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介绍北京的导游词文档4篇

介绍北京的导游词文档4篇

介绍北京的导游词文档4篇Introduction to guide words in Beijing编订:JinTai College介绍北京的导游词文档4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北京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八达岭长城导游词文档2、篇章2:卢沟桥导游词文档3、篇章3:颐和园导游词文档4、篇章4:介绍故宫的导游词范文北京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

下面是小泰为大家整理的介绍北京的导游词,欢迎参考!篇章1:八达岭长城导游词文档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县南部,在北京城区的西北方向,距市中心75公里。

八达岭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建于明代弘治十八年(1520xx年),明嘉靖、万历年间曾加以修葺该段长城地势险峻,居高临下,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

八达岭长城碗蜒于崇山峻岭之间,依山而建,高低起伏,曲折绵延。

八达岭位于居庸关外口,有东、西两座关门,东叫“居庸外镇”,西称“北门锁钥”。

关城东窄西宽,长城从“北门钥锁”关门城合台起依山而筑,城墙高低不一,平均高约7.5米,顶宽约6米,可容五马并驰,十人并行。

该段长城的墙体是用整齐巨大的条石铺成,有的条石长达2米,重数百斤。

内部填满泥土和石块,墙顶地面铺满方砖,十分平整。

墙顶外侧筑有高 1.7米的垛口,上有了望孔,下有射击洞,内侧建有宇墙。

城墙每隔一段,筑有一个堡垒式的方形城台。

城台有高有低,高的叫敌搂,是守望和军士住宿的地方;低的叫墙台,高度与城墙相差不多但突出墙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逻放哨的地方。

在制高点上还设有烟墩,即烽火台,是古代传递警讯的设施。

从1995年10月1日起,每个周末八达岭长城从南至北四烽火台的1200米距离内,650盏彩色泛光灯同时亮起迷人的灯光。

每日晚上18点30分至21点30分,对游人开放。

万里长城,人类的巨著!中华之魂!八达岭长城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和杰出代表。

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八达岭景区以八达岭长城为主,兴建了八达岭饭店、全周影院和由-主席亲笔题名的中国长城博物馆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旅游服务设施,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和北京旅游的"世界之最"。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八达岭景区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

八达岭地理环境优越,自古以来就是通往山西、内蒙、张家口的交通要道。

98年,八达岭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交通十分便利。

而且,八达岭的年平均气温比北京低3 ℃以上,成为"夏都"延庆的旅游龙头。

迄今,八达岭长城已接待中外游客1.2亿多人次,370多位外国元首及世界风云人物在此留下足迹。

篇章2:卢沟桥导游词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永定河上的卢沟桥,在北京附近,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桥长265米,整座桥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

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短的只有16米,长的有21.6米。

石拱之间有石桥墩,把11个桥拱连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连,所以卢沟桥叫做连拱石桥。

永定河发大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自从建成卢沟桥,再没有出过事,从这里可以看出它的设计很科学。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有的母子相抵,有的相互戏耍,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检阅桥上的车马,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于世界。

那时候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在游记里赞扬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他特别欣赏柱子上的狮子,说它是“美丽的奇观”。

在国内,这座桥也历来为人们所称赞。

在我国人民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卢沟桥是值得纪念的。

1937年7月7日,爱-民奋起抗战,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篇章3:颐和园导游词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

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Summer Palace)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为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

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银两(据专家考证,应为500至600万两白银),由样式雷的第七代传人雷廷昌主持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

到光绪二十六年(1920xx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许多珍宝被劫掠一空。

光绪二十九年(1920xx年)修复。

后来在军阀混战、-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xx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xx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篇章4:介绍故宫的导游词范文【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故宫相信很多的朋友都想要去游玩,那么介绍故宫的导游词怎么写呢?下面小泰就和大家分享介绍故宫的导游词,来欣赏一下吧。

