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计算机病毒有窃取数据的功能。
AA正确B错误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电磁泄漏发射技术。
BA正确B错误辐射泄漏是指计算机在工作时,其处理的信息能沿着其电源线和通信线路进行传播发射。
B A正确B错误保证涉密信息系统的机房设备和终端应该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AA正确B错误涉密信息系统(政务内网)不需要与政务外网和因特网实行物理隔离。
BA正确B错误客户端微机可以同时与政务内、外网相通。
BA正确B错误政务内网的布线要采用光纤或普通电缆。
BA正确单位与单位政务内网之间的信息传输,应利用宽带保密通道。
AA正确B错误使用面向连接的电路交换方式时,应采用认证和链路加密措施。
采用的加密设备可由各单位自行设置。
BA正确B错误涉密信息系统中涉密设备的安装使用,应满足国家保密标准BMB3的要求。
BA正确B错误电磁屏蔽室属于电磁泄露的防护技术。
AA正确B错误携带涉密的个人计算机外出,须经单位领导批准,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AA正确B错误防火墙的基本功能有数据包过滤和网络地址转换。
AA正确B错误防火墙越多越好,安装两个以上的软件防火墙更有利于网络的安全。
BA正确数据完整性鉴别技术一般包括口令、密钥、身份、数据等项的鉴别。
AA正确B错误数据传输加密技术目的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加密,常用的方针有线路加密和端―端加密两种。
A正确B错误密文存储是对用户资格、格限加以审查和限制,防止非法用户存取数据或合法用户越权存取数据。
BA正确B错误密钥的媒体有:磁卡、磁带、磁盘、半导体存储器等。
AA正确B错误入侵检测系统的类型有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混合入侵检测、文件完整性检查。
AA正确B错误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产品(NIDS)放置在比较重要的网段内,不定时地监视网段中的各种数据包。
BA正确B错误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产品(NIDS)如发现数据包和其产品内置的某些规则吻合,入侵检测系统就会发出警报甚至直接切断网络连接。
AA正确B错误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产品(HIDS)通常是安装在被重点检测的主机和总控制系统之上。
BA正确B错误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产品和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产品都有不足之处,单纯使用一类产品会造成主动防御体系不全面。
AA正确B错误文件完整性检查系统保存有每个文件的数字文摘数据库,每次检查时,它重新计算文件的数字文摘并将它与数据库中的值相比较。
AA正确B错误TCP/IP协议不提供安全保证,网络协议的开放性方便了网络互连,同时也为非法入侵者提供了方便。
AA正确B错误由于因特网连接基于主机上社团的彼此信任,因而病毒只要侵入一个社团,其他就可能受到攻击。
AA正确计算机感染上病毒后,一定会使部分文件或全部数据丢失,甚至造成计算机主板等部件的损坏。
BA正确B错误信息技术已经已经在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和整个社会居于重要地位。
AA正确B错误电子设备处在高频工作状态下,会向外辐射电磁波。
AA正确B错误计算机在工作时,其处理的信息能沿着其电源线和通信线路进行传播发射。
AA正确B错误涉密信息系统的机房设备和终端应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做到防火、防水、防震、防爆炸。
A正确B错误各部门单位的保密工作机构要负责本系统、所属一级单位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微机维修、淘汰的管理工作。
BA正确B错误给一些系统文件改名或扩展名可以使计算机病毒搜索不到这些系统文件。
AB错误防火墙不能防止数据驱动型攻击。
AA正确B错误数据存储加密技术可分为密文存储和存取控制两种。
AA正确B错误密码是保密与窃密的主要对象。
BA正确B错误利用WindowsUpdate功能打全系统补丁,可以避免病毒从网页木马的方式入侵到系统中A A正确B错误按照寄生方式病毒可以分为引导型病毒、复合型病毒和文件型病毒。
AA正确B错误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的因素很多,综合起来包括偶发因素、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
AA正确B错误物理安全主要包括机房安全、通信线路安全、设备安全和电源安全。
AA正确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的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包含系统的硬件安全。
BA正确B错误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
AA正确B错误入侵者进入网络系统,也需要利用网络分析工具实时窃取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获得主机系统网络设备的超级用户口令。
AA正确B错误因特网连接基于主机上社团是彼此独立的,如果一个社团被入侵,其他社团会自动形成自我防御系统。
BA正确B错误只要是在经过了保密部门审查认可的计算机网络上,利用电子邮件、远程登录等5大功能传递、交流信息就是安全的。
BA正确B错误自然灾害及环境(温度、湿度、振动、冲击、污染)也会对计算机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AA正确B错误黑客进行攻击的首选目标是网络软件的漏洞。
AA正确B错误计算机感染上病毒后,只会使系统上作效率下降,或造成系统死机或毁坏,使部分文件或全部数据丢失,并不会造成计算机主板等部件的损坏BA正确B错误由于电子邮件地址的“公开性”,有些人可以把自己的电子邮件强行“推入”别人的电子邮箱。
