第五部分分为两段,分别展示平顶山的山水特点,一方面进一步说明平顶山的旅游价值,另一方面说明平顶山的山、水、土地的经济价值及今昔变化。

第六部分,突出平顶山的建市成就,画龙点晴地介绍了平顶山主要经济的走向和平顶山的光明前景。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