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电算化(第一章).pptx

会计电算化(第一章).pptx


首页 上页 下页
4
中国会计电算化主要人物
杨周南
—中国第一位会计电算化博士生导师 王文京
—中国用友软件总裁
1964年12月15日出生于江西省上饶县。 1979年9月~1983年7月,在江西财经大学读书; 1983年8月~1988年10月,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 局财务司工作;
1988年10月15日,从机关辞职,与苏启强合伙创办 用友公司;
2
《会计电算化》
1、会计电算化上岗合格证 会计从业资格证 江西省财政厅 2、全国信息化工程师—ERP应用资格证书 工业信息化部 3、ERP沙盘模拟技能证书 教育部工商管理教指委
首页 上页 下页
3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论
❖ 本章主要内容是介绍会计电算化基本的理论知识,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1、会计电算化的来源及发展 ❖ 2、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 ❖ 3、会计电算化的构成及与手工会计的区别 ❖ 4、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首页 上页 下页
17
第二节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
2.2 会计信息系统 含义:是指以完成会计工作为目标的信 息系统,即以输入、处理、输出会计信 息为目的的系统。
《会计电算化》
首页 上页 下页
1
本课程总体结构
❖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论 ❖ 第二章 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和基础设置 ❖ 第三章 账务处理系统 ❖ 第四章 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 ❖ 第五章 工资管理子系统 ❖ 第六章 会计报表子系统 ❖ 第七章 应收、应付子系统 ❖ 第八章 购、销、存业务子系统
首页 上页 下页
首页 上页 下页5来自 中国会计电算化主要人物徐少春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
总裁、深圳金蝶总裁及本集团的创办人;
是中国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 及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他于一九八三年取得中国东南大学电脑科 学学士学位,并于一九八八年财政部科学研究 所硕士毕业,主修会计电算化研究
首页 上页 下页
7
1.1 会计电算化的来源 中国会计电算化: 开始于1979年,标志:财政部支持并参与长 春 一汽的会计电算化试点工作; 1981年8月,财政部、中国会计协会于长春召开 “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 会”,此事件标志中国会计电算化的正式产生。
<背景资料 >
首页 上页 下页
稳步发展阶段(1988-)。
首页 上页 下页
10
首页 上页 下页
11
第二节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
❖ 会计电算化 ❖ 会计信息系统 ❖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 ❖ 供应链管理(SCM) ❖ 企业资源计划(ERP) ❖ 客户关系管理(CRM)
首页 上页 下页
12
第二节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
2.1 会计电算化 1. 会计数据:指在会计工作中,从不同的 来源和渠道取得的各种原始会计资料。 2. 会计信息:按一定要求通过加工处理的 会计数据,包括资产、负债信息、生产费用 和成本以及利润实现和分配等信息。
8
我国会计信息化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 为了推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财政部拨款500万 元给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电 子计算机,当时用的计算机是从东德进口的。 为了总结一汽在会计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的情况, 指导下一步的应用工作,在财政部、一机部、 中国会计学会的支持下,1981年8月,由一汽和 中国人民大学发起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 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讨论会在长春 召开,在这次讨论会上提出了“会计电算化” 的概念。当时财政部会计制度司杨纪琬司长出 席了这次讨论会,他是我国会计信息化最早的 倡导者和推动者。
首页 上页 下页
6
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的来源及发展
1.1 会计电算化的来源 会计电算化最初起源于美国: 1954年10月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次利用计算
机计算职工工资,从而引起会计处理技术的变 革。
1987年10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以“计算机在 会计中的应用”为中心议题的第13届世界会计 师大会是会计电算化广泛普及的重要标志。
首页 上页 下页
14
第二节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
2.1 会计电算化
这种概念是在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初期给 予的界定,然而现在的会计电算化有了更进一 步的发展,逐渐侧重于企业管理、决策的职能。
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上 提出“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以此代替“会计 电算化”,但我们在接触会计电算化过程中仍 然用“会计电算化”对其进行描述。
首页 上页 下页
13
第二节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
2.1 会计电算化 3. 会计电算化:
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会计相结合的产物。 指利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建账、记账、算账、 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 析、预测和决策的全过程。
是以当代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信息 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
首页 上页 下页
9
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的来源及发展
1.2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1) 国外的会计电算化起源于20世纪50年 代、到70年代呈现出普及的趋势。从单一的利 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发展到成为企业管理信 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2)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始于20世 纪七八十年代,主要经历了缓慢发展阶段 (1983年以前)、自发发展阶段(1983-1988)
首页 上页 下页
16
2.1 会计电算化
从现在开始到2015年的10年,会计软件产业 主要为财务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而努力,那时 会计软件的应用除了“老三样”账务、报表、 工资三个模块外,“资金管理、预算管理、成 本控制”成为会计软件的“新三样”,集团企 业的集中财务管理成为新的亮点。这些应用需 要ERP各个模块的配合,是“新三样”区别于 “老三样”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信息化应用 深度和质量螺旋式上升的重要体现。
首页 上页 下页
15
第二节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
2.1 会计电算化
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的20多年里,会计 软件产业主要为会计工作解脱手工繁杂劳动而 努力,那时会计软件的应用主要局限在账务、 报表、工资三个模块上,我们可以形象地把它 叫做“老三样”。其中在90年代后期经历了会 计软件向ERP软件的横向发展,使会计软件成 为了ERP软件的一部分,初步探索了企业管理 一体化的应用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