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S血球仪SOP文件

XS血球仪SOP文件

XS血液常规检查操作规程1. 分析参数和方法学名称Sysmex XS提供24项参数的结果,各检测参数和方法见表1。

表1. Sysmex XS各检测参数和方法2. 原理2.1. 鞘流DC检测方法(RBC、PLT、HCT)在该检测器内,样品喷嘴定位在孔的前面且与中心对齐。

将稀释后的样品由样品喷嘴推入锥形室以后,由前鞘流内的试剂包裹通过小孔的中心。

通过小孔以后,经过稀释的样品由后鞘流中的试剂包裹送入捕集管中。

这样就可以防止该区域的血细胞回流,并防止产生假性血小板脉冲。

鞘流方法改善了血液计数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同时由于血细胞通过在一条直线上的小孔,所以也可防止产生异常血细胞脉冲。

2.2. 使用半导体激光器的流式细胞计数方法使用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和其它生物粒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使用流式细胞计数法只需很少的样品就可对这些细胞和粒子进行检测。

一个血液样品经过吸液和定量、稀释至指定的稀释比,并进行染色。

然后将该样品送入流动池中。

这种鞘流装置改进了细胞计数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同时,由于血细胞颗粒成行通过该流动池的中心,故而防止产生异常血液脉冲并可减少流动池的污染。

一个半导体激光束通过该流动池照射到血细胞上。

前向散射光由光电二极管接收,侧向散射光和侧向荧光则由光电倍增管接收。

光信号被转化为电脉冲,从而可以得到有关血液细胞的信息。

2.2.1. 前向散射光和侧向散射光当一束激光照射到血细胞颗粒上时,就产生光散射。

XS检测前向散射光和侧向散射光,前向散射光的强度反映血液细胞体积大小。

侧向散射光的强度反映细胞内部(如细胞核的体积大小)的信息。

2.2.2. 侧向荧光当光照射到经过荧光染色的血液细胞上时,就产生比入射光波长更长的光。

随着染色集团浓度的增加,荧光强度也增加。

通过测量荧光强度,可以得到有关血细胞染色的信息,XS检测侧向荧光。

2.3. SLS-血红蛋白测定法在稀释的血液中加入溶血素,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被释放出来。

血红蛋白在月桂洗硫酸钠的作用下,二价铁转变成三价铁,并与月桂洗硫酸钠结合形成SLS-Hb,SLS-Hb进入血红蛋白检测系统。

测定SLS-Hb在555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并通过与加入样品前稀释液的吸光度进行对比进行计算。

2.4. 计算(红细胞指数)红细胞指数(MCV、MCH和MCHC)通过RBC计数(RBC)、Hb浓度(HGB)和红细胞压积(HCT)的值计算出。

计算公式如下:MCV(fl)=HCT×1015 RBC/LMCH (pg)=HGB(g/L)×1012 RBC/LMCHC(g/L)=HGB(g/L) HCT3. 标本准备用真空采血管(紫色盖头)采集EDTA-K2抗凝的静脉血。

采血后立即与抗凝剂混匀,在试管外壁贴上单据号等病人信息或检验联号后,放置室温立即送检。

穿刺时须防止穿刺针刺扎采血员,以避免血液中传染性病原如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以及血液中未知的可致病成分污染采血员。

标本在室温下最多保留4小时。

不能在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放置于冷藏冰箱(2℃~8℃)中保存,8小时内有效,使用前从冰箱中取出回复室温后检测。

4. 试验器材乳胶手套、试管架5. 仪器Sysmex XS全自动血液分析仪6. 试剂6.1. 稀释液(CELLPACK)6.1.1. 试剂品牌:Sysmex 代码:PK-30L 包装规格:20L6.1.2. 试剂成份:氯化钠 6.38g/L硼酸 1.00g/L四硼酸纳0.20g/LEDTA-K20.20g/L6.1.3. 储存条件:须存储于干净的环境中,防止阳光直射,适宜温度为15~30℃。

