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的生理

微生物的生理


• 提问:人工投加光合
细菌(PSB,红螺菌) 有利于水产养殖,原 因? • 迅速转化毒物(水族 排泄物被细菌分解后 的氨、有机酸)为高 蛋白的菌体,作为鱼 的饲料,且不消耗氧 ; • 优势生长时能抑制水 族病原菌的生长
(三)氮源
• 哪些物质可作为细菌的氮源? • 有机氮(氨基酸和蛋白质)、无机氮( N2、 NH3、 铵盐、硝酸盐)等。 • 实验室中有机氮源——蛋白胨
70%~90%水
90%有机物
细菌化学成分示意图
一、细菌营养物及营养类型
• 传统上根据功能不同对营养物归类
• 水、无机盐和碳源、氮源、能源、生 长因子等。
• (一)水
• 提问:水对细菌有哪些作用?
• 1)溶剂作用
• 2)运输物质的载体
• 3)参与生化反应(如脱水、加水反应)
(二)碳源和能源
• 1)碳源
(2)从km可判断酶的专一性和天然底物。 Km最小的底物,通 常就是该酶的最适底物,也就是天然底物。

底物影响酶反应速度的方程表达式—— 污染物生物降解速度方程 劳伦斯方程 微生物生长速度的方程 莫氏方程
米氏方

• • • • • 微生物比增长速度 v——反应速度; V——最大反应速度; 最大比增长速度 S——底物浓度; Km——米氏常数 Ks-微生物与底物亲和的大小
•琼脂主要成份—半乳聚糖,
分子量大,呈网状粘着力强,溶 解分散(温度为96℃以上) • 石花菜(红藻)→琼脂
琼脂特性
C.多数微生物在琼脂培养基
表面生长并形成独立菌落; • A.不能被绝大多数微生 物利用、分解液化; • 提问:有什么好处?
提问:有何好处?
易于纯化分离
• 不作为额外碳源,干
扰试验,保持固体特
蛋白胨 pH
7.2~7.4
• 牛肉膏——瘦牛肉经过 加热浓缩抽提的膏状物
(主要作碳源)
• 蛋白胨——动植物蛋白(大豆或动物骨粉等)经初步酶 解形成的短肽(主要作氮源)
• 类似物如酵母膏、麦芽汁、土壤浸出液、牛奶、玉米粉 • 优点——营养丰富、配制容易 • 缺点?
• 质量不稳定、选择性差;
• 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注意 • 1. 营养要求小范围可改变 • 指细菌对碳源等的种类、数量一定程度上可驯化适 应(酶的诱导、易变异)
• 2. “营养要平衡”,存在一定比例搭配的现象
• 主要是指碳氮磷的比例关系,通常称碳氮磷比。
• 根瘤菌要求碳氮比为11.5:1
• 土壤中微生物混合群体要求碳氮比为25:1 • 污(废)水生物处理中好氧微生物群体(活性污泥) 要求为BOD5:N:P=100:5:1
• !学会养细菌
酶 及 其 作 用
• 酶是生物催化剂,酶制剂已经开始应用于三废治 理
• 各种生物包括细菌细胞内几乎所有生化反应都需要酶的 催化。作为生物催化剂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温和的 催化条件等优点,同时由于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 而也有容易失活的缺点。
•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根据化学组成可以把酶分为简单酶 (单成分酶)、结合酶(全酶);根据结构的不同酶可以 分为单体酶、聚合酶;根据存在位臵的不同酶又有胞内酶 和胞外酶之分,根据催化反应性质的不同,酶分为水解酶、 氧化还原酶、转移酶、异构化酶、裂解酶、合成酶等。
• 厌氧生物处理中的厌氧微生物群体要求BOD5:N: P=350~500:5:1
• 为了保证污(废)水(有机固体废物)生物处理 要按碳氮磷比配给营养 。
• 城市生活污水不存在营养不足的问题。但有的工 业废水缺某种营养,当营养量不足时,应供给或 补足。 • 如酒精废水缺 ? ; N、P
• 洗涤剂废水 • 炼油废水 ? ?
设 km=
———
k1
k2 + k3
v =——————
km + [S]
Vmax · [S]
(km>>[S],v = k[S]; km <<[S],v = Vmax)
3. 米氏常数的意义
km= [S]
则: v = Vmax/2
意义:
(1) km是酶的一个基本的特征常数。其大小与酶的浓度无关, 而与具体的底物有关,且随着温度、pH和离子强度而改变。
• 绝大多数能, “能吃苦也能享福”,优先利
用; • 又根据能源不同 • 又分为光能自养型细菌和化能自养型细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光能自养细菌(无氧有光)
• 只有紫硫细菌和绿硫细菌
较洁净的光照池塘无氧臭(H2S) 区

