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药物集中配置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医院药物集中配置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医院药物集中配置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廖邦富①鹿晓明②安旭①关键词:药物集中配置静脉药物配置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摘要:药物集中配置信息管理系统,是医院药物集中配置管理的先进手段;是科学管理药物集中配置中心必须的软件系统。

药物集中配置信息管理系统,必须从实现配置流程,保证用药的质量,提高配置管理水平,提高配置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

1.设计背景药物集中配置管理,是从静脉药物配置管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发展起来的医院药品调配管理的先进方法。

药物集中配置管理,是按照医嘱,对病人的药品进行配制、排药、配送(发药)进行集中管理,以提高药品调配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静脉用药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住院病人静脉输液给药方式的比例高达70%以上。

由于新药的层出不穷,药物之间的配伍越来越复杂,更增加了临床静脉用药的困难。

一直以来,输液的配伍都是由护士在病区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的,对药物质量影响很大,特别在配制细胞毒性药物时,对人体和周边环境也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明确规定了输液溶媒的质量要求:无化学污染物、不含活性微生物、无热原(无细菌内毒素)、无微粒;对静脉输液中加入的药物也有严格规定:药物应与溶液相容、药物应与输液容器相容、药物彼此间应相容、输注过程中药物须保持稳定。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 PIVAS),是医院对静脉药品集中配置操作的管理机构,在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培训的药护技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静脉用药(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药物配置。

[1]通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集中配制静脉药物,病区使用时不需要再分剂量和再冲配,通过集中规范的管理,可以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要求。

PIVAS在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欧洲、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已经开展多年,是医院药品管理、临床用药和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内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也不断得到应用和发展,被越来越多的医院所接受。

[2]随着医院管理的发展,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已经向临床用药的全面集中配置管理的方向发展。

除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用药药物外,其他静脉用药、其他给药途径的注射用药、甚至口服、外用药物的调配,都开始进入集中配置管理,形成医院的药品配置中心,全面的加强对药品使用环节的质量控制,保证药品质量体系的连续性,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物集中配置中心作为一种将原来分散在各个病区配置的药物转为在药学监护下集中配置、混合、检查、分发的管理模式,可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服务,是现代医院药学工作新的亮点和重要内容。

药物集中配置中心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流程,建立全新的药学服务模式,使临床药学更好的为医生、护士和为病人服务,确保病人用药安全,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开展药学服务工作。

通过药物集中配置中心使药物集中配置,是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

建立药物集中配置中心的目的是加强对药品使用环节的质量控制,保证药品质量体系的连续性,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实现医院药学由单纯供应保障型向技术服务型的转变,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理念,提高医院的现代化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药物集中配置中心开展病人全部用药的调配、配置服务,不仅保证了用药的质量,提高管理水平,还可以降低病人的药品费用,为药师队伍建设和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开辟出新的领域,为医院医疗结构的良性发展提供帮助。

药物集中配置中心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是管理药物集中配置中心必须的软件系统。

通过药物集中配置信息管理系统,使药物集中配置中心得到更先进、科学的管理。

药物集中配置信息管理系统,是实现药物集中配置中心的全面数字化、信息管理,实现药物规范、准确、高效的管理,提高药物集中配置中心的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必要管理手段;药物集中配置信息管理系统,还通过建立临床合理用药的环境,解决药物的合理使用的问题;建立全面的药物配置环节质量信息控制管理,通过条码化管理等手段,建立质量的控制和反馈体质量管理体制,实现配置流程的全面质量控制,保证药物配置、配送、使用的质量,避免差错;通过建立药学和临床的信息的双向交流通道,实现配置中心和临床信息充分共享,提高用药水平和质量;实现配置中心药品进、销、存全面的药品核算管理;降低药物成本,降低病人费用;药物集中配置信息管理系统,还必须保证药物集中配置中心的业务的发展的需要,实现与医院HIS、CIS等系统的全面联网和接口,保证信息的共享。

3、系统设计目标3. 1规范配置管理药物集中配置中心从物理上,把药物配置从开放不洁净的环境转为洁净的环境配置,提高输液和其他途径用药的安全性。

药物集中配置信息管理系统,在信息和数据管理方面,保证药物集中配置中心实现规范、准确、高效的管理,提高药物集中配置中心的管理质量和效率,保证用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3. 2实现临床合理用药通过药物集中配置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临床合理用药的环境,通过与合理输液及用药审查系统的联网,实现药品配置和合理用药的密切联系,解决药物的合理使用的诸多问题,包括用药剂量控制、药品的适应和禁忌控制、合理的配伍、合理的给药时间、合理的输液总量、合理的药物输注速度、合理的补液渗透压、合理的碱性药物用量等问题。

真正实现药学管理"上临床,指导医生合理用药"的目的。

3. 3优化配置流程,实现闭环质量控制通过药物集中配置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全面的药物配置环节质量信息控制管理,通过条码化管理等手段,实现配置流程度闭环质量控制,包括用药品药质量,医嘱(处方)质量、配置质量、配送质量、接收质量、使用质量的控制和反馈体质量管理体制,避免配置、配送、使用差错的发生。