6.1.4. 使用期限:在失效期前使用;开封后的使用期限为60天。

6.1.5. 安全事项:在使用前确认是否有污染或颜色变化,一经发现,请速更换。

如出现冻结现象,将其解冻,混匀后使用。

6.1.6. 注意事项:注意防尘。

6.2. 白细胞分类溶血素(STROMATOLYSER-4DL)6.2.1. 试剂品牌:Sysmex 代码:FFD-200A 包装规格:5L6.2.2. 试剂成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18%有机季铵盐0.08%6.2.3. 储存条件:须存储于干净的环境中,适宜温度为5~30℃。

6.2.4. 使用期限:在失效期前使用;开封后的使用期限为60天。

6.2.5. 安全事项:避免和眼睛、皮肤接触,一旦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适当考虑必要的医疗措施。

6.2.6. 注意事项:在试剂使用前须确认是否有污染或颜色的变化,一经发现,须速更换。

若试剂出现冻结现象,用前将其解冻充分混匀后使用。

6.3. 白细胞分类染液(STROMATOLYSER-4DS)6.3.1. 试剂品牌:Sysmex 代码:FFS-800A 包装规格:42ml×3袋6.3.2. 试剂成份:聚次甲基染料0.002%甲醇 3.0%1,2-亚乙基二醇96.9%6.3.3. 储存条件:须存储于干净的环境中,避光,适宜温度为2~35℃。

6.3.4. 使用期限:在失效期前使用;开封后的使用期限为60天。

6.3.5. 安全事项:避免和眼睛、皮肤接触,一旦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适当考虑必要的医疗措施。

6.3.6. 注意事项:若试剂有任何污损、浑浊、不稳定或颜色变化的迹象,须更换。

但避免冻结。

6.4. 血红蛋白溶血素(SULFOLYSER)6.4.1. 试剂品牌:Sysmex 代码:SLS-220A 包装规格:5L6.4.2. 试剂成份:月桂洗硫酸钠 1.7g/L6.4.3. 储存条件:须存储于干净的环境中,防止阳光直射,适宜温度为5~30℃。

6.4.4. 使用期限:在失效期前使用;开封后的使用期限为60天。

6.4.5. 安全事项:避免和眼睛、皮肤接触,一旦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适当考虑必要的医疗措施。

6.4.6. 注意事项:若试剂有污染或颜色的变化,更换试剂。

如出现冻结现象,将其解冻、混匀后使用。

6.5. 清洁剂(CELLCLEAN)6.5.1. 试剂品牌:Sysmex 代码:CL-50 包装规格:50ml6.5.2. 试剂成份:次氯酸钠(有效氯浓度为5%)6.5.3. 储存条件:须存储于干净的环境中,防止阳光直射,适宜温度为1~30℃。

6.5.4. 使用期限:在失效期前使用。

6.5.5. 安全事项:本品为强碱性洗涤剂,避免和眼睛、皮肤、衣物接触,一旦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适当考虑必要的医疗措施。

6.5.6. 注意事项:若试剂有任何污损、浑浊、不稳定或颜色变化的迹象,须更换。

若试剂发生凝固,须替换。

6.6.试剂的使用:以上所有试剂每瓶试剂开封后应注明启用日期、失效期(开瓶后2个月,或有效期内)并附签名。

7. 校准7.1. 校准品商品名称:SCS-10007.1.1. 产品概要:SCS-1000校准品用于WBC、RBC、HGB、HCT/MCV及PLT等参数校准。

(SCS-1000产品可溯源到ICSH的国际参考方法)7.1.2. 配方:SCS-1000校准品由人体红细胞、人体白细胞、血小板成份和抗菌剂及类血浆水基缓冲液组成。

7.1.3. 警告:本产品的人体来源材料均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指定的技术检测,肝炎表面抗原、丙肝病毒(HCV)及HIV1、HIV2抗体结果均为阴性。

