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泰州市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解读

江苏省泰州市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解读

泰州市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点解读七年级上册(苏人版)考点1.懂得悦纳自己,学会化解青春期烦恼1.悦纳自己的重要性:(1)悦纳自己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成熟的体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人相处。

(2)悦纳自己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超越自己,才能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

2.化解青春期烦恼的方法:(1)敞开心扉,学会大胆倾诉和求助。

(2)参加各种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3)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来转移注意力。

考点2.掌握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努力实现梦想1.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1)从多方面了解自己。

(2)认真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3)正确地对待他人的评价。

(4)看到自己的发展。

2.实现梦想的方法:(1)有坚持梦想的执著精神和顽强毅力。

(2)有不懈奋斗的刻苦精神与创新精神。

(3)要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果敢行动。

(4)规划当下,从现在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考点3.知道情绪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学会调节情绪1.情绪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情绪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积极情绪对人的行为起着促进、增力作用,可以产生积极的结果;消极情绪对人的行为起着削弱、减力作用,会产生不良的结果。

2.调节情绪的常用方法:倾诉法、转移法、换位法、自我宽慰法等。

考点4.懂得坚强意志的力量及其培养方法1.坚强意志的力量:坚强意志能激发人的潜能,是行动的强大推动力,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2.磨砺坚强意志的方法:(1)树立远大的理想与志向。

(2)形成分阶段目标。

(3)持之以恒,不懈努力。

考点5.了解挫折对人的影响,正确面对挫折1.挫折对人的影响:挫折是把双刃剑。

或成为生活中的灾难、成长中的障碍;或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催人奋进,助人成长。

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对待挫折。

2.正确面对挫折:注意调整心态,学会自我控制,迎难而上,理智分析,努力寻求克服挫折的时机和良策。

考点6.正确把握从众心理和好奇心1.从众心理的影响:(1)可能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智慧和经验,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等缺点。

(2)也可能抑制我们的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缺乏主见。

2.正确对待好奇心:好奇心是可贵的,我们既要珍惜,又要把握好方向。

(1)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发挥好奇心对学习和生活的积极作用。

(2)必须克制那些超越道德和法律的好奇心,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

考点7.理解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从公民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青少年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考点8.懂得自觉培养好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1.培养好习惯必须做到:(1)制定计划。

(2)把计划落实到行动中。

(3)多次重复。

2.科学的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它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它要求我们善于发现问题,全面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七年级下册(苏人版)考点9.了解生命的特征,懂得珍爱生命1.生命的特征:(1)生命是多样的,地球因千姿百态的生命而变得生机勃勃。

(2)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个性”,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

(3)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任何代价都换不来。

2.我们要爱护自己、爱护他人、爱护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与大自然和睦相处。

考点10.知道自尊的力量,维护自尊1.自尊的力量:(1)自尊是一种做人的品格,有自尊才能站得直、行得正。

(2)自尊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品质,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3)一个民族有了自尊,就会凝练成自强不息的精神,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维护自尊的方法:(1)自尊的人知廉耻。

自爱、知耻,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

(2)维护自尊要有度。

让自尊心保持一定的弹性,使用正确的方法维护自尊。

考点11.了解自信的重要性,树立自信1.自信的重要性:自信是获得成功与快乐的重要因素。

自信的人会主动迎接挑战,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实现目标。

2.树立自信心:(1)做本色的自己,善于学习别人,发挥自己的长处,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潜能。

(2)做有把握有意义的事,在不断成功中强化自信,弱化自卑。

考点12.知道人生价值的表现,了解人生的真谛1.人生价值的表现:(1)人生的价值表现在人的存在和活动对自己、他人、社会的意义。

(2)人生的价值常常在他所达到的高度上展现出来。

(3)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2.人生的真谛在于创造,创造使生命更加富有魅力。

考点13.懂得对自己行为负责,担负人生责任1.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基本要求:(1)在行为前预见与选择。

(2)在行为中自律与自控。

(3)在行为后自省与承担。

2.担负人生责任:(1)维护和促进生命健康。

(2)学会对自己的行为和后果负责。

(3)责任伴随人的一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履行好自己的责任。

(4)珍惜有限的时光,从生活点滴做起,脚踏实地。

考点14.知道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依法进行自我保护1.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四大保护领域: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3.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1)未成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不够成熟,辨别是非、自我保护的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外界的不良影响和侵害。

