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描写景物景物

怎样描写景物景物

什么是景物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景物描写又叫环境描写。

景物描写通常是指对季节时令的变化或大地山川、日月星空、风云雨雪等自然景物的描写。

记叙文中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时代背景。

例如:天气那么晴朗,那么暖和。

画眉在树林里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最后一课》※交代了故事的时代背景——普法战争时期.在小说的里,一般会有社会环境的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比如《孔乙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这段环境描写赋予人物活动以特定的空间,就像一幅清末江南小镇的世俗画。

顾客贫富悬殊,阶级明显对立。

这咸亨酒店正是当时黑暗社会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这样的描写为主人公孔乙己的出场作了铺垫。

孔乙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遭逼迫、受侮辱、得不到温饱、没有人同情与怜悯,最后悲惨的死去。

2、渲染气氛例如1: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

他们在玩沙土。

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爸爸的花儿落了》※渲染了一种不祥的气氛。

预示着父亲病重将要不久于人世。

例如2四下一片寂静。

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

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变色龙》※渲染出萧条败落的社会环境。

3、烘托人物心情例如1: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羚羊木雕》※凄冷的月光,烘托出我哀伤,悲凉的心情。

例如2: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走一步,再走一步》※烘托出我的恐惧心理。

例如3: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气氛。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船行之快,侧面烘托出作者急切的心情。

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例如1: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

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

——孙犁《芦花荡》写天气的炎热,为小鬼子洗澡做准备,渲染氛围,预示将有一场战斗发生。

例如2“天气未及正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的云彩,其实十分大热”──“石头上热,都疼得不能走路”,推动情节发展,军士非歇不可,杨志不允,打将起来。

争执之中,遇见伪装的晁盖一行人(枣贩、担酒、挣酒),为下文军士们“买酒”中计埋下伏笔。

3、挑酒的汉子白胜的唱词“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此句唱词可暗示当时的社会背景,又可提供当日天气情况,烘托一种热的令人鼓噪的气氛,推动情节继续发展,口渴人要“喝酒”。

于是买酒,便中计。

5.深化作品主题鲁迅《祝福》的最后一段,通过“我”的感受描写了一个祝福景象: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作用:在这里,作者拿有钱人的祝福活动和祥林嫂的惨死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一边是鲁四老爷之流兴高采烈地为自己来年好运祝福,一边是被压迫者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祝福声中惨死在雪地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加强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深化作品主题)结尾写景,升华主题意蕴深。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荷叶母亲》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二.如何在记叙文中插入景物描写?(一)三个需要1、景物描写应符合文章的主题需要2、景物描写应符合渲染、表达感情的需要3、景物描写应符合情节发展的需要1、景物描写应符合文章的主题需要选择什么样的景物描写是由文章主题决定的。

例如《济南的冬天》中的一段景物描写:“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在作者的笔下,雪后的小山是如此秀美多情,叫人爱怜。

之所以如此,正是出于表达作者对济南冬天喜爱之情的需要。

2、景物描写应符合渲染、表达感情的需要在写人记事的文章里,写景不在多,而在能确定有效地为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及表达人物思想感情服务。

因此,可以根据渲染气氛、表达感情的需要选景。

3、景物描写应符合情节发展的需要在叙事性的文章中,恰当的景物描写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

例如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中,《在烈日和暴雨下》中对“烈日”之景进行描写时,作者就通过对酷热天气里“柳树”“尘土”“狗”“骡马的鼻孔”“小贩”“铜牌”等景物特征的细致描写,极力渲染天气之热,为下文写祥子冒着酷暑出车的痛苦做好了铺垫。

(二)两个原则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以情为出发点,景为情服务(三)让笔下景物活起来1写景要抓住特征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茏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写出了春雨多、细、密、轻的特点2、安排好写景顺序要想写好景物,就一定要选择恰当的写作顺序。

写景要按照顺序。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空间顺序:先由低到高写植物,再由高到低写动物。

先整体写百草园的景色,再局部写泥墙根一带。

3.抓住景物形状、颜色、质地、声响、气味等方面特征。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颜色、形状、质地、声音、味道4.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引用、比喻、拟人。

2、突出景物特征任何景物都有特征,写景一定要抓住景物特点,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具体做法如下:(1)调动各种感官体验景物描写特征。

(2)正侧面结合展示景物的特征(3)对比突出景物的特征三.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应用环境描写的方式连串式——前后呼应情景式——感情基调对比式——突出变化1.连串式描写,展开故事的情节在文章中,同一景物多次使用,递进描写,不仅可以使情节显得更加真实、更加引人,还能自然地展开情节。

在一篇题以《关心》为题的中考满分作文中就三次出现了景物描写。

开头是这样描写的:“细雨绵绵,如同那扯为断剪不断的缕,我的烦恼就像这绵绵的雨丝,没有尽头。

”中间接着说:“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的竹林在雨中显得更加娇美了,那一簇簇的绿叶,经过雨水的洗刷之后,更加绿了,更加亮了。

”结尾的时候,作者再次写到了景物:“我呆呆地伫立雨中,望着父女俩消失在茫茫的雨雾中。

心中忽然静静地淌过一阵热流。

”“雨依然飘洒,不过,雨丝却成了母亲的双手,在轻抚着奔跑的我。

”同样写雨,却用了三段情感不同的文字,情节自然。

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文章,脉络分明,极富情感。

2.对比式——突出变化A、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

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

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

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 《孤独之旅》又是那么明亮。

---- 《孤独之旅》A、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我的叔叔于勒》——写出了一家人高兴、愉快的心情。

B、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的叔叔于勒》——写出了一家人失望、沮丧的心情一.赏析景物描写开头的作文1、又是落叶时节,片片金黄的树叶幽幽的自枝头飘落,坠入大地的怀抱,化作春泥,等待着生命的又一次轮回……拾起一片枯黄的落叶,感受落叶季节那隐隐的心跳,任思绪在脉络中延伸……2、明月朗照在李白的故乡,梅花开放在王维的窗前,古人已经把家的意象描绘得淋漓尽致,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今夜床前无月,院中窗下无梅,萨克斯在固执地低吟,它知道我的心思。

3、窗外,朦胧的月光照在那棵老树上,仿佛磨去了老树干上的创痕和岁月留下的沧桑。

面对此情景,我的思绪又飘向了远方……二.赏析文章中景物描写的运用1.连串式描写,展开故事的情节在文章中,同一景物多次使用,递进描写,不仅可以使情节显得更加真实、更加引人,还能自然地展开情节。

在一篇题以《关心》为题的中考满分作文中就三次出现了景物描写。

开头是这样描写的:“细雨绵绵,如同那扯为断剪不断的缕,我的烦恼就像这绵绵的雨丝,没有尽头。

”中间接着说:“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的竹林在雨中显得更加娇美了,那一簇簇的绿叶,经过雨水的洗刷之后,更加绿了,更加亮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