AA正确B错误现代战争中,攻破敌人的连接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和整个社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变得愈发重要。
AA正确B错误利用病毒技术用为信息战中的隐型武器,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公开的秘密。
AA正确B错误传导泄漏是计算机特有的一种现象,其他电子设备没有。
AA正确B错误传导泄露是指电子设备处在高频工作状态下,会向外传导电磁波。
BB错误经过身份鉴别进入涉密信息系统的合法用户,需要对其访问系统资源的权限进行限制。
A A正确B错误审计日志应具有保密性和完整性。
AA正确B错误定期升级操作系统有利于计算机的管理和保护。
AA正确B错误只要设置了计算机的开机口令,计算机就是安全的。
BA正确B错误处理绝密级国家秘密的个人计算机可以与互联网相连接BA正确B错误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个人计算机在淘汰时必须交由保密部门指定的单位负责。
AA正确B错误防火墙能够防止内部的攻击行为。
BA正确电子邮件的附件中带有的病毒也会入侵计算机系统。
AA正确B错误防火墙不能防止感染了病毒的软件或文件的传输,一般只能在每台主机上装反病毒软件来实现这个目的。
AA正确B错误数据传输加密技术中的线路加密侧重在线路上而不考虑信源与信宿,是对保密信息通过各线路采用不同的加密密钥提供安全保护AA正确B错误数据加密在许多场合集中表现为密钥的应用,因此密钥往往是保密与窃密的主要对象。
A A正确B错误上网浏览时一定要开启杀毒软件的实时监控功能,以免遭到病毒侵害。
AA正确B错误计算机上的应用软件应该及时更新,以防止黑客利用旧版软件的漏洞入侵计算机。
AA正确B错误安全审计是模拟社会检察机构在信息系统中用来监视、记录和控制用户活动的一种机制。
AA正确B错误NIDS的中文含义是(A)。
A网络入侵检测系统B信息保护系统C网络信息加密技术当计算机上发现病毒时,最彻底的清除方法为(A)。
A格式化硬盘B用防病毒软件清除病毒C删除感染病毒的文件入侵检测的目的是(B)。
A实现内外网隔离与访问控制B提供实时的检测及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组织黑客的入侵C记录用户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所有活动的过程下列关于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论述,错误的是(B)。
A一份好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不仅要考虑到技术,还要考虑到策略和管理B确保网络的绝对安全是制定一个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首要条件C良好的系统管理有助于增强系统的安全性以下哪项不属于网络系统的不安全因素。
DA协议的开放性B因特网主机上有不安全业务C因特网连接基于主机上社团的彼此信任D网络的多主体参与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一个智能的机器,不易受自然灾害及环境的影响。
B网络软件没有缺陷和漏洞,不容易受到攻击。
C间谍软件的主要功能室取系统或是用户信息。
以下哪项不属于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A在因特网和公共信息网上传播B通过软盘和光盘传播C通过网线传播D靠计算机硬件(带病毒的芯片)传播我国用于保密检查的视频接收设备,最远可在()米处还原微机显示器的辐射信息。
A 90B 75C 100下列哪项不属于目前磁介质存储信息存在的泄密隐患?A在操作系统中,简单的“删除”命令,只是删掉文件名,并没有清除磁盘上的文件信息,通过文件恢复工具就可以找到文件内容。
B磁介质具有剩磁效应,即一般“格式化”或覆盖写入其他信息后,通过专有技术设备,仍可以将原涉密信息复原出来。
C普通用户对报废磁介质的处理,可以运用可靠的消磁手段。
单位的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的机房要分别建设,相互物理隔离。
隔离距离要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相关规定。
A BMB7B BMB5C BMA5非法接收者在截获密文后试图从中分析出明文的过程称为()。
A破译B解密C加密Packet Filtering 的中文含义是()。
A数据包过滤B网络地址转换C信息防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政务内、外网同时建设,可实行双布线,政务外网的布线可以使用普通电缆或双绞线B对已建网络要改造成政务内、外网两个网络、单布线不可改变时,可以采用安装安全隔离集线器的办法,使客户端微机不能同时与内、外网相通C政务外网的建设应采用双线隔离的方式,以保证其安全性能确认下列关于客户端的物理隔离,说法正确的是()。
A安装双主板、双硬盘的微机(如浪潮金盾安全电脑)B对原的微机进行物理隔离改造,增中两块硬盘(如中孚隔离卡)C对客户端微机只增加一块双硬盘隔离卡等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涉密信息系统中身份鉴别一般采用的方法。
A设置口令字B采用智能卡和口令字相结合的方式C输入四位数的数字密码D用人的生物特征等强认证措施,如指纹、视网膜等对客户端微机只增加一块双硬盘隔离卡等系统安全控制的第三道防线是()。
A身份鉴别B数据存储加密C物理隔离设置CMOS开机口令(密码)的正确顺序是()。
A首先按〈DEL〉键进入CMOS设置,选择“Password”或“Security”项,输入所设置的口令,然后进入CMOS设置的“Advanced”项,将“Password-Check”项改为“Always”B首先按〈ALT〉键进入CMOS设置,选择“Password”或“Security”项,输入所设置的口令,然后进入CMOS设置的“Advanced”项,将“Password-Check”项改为“Always”C首先按〈SHIFT〉键进入CMOS设置,选择“Password”或“Security”项,输入所设置的口令,然后进入CMOS设置的“Advanced”项,将“Password-Check”项改为“Always”为了提高口令的抗破译性,根据国家保密技术规范的要求,输入的口令长度应是()位以上,同时要保证口令的秘密性。
A 4B 6C 8为了提高口令的抗破译性,根据国家保密技术规范的要求,输入的口令应当是数据、字符、字母等()种以上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