(2)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保护未成年人就是保护国家和民族的明天。

4.依法进行自我保护:(1)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

(2)要积累生活经验,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

(3)在面临险境时,要以保护生命为第一原则。

(4)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勇于依法维权。

考点15.懂得孝敬父母,学会在沟通中理解1.孝敬父母的原因:(1)每个人的成长都倾注了父母无数的辛劳和汗水。

(2)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孝敬父母是我国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

2.在沟通中增加理解:(1)保持冷静。

(2)换个角度和想法。

(3)换种态度和语气。

(4)换种表达方式。

考点16.理解以诚待人、信守承诺的基本要求1.以诚待人的基本要求:(1)为人坦诚,不虚情假意。

(2)实事求是,实话实说。

(3)说实话也需要智慧和技巧。

2.信守承诺的基本要求:(1)注意慎重许诺,承诺时量力而行。

(2)坚持兑现承诺,承诺后尽力而为。

八年级上册(苏人版)考点17.知道礼仪的重要性,正确理解和接纳礼仪的变化1.礼仪的重要性:(1)讲究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公民的道德规范。

(2)以礼待人,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良好修养,让自己更容易被接受和认同,获得更多的尊重和机会,进而更好地立足社会。

(3)礼仪文明,关系着自身形象、集体形象、民族和国家形象。

2.正确理解和接纳礼仪的变化:(1)礼仪必须符合公序良俗。

(2)对于传统礼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学会分辨鉴别一些新的礼仪。

(4)入乡随俗时,要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不随波逐流。

考点18.掌握家庭礼仪、校园礼仪、社交礼仪1.家庭礼仪:起居礼仪;进餐礼仪;出行礼仪;待客礼仪。

2.校园礼仪:教室礼仪;走廊、楼梯礼仪;集会礼仪。

3.社交礼仪:介绍礼仪;交谈礼仪;馈赠礼仪。

考点19.掌握交往之道,懂得用心交友1.交往之道:(1)要主动交往。

(2)要有“同理心”。

(3)要不卑不亢。

2.用心交友的要求:(1)慎重交友。

(2)在平凡中让人感动。

(3)要有分寸和空间。

考点20.知道同学之间相处的学问,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1.同学之间相处的学问:(1)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要相互谅解,适当谦让。

(3)要相互帮助,一起进步。

2.与异性交往的尺度:(1)不过分拘谨、严肃,不过于随便。

(2)不放任情感和情绪冲动,不摘“青苹果”。

(3)要相互尊重、互相关心和帮助。

考点21.懂得尊敬老师,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1.尊重老师的原因:(1)老师为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尊敬老师,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3)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义务。

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1)受到表扬要找出差距,继续努力;受到批评要虚心接受,不耿耿于怀。

(2)表扬和批评中包含老师对我们的期待和爱护,我们既要经得起表扬,又要经得起批评。

考点22.掌握合作的智慧和方法,正确参与竞争1.合作的智慧和方法:(1)合作需要相互信任。

(2)合作需要主动作为。

(3)合作需要相互配合。

(4)合作需要相互沟通。

2.正确参与竞争:(1)竞争必须遵守道德。

(2)竞争必须认同规则、遵守规则。

(3)竞争必须遵守法律。

考点23.知道国际竞争的实质、各国竞争的核心1.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各国竞争的核心:人才竞争正成为各国竞争的核心,各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

考点24.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知道集体生活的要求,增进集体团结1.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1)个人离不开集体。

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只有融入团结的集体,才能享受与同伴相处的快乐,茁壮成长。

(2)集体离不开个人。

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2.集体生活的要求:(1)要融入集体。

(2)要关爱集体。

(3)要服务集体。

3.增进集体的团结:(1)必须有共同的目标。

(2)必须有共同的行动。

(3)必须有共同的精神。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考点25.知道宪法的基本原则,理解宪法保证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2.宪法保证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考点26.了解我国宪法的构成,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增强宪法意识1.我国宪法的构成:我国宪法除序言外,设有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