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几减7、6》教学设计教学教材

《十几减7、6》教学设计教学教材

《十几减7、6》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4页例3及相应练习的内容。

【教材分析】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

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例3通过“学生观鱼图”,从不同角度引出13—7、13—6两个算式,教学十几减7、6。

教材中呈现了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计算的过程,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只不过“破十法”不再呈现直观图,而是让学生以已有的操作经验为基础,通过对数据的观察,直接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帮助学生逐步实现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想加算减法”则利用前面一图三式(四式)中的直观图,将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知道用一个加法算式能完成两道减法算式的计算,体现了“想加算减法”的方便、快捷,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十几减7、6。

2、技能目标: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十几减7、6。

教学难点:亲历探究过程,理解“十几减7、6”的算理算法。

突破重难点设想:通过自主尝试、小组讨论、课件、投影来突破重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1
2
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汇报a. 把13分成10和3,
10-6=4,4+3=7。

b. 7+6=13,13-6=7。

c. 把6分成3和3,
13 – 3 = 10 10 – 3 = 7
探究活动(三):观察比较,感受“想加算减法”的简捷性。

(1)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哪一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
(2)小结:
“破十法”和“连减”都要两步算式,“想加算减法”只需一步算式,且两个不同的减法算式用的是同一个加法算式,所以“想加算减法”简便。

独立思考
交流算法
观察比较
寻找规律
由,更灵活,大
大拓宽了学生
的思路,同时使
学生充分体会
“合作”意义
之所在。

尝试练习
在生动的情境
中自然进行,不
仅巩固了多种
算法,同时使学
生有意识的对
算法进行了对
比和选择。

三、启思导疑
1、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十几减7、6,有哪几种计
算方法?
总结:在计算时,可以用“破十法”、“想加算减法”、“连减”的方法。

2、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说一说
明确:在以后的口算中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计算。

引导小结方

选择喜欢的
方法说一说
旨在引导学
生对多种方法
进行回顾、比
较,在思考后能
用自己喜欢的
方法进行计算,
尊重学生的自
主选择。

四、实践应用
1、摆摆,说说,算算。

2、算一算。

8 + 9 = 9 + 6 = 7 + 9 = 17–8 = 15–9 = 16–7 =
17–9 = 15–6 = 16–9 = 3、用自己喜欢
的方法计算
开火车
仔细观察
巩固应用
算法。

训练题突
出针对性、层次
性、实践性、开
放性,训练学生
思维的灵活性。

形式多样、层次
不同的练习题,
既巩固了所学
3
4、看图提问并解答。

每人要跳15个,
5、填数。

列式计算
看图提问
列式解答
内容,又培养学
生解决问题的
能力。

以此题作为
拓展内容,一来
巩固所学知识,
二者拓展思维,
激发学习数学
的兴趣。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回顾小结
汇报收获
自我评价
回顾整理,总结
提升,帮助学生
总结方法提高
技能。

板书设计十几减7、6
13 – 7 = 6 13 – 6 = 7
方法1:想:10 – 7 = 3 10 – 6 = 4
3 + 3 = 6
4 + 3 = 7 (“破十法”)
方法2:因为7 + 6 = 13,所以13 – 7 = 6,13 – 6 = 7。

(“想加算减法”)方法3:13 – 3 = 10 13 – 3 = 10
10 – 4 = 6 10 – 3 = 7 (连减)
教学反思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