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的演讲稿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甘于寂寞求进取,默默奉献谱新篇》,“我是吉林省九台市人民法院的一名新兵。
我所从事的信息化工作普普通通,与坐在审判台上的人民法官相比,我没有那么多感人的事迹和耀眼的光环,但我有一颗忠于人民审判事业,甘当绿叶和小草,为人民法官增光添彩的赤诚之心,并以此为动力,默默谱写自己奉献的篇章……。
”这是20xx年10月30日,我在九台法院召开的“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当时我朴实无华的语言,爱岗敬业的精神,博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莅临会议的长春中院及九台市人大、政协、政法委、宣传部的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
20xx年11月17日,我铭记父母的嘱托、亲友的期望,怀着一颗回报党和人民、回报社会的感恩之心,走上了九台市人民法院信息化工作岗位。
面对全新的工作,书本知识和网络技术实践较大的反差,使我的头脑几乎一片空白,一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在困难与挑战的压力面前,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迎难而上,作为九台法院招考的第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院党组对我的培养使用高度重视,20xx年12月中旬,精心安排我先后到长春市中院和吉林省高院学习深造。
在学习期间,我如同“久旱禾苗逢甘霖”一样,白天悉心学习,诚恳请教;晚上刻苦钻研,反复实践,每天都坚持学习到深夜。
为期四个月的学习,不仅使我提高了技术本领,而且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当好人民法院后勤兵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经过学习深造,驱使我动力十足,干劲倍增,有信心、有勇气去突破一道道难题,以此回报九台法院党组的厚爱和全院干警的期待。
那是20xx年4月中旬的一天,院主管领导房国华书记把我找到办公室,传达了院党组的决定,并指出这是展示九台法院和人民法官形象的重要平台。
院党组寄予的期望和重托,使我连续多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满脑子想的都是网站的事。
后来我采用了“借船出海’的办法,依托长春中院网络平台,在较短的时间内设计出具有本院特色的网络建设,在方案设计过程中我翻阅了大量的书籍、浏览了大量的网站、最后确定了方案,九台法院内网网站于20xx年5月18日建成并正式运行,是长春中院所辖的十三个基层法院中第一个建设完成的。
成为九台法院各项工作搭建了信息传递、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
不仅是对传统办公模式的一次革新,也是真正向无纸化办公的一次迈进。
极大地提高了全院干警的办公效率、提升了审判管理水平、降低了行政成本。
对此,省高院、长春中院、九台政府wang站先后予以宣传报道。
截止目前,内网网站共发布信息920条,点击人数已突破15万人次,成为长春市中院所辖的十三个基层法院中最活跃的网站。
20xx年6月18日,九台市人民法院数字化审委会正式运行。
当天上午八点三十分,每周四准时召开的院审判委员会会议如期举行。
这次会议与以往会议开法不同的是,每位委员面前没有了厚厚的法律书籍及审理报告,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笔记本电脑,当十三名审委会委员和案件汇报人在会议桌前落座后,审委会委员打开各自的笔记本电脑,进入数字化审委会系统界面,电子版的审理报告以及其它案件相关资料随之就呈现在电脑屏幕上。
为了建设数字化审委会,我经常废寝忘食,研究技术方案,最后经反复研究、多方比较,确定了可行的方案。
那段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加班加点,工作到深夜,努力钻研技术难题,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较为复杂的整体施工,并正式投入使用。
数字化审委会的建成,填补了九台法院审委会现代化办公的空白,节省了大量的办公用纸,增强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质量,为全院信息化建设趟出了一条新路子。
20xx年3月31日、6月24日,九台法院先后与其所属的龙嘉法庭、沐石河法庭成功实现联网,在联网过程中,我多次深入法庭对相关的软硬件设备进行调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联网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派出法庭联网的成功及远程立案、电子签章的实现,减轻了派出法庭法官的奔波劳累负担,使得法官足不出户就能共享本院内网的信息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缩短了审判周期、加快了审判进度、节省了办公成本,同时也为诉讼当事人提供了便利。
九台法院已于20xx年5月在吉林省第一个建成了标清视频功能的科技法庭。
20xx年初在装备申报中又申报了一套具有远程提审功能的高清视频科技法庭,在科技法庭建设过程中,我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积极配合施工人员开展工作,以较短的时间先后完成了科技法庭的布线、安装、调试工作,并现场进行了庭审高清视频测试,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0xx年10月18日九台法院在吉林省率先建成了具有远程提审功能的高清视频科技法庭,进一步体现了“阳光审判”,司法公开、透明的原则,既提高办案效率、节约司法成本,更加有利于当事人息诉服判,提高法院的社会公信度,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法院审判现代化的水平和层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全院干警的大力支持下,我所从事的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骄人的业绩,20xx年、20xx年连续两年在全省法院系统信息化工作考评中九台法院成绩名列前茅。
平时工作上的考验是人生的历练,而关键时刻的考验则是对人品的挑战。
20xx年7月,吉林省爆发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九台市部分乡镇也成了重灾区。
灾情就是命令。
7月29日,接到九台市抗洪抢险指挥部的紧急命令,丰满水库放流量最高达到4500立方米/秒,是有史以来的最大放流量!沿岸村民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需要紧急支援,院党组立即成立了xx人的九台法院抗洪抢险突击队,主要任务是在洪峰来临之前转移危险地带的老百姓,我作为突击队员当天晚上赶到其塔木镇黎明村1社,顾不上休息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在转移过程中,有些群众恋家不愿意离开,也有些群众不相信预报的洪水水位,还有些群众与工作组玩起了“藏猫猫”,转移动员工作遇到了很多困难。
