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杆接头技术规范

钻杆接头技术规范

钻杆接头产品技术检验规范(内控标准)1、目的:本标准中规定了钻杆对焊接头和钻柱转换接头在加工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钢材材质、钢级,加工参数、方法,产品标识、检验方法及包装储存、运输的具体要求,是保证钻杆接头产品质量的纲领性文件。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512.2-2008 《石油天然气工业旋转钻井设备》第2部分《旋转台肩式螺纹连接的加工与测量》ISO 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API Spec Q1 《石油、石化和天然气工业质量纲要规范》(第9版)API Spec 5DP《钻杆规范》(第1版)ASME第Ⅴ卷《无损检验》3、钻杆接头毛坯的验收准则3.1外观检测:3.1.1工件毛坯外径不得有超过12.5%周长或深度超2.54mm(0.1in)的非线性缺陷存在;3.1.2所有淬火裂纹均应被视为缺陷,不予接收。

3.2毛坯几何尺寸检测:3.2.1几何图形(见图1)a外螺纹钻杆接头毛坯图b内螺纹钻杆接头毛坯图图13.2.2尺寸检测:根据图1中所示的几何形状,再依据毛坯图纸所标定数据逐一进行检测;主要检测量具:游标卡尺、钢板尺;3.2.3检测频次:100%。

3.3、化学成分分析:3.3.1相关标准:ASTM A751;3.3.2钢材成分含量范围:4137H(37CrMnMoA) (见表2)表2成分C(碳) Si(硅)Mn(锰)P(磷)S(硫)Cr(鉻)Mo(钼)范围0.35~0.38 0.17~0.35 0.90~1.00 ≤0.020 ≤0.015 0.90~1.20 0.28~0.333.3.3主要检测项目及指标:P(磷)≤0.020%;S(硫)≤0.015%;3.3.4检测频次:每200只为1炉/批次,做一组样件;3.4、拉伸试验3.4.1相关标准:ASTM A370;3.4.2 试验范围(见表3):表3屈服强度MPa 抗拉强度MPa伸长率%冲击功Jmin max min min 试验温度试样尺寸冲击值828 1138 965 13 -20℃±3℃10*10(mm)543.4.3拉伸试样:试样尺寸应采取直径12.7mm(0.500in)的圆棒进行试验。

如果外螺纹截面不足可采用直径8.9mm(0.350in)或6.4mm(0.250in)的试样。

3.4.4试样取样位置(见图2)3.4.4 检测频次:每200只为1炉/批次,做一组样件;3.4.5复检:如果初次拉伸试验不合格,则在同一工件上再另取两个试件测试。

如果这两个试件都符合要求,即可认定该批产品合格。

反之,则可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图23.5、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3.5.1由取自一个钻杆接头的一组3个纵向试件组成。

相关标准应按ASTM A370和ASTM E23在(-20℃±3℃)温度下进行;3.5.2试样取样位置(见图2)3.5.3试验温度(见表3)3.5.4试样尺寸(见表3)3.5.5试验范围(见表3)3.5.6复检:在最初的试验中,如果有一个(不超过一个)试样的最低吸收能不合格,则可从同一试件上再取一组3个试验进行复检(如果试件上的剩余材料不够截取,则可从同一批次中的另一钻杆接头上截取),如果复检的试件仍然不合格,则可认为该批钻杆接头毛坯为不合格产品。

3.6、硬度试验:3.6.1相关标准:ASTM E10;3.6.2试验范围:HB290~341;3.6.3硬度试验位置:见图3;a)公接头硬度试验位置b) 母接头硬度试验位置(图3)3.6.4 检测频次:每200只为1炉/批次,做一组样件;3.7硬度试验3.7.1试验标准:硬度试验应在热处理后的钻杆接头毛坯上截取,按照ASTM E10在室温下进行布氏硬度试验;3.7.2试验方法:每200只为1炉/批次,任取其中一件做硬度试验,试验方法及位置(见图3)3.7.3如果代表一批的钻杆接头试件硬度试验不合格,应进行复检。

附件位置应在初始位置的每一侧约三倍压痕直径处做两组试验。

如果该两组试验均能满足要求,则可认定该批产品合格。

若试验中有一个不符合要求,则可在同一批产品中另取三件产品进行试验,如果三件产品均符合要求,则可认为该批钻杆接头为合格产品。

如果该批试件中有一个或多个试样不符合要求,则可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应重新进行热处理,作为新的一批进行试验。

4、钻杆接头产品验收4.1外观检测4.1.1在螺纹中,其相对面上(即内螺纹接头的外表面和外螺纹的内表面)或螺纹区域的端部,任何缺欠均应被视为缺陷;4.1.2在产品的其它表面,任何线性缺欠均应被视为缺陷;超过12.5%周长或深度超2.54mm(0.1in)的非线性缺陷存在;4.1.3产品表面的标识印记不应被视为缺陷;4.1.4所有淬火裂纹均应被视为缺陷。

4.2几何尺寸检测4.2.1钻杆接头外螺纹检测范围:(见附表1)4.2.2钻杆接头内螺纹检测范围:(见附表2)4.3无损检测4.3.1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按ISO 11484或ASNT SNT-TC-1A(2005),取得磁粉(MT)无损检验方法的各技术等级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视力:左右眼裸眼视力大于1.0。

色盲:能区分和辨明所用颜色间反衬能力。

分辨率:至少一只眼睛的正常即合格的近距离分辨力,应该能在一张标准Judge测试表上以不小于12英寸(30.5mm)的距离读出最小的Judge2或类似的类型和尺寸的字母。

