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与$I度计专题复习:热现象基础大盘点------ 知识点扫描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冷热程度是一个比较含糊的说法,因人的感觉不同而有差异,常常是不准确的。
要准确地测量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液体温度计的主要部分是-根内径很细且均匀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是一•个玻璃泡,在管和泡里盛适量的液体(水银、酒精或煤油等)O当温度变化时•,由于热胀冷缩,管内液面的位置就随着改变,从液面稳定后到达的刻度就可以读出温度值。
2.摄氏温度是瑞典科学家摄尔•西乌斯首先制定的。
他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摄氏度用符号°C来表示,在(TC以下和100°C以上的温度用1°C间隔的同样大小向外扩展。
摄氏温度用符号t表示。
在0°C以下的温度写法、读法要特别注意。
东北地区十一月份的平均气温记作“ 一18°C ",应读作“零下18摄氏度”或“负18摄氏度”,而不能读作“摄氏18度”,书写时不要漏掉字母C左上角的小圆圈。
3.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比较项目摄氏温度热力学温度规定方法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绝对零度(一273P)为起点单位摄氏度(P)开尔文(K)联系每1分度的大小相等T=t+273K4.实验用温度计因为在做实验时需要测量的温度变化范围比较大,所以实验用温度计的刻度范围是一20°C到110°0\最小刻度值是1°C。
温度计中红色的液柱是酒精。
酒精在一117°C才会凝结,就是在地球上温度最低的南极洲,酒精温度计也能用。
5.体温计玻璃管中装的液体是水银,它的刻度范围是35°C到42°C,最小刻度值是o. i°Co从构造上来看,体温计盛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做得非常细的缩口,测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缩口升到上面玻璃管里,读数时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处断开。
6.实验室温度计与体温计的比较7.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温度计前,首先要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也就是认清温度计上每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2)在测量前要先估计被测物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3)测量时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可以竖直放置,也可以斜着放置;(4)记录时应待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即在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同时,视线必须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5)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被测量的液体的数量不能太少,起码要能够全部淹没温度计的玻璃泡为好,而且要用搅拌棒(不可用温度计代替搅拌棒)将液体搅拌搅拌,使整个液体各处的温度均匀后再测量;(6)有些温度计的横截面制成三角形,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起放大作用(如体温计),因此在读数时,要转动温度计到读数最清楚的位置再读。
1.状态变化常见的物质存在有三种状态:固体、液体、气体。
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不易压缩),而没有一定的形状(容易流动);气体既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能自发地充满整个容器。
物质处于何种状态,跟温度有关。
温度改变时•,物质可以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状态变化。
2.焰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
不同的物质在熔化时,表现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一类物质在熔化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直到由固态全部熔化为液态,温度才上升,这样固体称之为晶体。
另-•类物质在熔化时,没有一•定不变的温度,在吸热后先变软,再变稀,最后全部变为液态,这类物质称之为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在于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凝固与熔化是相逆的过程。
液态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焰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一般是不相同的。
(1)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温度(C)时间(min )图1物理学中常用图像来描述物质的熔化和凝固。
如图1所示是泰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由图可知:A点开始计时,蔡的温度为50°C, AB段蔡吸热升温;B点表示t = 5min时蔡的温度为80°C,此时蔡仍全部处于固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蔡不断吸收热量,蔡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蔡的熔化,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蔡的熔点是80°C\ BC段与时间轴平行,到C点金部熔化成液态。
此后,蔡继续吸热升温,如CD段所示。
从图像看出,B点是80°C固态的票,C点是80°C液态的禁,BC之间是80°C固液共存状态的蔡。
如果从D点起停止加热后,液态荼温度不断降低。
汽降到E点(80 °C)时,开始凝固,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但温度仍保持80°C不变,直到F 点全部凝固。
以后,因态蔡放热,温度才开始下降,即图线中FG段。
(2)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如图2 所示)。
凝固时放热,温度不断下降(如图3所示)温度(附)图2图33.会看焰点表如在标准大气压-卜,固态水银的熔点是一38. 8°C,即液态水银的凝固点是一38.8°C,这意味着在低于一38. 8°C的环境中,水银会凝固成固态,水银温度计将不能使用,而酒精的凝固点是一U7°C,所以在很冷的北方测气温不能选择水银温度计,可以选用酒精温度计。
三蒸发1.汽化与液化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汽化需吸热,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液化时会放热。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低蒸发越慢。