不能丢下一个群众,坚定的信念驱使我继续耐心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我随同当地干部逐家逐户地进行动员转移,故土难离的村民终于被说服了,躲起来的村民也终于被找到了。
除了转移村民,我还尽可能地帮助村民们把牲畜、财产都转移出来,洪峰来临前,黎明村1社的所有村民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8月5日,再次接到九台市抗洪抢险指挥部的集结指令,石头口门放流量最大达到700立方米/秒,肆虐涌入的洪水冲撞着饮马河堤坝!院党组当即决定连夜组建第二批抗洪抢险突击队,我光荣地成为唯一连续参加两批抗洪抢险突击队的年轻队员。
因我在抗洪抢险中表现突出,被九台市委、政府评为“抗洪抢险先进个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新的目标在向我招手。
我将一如既往,倍加爱岗敬业、甘于寂寞、奋发有为、积极进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所有光热全部奉献给我所挚爱的人民法院事业!谢谢!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们:大家好!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的超过了责任感。
”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
只有这样他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
而热爱自己职业的动力在于能在工作中得到快乐。
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没有尊荣的事,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
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
现代的教师为适应当前社会的迅速变化,面临许多挑战,如知识结构的更新,教学技术的改进,新型教学手段的尝试,日益难以应付的杂事,为应付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付出代价,而付出的代价往往无法获得可见的收益。
正因为如此,教师更倾向于从社会地位上而非经济地位上来获得尊严,这也是教师与其他许多职业不同的地方,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职业资源的,并不以实际的可被清点的收益来取胜。
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首先、爱岗敬业是乐教勤业的动力源泉。
教师只有在爱岗敬业,把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国家教育事业的兴旺和自己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精神指导下,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的耕耘在三尺讲台之上,而且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才能领悟从师的乐趣,才能以从师为荣,以师为自豪。
在“爱岗敬业”这种精神支配下,教师也不会视平凡的工作为平凡,不会视琐碎的工作为琐碎,而是会认真对待教育,教学的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小事上下工夫,在简单却又伟大的教育工作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师德修养的要害一环,就是培育爱岗敬业的精神。
说他要害,是因为他既是师德的核心和基础,又是促进教师不善进取的动力源泉。
其次、爱岗敬业是保持教师队伍稳定的基础。
古人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是否能够兴旺发达、并立于不败之地。
假如说发展教育事业关乎国家、民族命运,那么能否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就是一个要害。
因此,要加强师德教育,促使教师着力修养爱岗敬业精神,培养广大的教师职业责任感,义务感,自豪感,荣誉感,只有当所有教师都培育或发展自己的爱岗敬业精神,任劳任怨,奉献和忠诚于教书育人的大业时,教师队伍才能稳定发展。
再次、爱岗敬业是在岗位上有所作为的必要前提。
教师能否作到爱岗敬业,是决定他的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只有爱岗敬业的教师才能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
这是因为,爱岗敬业的不懈追求能够为教师正确处理和解决教育过程中的诸多矛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或提供必要的前提。
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
加里宁说:“国家和人民把儿童托付给了教师们,要他们来教育这些按年龄上最轻易受影响的人,托付教师来培养,教育和造就这一代青年人,也就是说,把自己的希望和未来都嘱托给了他们。
”国家和人民的这种委托不是无条件的,在将儿童交给教师同时,规定了教师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这些责任和义务是在综合熟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
即我们应该明确一点:爱岗敬业是教师对各种规范、要求的自觉认同和内化,是自觉承诺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的表现。
所以说爱岗敬业是教师有所作为的基本保障。
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教师,但并非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教师应有丰富的学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修养,这些要求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达到的。
那么这些做法的动力来自何方?来自教师对教育活动的的客观要求和自身素质水平之间的矛盾的深刻熟悉,来自解决这一矛盾的不懈追求,来自深层次的爱岗敬业精神。
有了爱岗敬业精神,教师就能够对自身素质水平有一个理性熟悉,并使之与教育事业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不断的接近,通过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更好的完成教育任务提供保证。
假如说不断完善自我是教师在工作上有所作为的基础,那么爱岗敬业就是基础的基础。
爱岗敬业能够帮助教师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矛盾,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