介绍故宫的导游词(一)大家好!很欢迎大家前来游玩!我是xx,大家可以叫我x 导。

故宫清洁卫生有大家保持,请大家“高抬贵手”,不要乱扔果皮纸屑等垃圾。

一会儿下车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记住车牌号。

各位朋友、女士、先生和父老乡亲们,过一会我们将要参观故宫博物馆,我先为各位做的简介。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范围最大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

故宫也叫紫禁城,“紫”是天上君王居住宫殿的颜色,那么,人间的帝王当然要与“紫”字沾边。

“禁”是指当时那里守卫森严,不要说是普通老百姓,即使是一品大员没有皇帝的召见也不能私自入城,否则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故宫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总面积有72万平方万米。

整座紫禁城被宽52米的护城河所环绕,城墙高10米,可谓是“城高池宽”。

故宫开四门,座北朝南,南门为午门,即正门,北门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

故宫的整个院落分为二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寝”。

“前朝”是皇帝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东西两侧的文华殿及武英殿为主。

“后寝”是皇帝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交秦殿、坤宁宫及东西六宫为主。

除此之外、故宫内还有很多其他各式各样用途不一的大小宫殿。

据说当年紫禁城共有宫殿九千九百九十九半间,够多吧?打个比方说吧,如果一个婴儿从哇哇坠地开始每晚住不一样的房间、而且不重复,等他全部住遍后,就是个27岁的小伙啦!好了,我先为各位介绍到这里,待会我再为各位做详细补充。

介绍故宫的导游词(二)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来到沈阳,我是你们的导游,沈梦,大家可以叫我沈导游,也可以叫我梦导,我更喜欢你们加我梦导,好了,先简答给大家介绍一下,在繁华的沈阳古城中心,有一座巍峨庄严的清代宫殿建筑群。

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沈阳故宫。

依建筑时间和布局,沈阳故宫的建筑可分为三部分,它们分别是东路、中路、西路。

今天,我们就按这个顺序。

首先参观东路建筑。

沈阳故宫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历史而闻名中外,在这片绚丽多彩,雄伟多姿的建筑群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就是我们面前的大政殿。

大政殿草创于1620xx年,是处理国家政务和举行庆典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

作为最早使用和最为重要的宫殿之一。

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以大政殿为舞台上演。

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为皇帝临朝前,文武百官候朝的地方。

它便是演义小说中俗称的“午朝门”。

大清门的屋顶满铺黄琉璃瓦并衬以绿色剪边,既保留了以黄为尊的传统观念,又体现了满族对故乡山林的深厚眷念。

从而形成了区别北京故宫的一个特点——宫殿顶覆以黄琉璃瓦镶以绿色剪边。

穿过大清门,北望便是崇政殿。

崇政殿俗称“金銮殿”,是清太宗皇太极举行日常朝会的地方。

各位朋友,古代宫殿建筑布局讲究“前朝后寝”。

介绍故宫的导游词(三)各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你们好!欢迎来到“世界遗产”之北京故宫,我是来自__的_导游,下面我就带大家去细细游赏一番吧。

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地点位于北京城中心。

开始建造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现在说的1420xx年至1420xx年,后来经过多个朝代的劳动人民细心修改,变的非常的富丽堂皇,但仍保持着原来的布局和规模,,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木构架宫殿建筑群。

最先的设计人是蔡信、阮安等,主持施工的人是蒯详、陆详等,名字里都有详哦!我们说完了北京故宫的历史和人物建造,现在该说说外观和排列顺序了吧!今泰学院推荐文档这座城设四个门,南门正中面是午门、北边是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四门个建有重檐庑殿顶门楼。

这座城的四个角都还布有一些结构精巧、外观秀丽的角楼。

外面的墙有10米多高呢!还有护城河宽52米,够宽的吧!长3800米,整个建筑群按南北中间的中轴线为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次有序。

听完了一以上那些,你应该对北京故宫有些了解了吧!可能你还不知道把,连皇帝的住所都是那么井井有条!前三殿是全宫最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有达8.5万平方米,是宫城的12%,后三供则为前三殿的25%,期于宫殿依次递减,主要突出前三殿、后三宫的主要地位。

1961年定位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被联合过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