同样湿的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在树阴下干得慢。
(2)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小蒸发越慢。
同样多的水,装在盘子里干得快,装在瓶子里干得慢。
(3)液面上的空气流动。
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慢蒸发越慢。
同样湿的鞋子在通风的地方干得快,在没风的地方干得慢。
3.蒸发吸热(致冷)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的物体(或自身)中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或自身)的温度降低,因此蒸发有致冷作用。
家用电冰箱,利用进入冷冻室细管中的氟利昂迅速蒸发吸热,从而达到致冷的目的。
%1.沸腾1.沸腾沸腾是汽化的一种方式,它是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在实验中,可以发现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相同。
2.液体沸腾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液体的温度要达到沸点,二是需要吸热。
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液体才能沸腾。
如果液体温度达到沸点而不能继续吸热,那么液体也不会沸腾。
3.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1)相同点:蒸发与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
(2)不同点:①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而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③液体蒸发时需吸收热量,温度可能降低;而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④蒸发吸收的热量主要来自液体本身,所以蒸发有致冷作用,而沸腾需要的热量从外界热源获得。
4.摄氏温度规定沸点的温度是100°C,这是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沸点。
实验时所测水的沸点有时并不是100°C,常是因为当时的气压不是1个标准大气压(通常情况下的大气压比标准大气压低一些),还可能是因为水中有杂质、实验时存在误差等原因。
包括水在内的一切液体的沸点都和气压有关。
%1.液化1.液化和汽化是两个相反的过程,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
例如水蒸气变成水就是液化现象。
2.液化的两种方法:一是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二是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注意:有些气体液化时必须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才能达到液化的目的。
3.气体液化时要放热为什么被io(rc的水蒸气烫伤比被ioo°c的水烫伤厉害?因为io(rc的水蒸气遇到皮肤时,先要液化成ioo°c的水,然后继续降温放热。
由于在前一•个液化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它比被ioo°c的水烫伤要厉害。
%1.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升华过程中要吸热,这就说明升华吸热可以致冷。
如冰冻的衣服在o°c以下也会干,是因为冰直接升华变成了水蒸气,放在衣箱内的樟脑丸会渐渐变小甚至消失,是因为升华变成了气体。
生活中常用升华吸热的现象得到低温,例如:常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的升华吸热来冷藏食物。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凝华过程中要放热。
冬天的早晨教室玻璃窗上会出现一层冰霜,是因为室内水蒸气遇冷凝华产生的。
3.注意区分“凝固、凝结、凝华”三个词的含意:水变成冰是凝固现象,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要放出热量。
水蒸气变成水,有人也说水蒸气凝结成水,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要放出热量。
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是凝华现象,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也要放出热量。
更上一层楼------- 典型例题剖析例1.下列有关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感觉较热的物体,温度一定高;B.温度的单位就是“度”;C.温度反映的是物体的冷热程度;D.以上说法都正确。
分析:我们通过学习知道,温度的高低只凭感觉来判断是不可靠的,所以选项A错误;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而不是“度”,所以选项B也错误;选项C是温度的定义的变式,所以正确;选项D显然错误。
故答案选C。
例2.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图4所示的做法中,正确的是()图4分析:此类试题主要考查我们正确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的问题。
我们要知道常用的温度计使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②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③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即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但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④混度计接触被测物体后要稍等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⑤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跟被测物体接触,切不可脱离被测物体,同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所以,A图中温度计接触了容器底部,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B图中温度计接触了容器壁,B选项是错误的;C图中玻璃泡未浸入液体,所以选项C也是错误的;D图中温度计是倾斜的,参照上面的要求,是可以的,但读数时要注意,视线一定与温度计中的液柱的凹面相平,选项D正确,故答案选择Do例3.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铁固态氢B C D焰点/C-38.81064108315353410-259据此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B.由于液态氢的沸点是一253°C,所以在零下255°C时,氢是液态;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C的气温;D.用钙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