3. 4实现药学和临床的信息的双向交流,提高用药质量通过药物集中配置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药学和临床的信息的双向交流通道。

配置中心的药品信息和合理用药信息,可以发送反馈到临床医生;临床的病历、医嘱、检查、检验、费用信息可以即时供配置中心查阅,实现充分的信息共享,提高用药水平和质量。

3. 5加强药品管理,降低药品成本通过药物集中配置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药物的入库、出库、库存、调价、报增报损、盘存、统计、汇总等全面的药品核算管理。

通过医嘱自动计算发药量的设计,解决集中调配,药品共享的问题,解决购买大规格药品,降低成本,降低病人费用的问题。

3 .6 实现全面的药品配置管理药物集中配置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要实现静脉药物的配置管理,而且还要实现对其他药物的配置管理,以保证药物集中配置中心实现静脉药物配置、其他注射药物配置、口服药摆药等全部药物配置业务的发展的需要。

3. 7 与医院信息系统全面联网,信息共享药物集中配置信息管理系统必须与医院信息系统联网运行。

药物集中配置信息管理系统需要与医院的药库管理系统、药房管理系统、护士工作站、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合理输液及用药系统、住院收费管理系统、门诊挂号收费管理系统等医院信息管理联网,实现信息的全面交流和共享。

3. 8 优化管理流程,操作方便药物集中配置信息管理系统必须优化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在程序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系统用户的特殊性,采用简捷迅速的录入方法进行数据录入,减少操作员的负担,同时充分考虑系统的方便性和适用性,使系统更加符合用户的业务习惯,方便操作,方便管理。

4.1医嘱处方管理4.1.1接收用药申请,确认发药接收住院各病区提交的通过执行长期医嘱产生的次日的用药申请单信息,当日的临时医嘱的用药申请,或当日门诊处方申请发药信信息,确认发药。

并根据这些信息,对药品进行配置分类,自动生成配置标签,打印配置标签。

4.1.1.1用药申请单的内容按申请单位(病区、门诊科室)分别显示,在每个申请单位中,用药时间、申请时间,药品分组显示申请单基本(汇总)信息和药品明细信息。

4.1.1.2药品配置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医生医嘱的药品的用药途径,分为静脉用药、其他注射用药、口服摆药、其他用药。

4.1.1.3对于住院用药申请,一旦确认发药,即给病人记帐,并处理药品库存。

4.1.1.4对于门诊处方,必须先交费后,才能确认发药,并处理药品库存。

4.2 配置标签打印4.2.1静脉用药或其他注射用药的配置标签,需要按用药次数、配置批次(配置批次是药品使用的先后顺序,对一天的药品配置批次顺序,考虑到药品保存时间,一般分为三个批次配置。

配置批次需要在医生下医嘱时,由医生决定并录入,如果医生不录入,则按医嘱排列顺序或药品分组顺序)打印。

对于需配制的静脉用药,每个药品分组的每次用药需要打印一张标签;对于不需配制的静脉用药,按每种药品的每次用药打印一张配置标签;4.2.2配置标签的基本项目包括:配置批次、病人姓名、床位号、住院号、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药时间、配置时间、储存条件、保存时间等信息;配置标签所涉及的项目都自动获取,不需任何手工抄录。

4.2.3配置标签上需要打印条码。

条码按住院号和配置序号(医嘱号)打印,是全院任何时间范围内的唯一编号。

4.2.4对于口服药,可打印配置标签或排药单,配置标签或排药单同样可打印条码,作为识别标记。

4.2.5配置标签的打印格式,可以自定义。

4.3 合理用药审核在收到用药申请后,可以在确认发药前、确认发药后进行合理用药审核,通过审核后,若审核不合格,通知用药单位。

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作合理用药审核。

4.4 退药4.4.1对于配置中心已经确认发药,但尚未配制的药物,可以作退药处理。

如果已经进行配制的药物,则不能退药。

4.4.2如果医生停止长期医嘱,需要对医嘱停止后已经确认发药未配制的用药(次数),自动生成退药申请,传输到药物配置中心。

经药物配置中心确认后,退药。

4.4.3因病人未用的非配制药品(包括已经送到病区),由病区护士录入退药申请,经药物配置中心确认后,退药。

4.4.4口服用药和其他用药,如果已经排药(无论是否送到病区),不能退药。

未排药药品,由病区护士录入退药申请,经药物配置中心确认后,退药。

4.5 配置管理以条码化的方式进行药品配置过程记录和质量控制:4.5.1配置药品配制、核对、包装记录;按配置批次,提示未配制的,4.5.2配置药品发放记录,护士工作站接收记录;提示未发放的4.5.3配置环境(洁净区、层流洁净台)监测记录;4.5.4配置管理制度查阅;4.6 药品管理4.6.1药品配置查询,已确认、配置、发放的药品查询。

4.6.2退药药品查询;4.6.3药品信息查询: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数量、价格、生产厂家、供货商、包装单位、发药单位等药品信息以及医疗保险信息中的医疗保险类别、公费医疗用药类别、毒麻药品、精神药品、贵重药品、院内制剂、进口药品等信息,均可查询显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