4.3.2湿荧光磁粉检验在螺纹加工后,应按照ISO 13665或ASTM E709标准规定,每个钻杆接头的内、外表面均应进行纵向缺欠和横向缺欠的磁粉探伤检测。

按《磁粉探伤工艺规范》规定,每8小时或换班时应检查一次磁悬液浓度。

检测表面上的最小亮度为1000Μw/cm2。

4.3.3缺陷处置有缺陷应判定为废品,如果缺陷较小且在不重要的位置(如:大钳空间外表面或内表面等处)可以采用磨削或机加工的方法将其去除。

但是所有磨削处均应平滑过渡。

当使用磨削或机加工的方法将缺陷去除后,应重新对钻杆接头进行无损检测,从而验证缺陷被去除。

5、标识验证5.1标识的分类:钻杆接头产品标识采用“生产标识”和“永久标识”两种标识方式,用以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5.2生产标识:为了保证钻杆接头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实现连续性和可追溯性,需要在其半成品毛坯的外表面上打印标识,以便于识别;5.2.1标识内容:生产厂家、旋转台肩式连接类型、认证号码、生产年月、钢级、产品流水号5.2.2打印位置:供方提供的每一只钻杆接头毛坯均应有详细的标识,标识应采用气动标识机将内容打印在毛坯的外表面上,打印字高10mm;深度大于0.5mm;5.2.3打印内容:xxC NC50 5DP-0161 514 G-XXXX其中:xxC----xx机械厂;NC50----产品规格;5DP-0161----认证号码;514----生产年月(2014年5月)G----钢级;XXXX---产品流水号5.3永久标识:打印在钻杆接头产品上的永久标记,是识别钻杆接头产品唯一性的永久印记。

5.3.1打印设备:采用HR-YDP-75L型半导体激光标识机将标识内容打印在工件上。

5.3.2打印位置:(见图4)钻杆外螺纹接头标识位置在外螺纹尾部与台肩面连接处;钻杆内螺纹接头标识位置在内螺纹端面直口处;5.3.3标识内容:生产厂家、5DP-认证号码、生产年月、旋转台肩式连接类型、钢级、生产序号如:SJC 5DP-0161 914 NC50 G 01234其中:xxC-----xx机械厂;5DP-0161-----认证号码914-----生产年月;NC50-----规格扣型G-----钢级;01234----生产序号;6、磷化检验6.1磷化膜外观色泽及均匀性用肉眼观察,零件经磷化后膜层的颜色为温蕴的灰黑色,膜层应均匀连续,结晶细致.无污染、无缺膜区、无划痕、无粉状和白色沉渣。

6.2磷化后的工件允许存在轻微的色调差异,但不允许出现褐色,具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均为允许缺陷:①、轻微的水迹,重铬酸盐的痕迹,擦白及挂灰现象。

②、由于局部热处理及表面加工状态的不同而造成颜色和结晶不均匀。

③、除去锈蚀处与整体色泽不一样。

6.3油钻杆接头、转换接头磷化层厚度:0.001~0.003mm。

测量位置在接箍的端面处,抽检比例1件/筐;(注:每一件测3~5个数值,取所测值的平均值);5、磷化后的磷化膜厚度超差或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均为不允许缺陷,应立即做返工处理,并做记录;①、疏松的磷化膜层;②、锈蚀未除尽,或重新出现水锈、绿斑;③、局部无磷化膜;④、表面严重挂灰。

7、设备配置要求7.1能够进行拉伸、冲击等机械性能试验设备(委托具有CMA资质的部门),并出具实验报告;7.2能够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的光谱分析设备(委托具有CMA资质的部门)并出具实验报告;7.3拥有能够进行一次性处理200只及以上数量钻杆接头或转换接头毛坯的热处理设备。

可以由外协厂家来完成此项工作,但是,该厂家必须提供《热处理的工艺规程》、《工艺评定记录》、《热处理炉的校准记录》、《炉上的热电偶、温控仪、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校检证书》;《无损检测工艺和评定报告》、《探伤人员资质》以及《探伤仪器的检定证书》等有效的技术文件;7.4拥有能够满足生产标识的气动打标机和永久标识的激光标识机;7.5拥有能够生产加工钻杆接头、转换接头螺纹数控车床,以及相关的螺纹检测塞、环规和螺纹单向参数检测仪等设备;7.6拥有能够检测钻杆接头内、外表面纵向和横向缺欠的湿荧光磁粉探伤检测设备,以及相关的检测试片、黑光辐照计、白光照度计和检测磁悬液浓度的梨形瓶等配套仪器;7.7拥有磷化覆膜设备,以及能够检测磷化膜厚度的覆膜测厚仪。

8、技术文件要求8.1产品质量证明书(内包含内容)8.1.1钻杆接头加工所依据的标准ISO11961《石油天然气工业-钢制钻杆》或API Spec 5DP《钻杆规范》第1版8.1.2钻杆接头几何尺寸检验数据;8.1.3钢材熔炼炉号、热处理批号、解剖试件号及供货数量;8.1.4化学成分分析:产品中所含元素的质量百分数;8.1.5机械性能试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并给出试样类型及尺寸;8.1.6硬度试验结果:试验类型、标准和取样的位置及方向。

8.2要求保存的记录:①钻杆接头毛坯进货检验报告;②钻杆接头毛坯的《产品质量证明书》;③钻杆接头毛坯的无损检测报告:《磁粉探伤报告》和《超声波探伤报告》;④钻杆接头毛坯的《产品试验数据报告》;⑤钻杆接头成品的化学成分分析报告:P(磷)、S(硫)元素的百分数含量;⑥钻杆接头成品的机械性能试验报告: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及夏比口冲击试验数值;⑦硬度试验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