但是,目前没有任何检测能够保证不存在这些血液感染性病原体。

操作时的预防措施必须与人血操作相同。

7.1.4. 存储:SCS-1000瓶应垂直保存在2~8℃,避免冰冻。

为开封的产品在标签所注明的有效期内稳定。

开封后必须4小时内使用。

如未用完,应废弃剩余部分。

7.1.5. 产品变质迹象:上清液内有轻微溶血是正常现象。

温度超出范围可导致严重溶血,校准品平均值超出测试极限,并且实验室内质控历史数据和室间质控数据表示良好的结果时,可视为产品损坏迹象。

应更换校准品,重新校准。

7.1.6. 局限性:7.1.6.1. SCS-1000校准品用于开放、全血分析模式。

封闭模式或预稀释模式的校准至少需要10个正常新鲜血样品进行,并对每个血样品分析2次。

7.1.6.2. 如果室温超过30℃,请不要进行校准。

7.1.6.3. 在校准前至少提前30分钟打开仪器电源。

7.2. 校准前检查:7.2.1. 确认SCS-1000校准品瓶上批号和有效期于靶值表一致,没有过期。

7.2.2. 确认是否按厂家建议进行仪器保养。

尽可能不要再进行保养或试剂更换的当天进行校准或校准校验。

7.2.3. 浏览最近的质控数据,确保分析仪性能稳定。

7.2.4. 在仪器上登记试剂的批号和有效期。

7.2.5. 进行自动清洗,确认空白表示没有超出规定范围。

7.3. 校准准备:请严格遵守以下步骤,这对于保证SCS-1000校准品的性能正确非常重要。

从冰箱或包装取出1瓶SCS-1000,放置30分钟使其温度升至室温(18-25℃)。

保持瓶子直立的状态将其放在双手掌中轻轻滚动20秒,然后将其颠倒后再滚动20秒以上。

轻轻来回倒转12次使其混合均匀,确保所有细胞都已经悬浮起来。

进行分析前在平面上静置瓶子15秒,使泡沫散去。

7.4. 校准步骤:注意:SCS-1000的分析必须在开放模式进行,此时仪器设定为维修程序-“特殊模式”-菜单的“质控血模式”。

使用质控血模式可防止出现WBC通道错误。

关于进入维修程序的方法,请咨询技术服务代表。

7.4.1. 在开放模式下连续进行6次分析。

在分析当中不要混匀校准品。

7.4.2. 次分析结束后,使用洁净无屑的纸巾或纱布拭净瓶子及瓶盖螺纹,之后盖上瓶盖。

7.5. 平均值的计算及校核数据7.5.1. 排除第1次分析结果。

7.5.2. 计算其余5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确认各参数的平均值都在可接受极限范围内。

7.5.3. 如果某个参数的平均值超出了可接受极限范围,并内部质控和/或室间质控的结果也显示出类似偏差,表示需要重新校准分析仪。

7.6. 计算新的校准设定值注意:校准设定值的修改是非常关键的操作,只能由Sysmex现场技术服务代表进行。

通常,只有在更换了可能影响仪器计数校准的特定部件(旋转阀、吸样管、泵、定量器模块等)时才进行计数校准。

7.7. 校准频率:每年校准2次,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用SCS-1000进行校准,由工程师进行操作)。

7.8. 验证:校准后及时进行验证,内容包括:精密度、线性、校准前后病人标本结果比对、新鲜血close和open进样模式结果比对、质控、白细胞分类手工和仪器分类方式的比对,由实验室操作人员完成。

7.8.1. 精密度:取两个不同值标本,每份连续测11次结果,去除每份第一次结果进行统计。

要求符合表2的精密度要求。

7.8.2. 线性:由医院收集一份接近预期上限的高值全血样本(H),分别按100%、80%、60%、40%、20%的比例进行稀释,每个稀释度重复测定3次,计算均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