紫硫、绿硫细菌代谢方式
• 光照 [CH2O](糖) + H2O + 2S↓ • CO2 + H2S →
② 有机营养细菌(异养菌)
• 有机(异养)——以有机物为碳源
• 提问:自养、异养菌哪种繁殖快? • “吃砖头和吃粮食的区别”
• 异养菌是有机污水处理的主角
•根据能源的不同
(1)光能异养与化能异养
. Ⅰ化能异养菌
• 以有机物作为碳源和能源的细菌。
• 绝大多数的细菌都属于化能异养菌。
• Ⅱ. 光能异养细菌(无氧有光)
(五)生长因子
• ——必需,但不能自身合成的有机物
• 种类:嘌呤、嘧啶类、维生素类 • 作用:? • 嘌呤和嘧啶参与合成核酸和辅酶; 维生素, 重要辅酶 • 多数细菌不存在生长因子问题。
• 只有少数细菌需要外界提供现成的生长因子,才 能生长,如乳酸菌需要多种维生素,因此只能生 活在这些物质供应充足的环境,如牛奶中、肠道。
• • 光能+色素 有机物 + CO2 → 菌体 [CH2O]
• 小分子有机物碳源 • 主要指红螺菌(有氧无光时可化能异养生存) • 提问:在污水处理中的优势是什么?
•不受氧气限制,尤其适于高浓度有机废水(食品 行业)的高效处理(*红螺菌用于污水处理现状如 何?)
问题:与水分离困难,光照问题
——嗜盐红螺菌大量滋生时的红盐田
微 生 物 的 生 理
生理
• 生理——生命活动机理
• 生命活动——营养、呼吸
• 营养物及其获取方式——营养
• 营养物质的代谢 ——呼吸
• 营养物的种类、用途及营养物的吸收方式
• 水、盐、“粮食” • 异养-自养;吸收方式—四种 (酶起主要作用)
• 如何代谢?不同代谢类型的细菌分类
• 光能—化能;好氧—厌氧; (酶起主要作用)
VS S Ks m K
Km大小反映了酶与底物亲合力的大小。 •若 •v——总污染物微生物降解速度;
•V—(KX)—最大速度;
•X—微生物浓度
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 • 提问:如何知道细菌所需的营养物种类呢? • 单因子或复合因子培养试验、由细胞化学组成进行推 断。
10%~20%干物质 10%无机盐
• 提问:哪些物质可以产生化 学能?
• 有机碳源
• 所有细菌细胞内能 量传递体都是ATP • 营养型细菌分类 • 根据碳源不同 • 分为无机营养—— 有机营养 • (或自养——异养)
• 特殊的无机物(如S、Fe)
• 提问:什么样的细菌利用光 能? • 含有光合色素
① 无机营养细菌(自养菌)
• 无机(自养)—CO2、CO和CO32• 提问:能否也利用有机物呢?
• 酶的活力大小用酶所催化反应的反应速度来表示,影响酶 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 、 、 、 、 、 等。 • 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pH、抑制剂、激活剂等。
酶活力的测定
——酶活力是指酶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能力。 酶(活力)单位: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量 的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U/g,U/ml) 在标准反应条件(25℃)下,每分钟内催化一微摩尔底 物的酶量定为一个酶活力单位,即 1IU=1μmol/min 催量:在最适条件下,每秒钟内使一摩尔底物转化的酶 量定为1kat单位,即 1kat=1mol/s
• 供碳元素来源的物质 • 细菌细胞中的碳素含量占
• 种类?
• 有机物、无机碳化合物 • 随细菌不同,各有偏好 • 细菌最喜好的碳源是?
干物质质量的50%左右。 细菌对碳素的需求量最大。
• 碳源作用— • 细胞的碳骨架、大多还是 能源物质。
•糖
• 尤其是葡萄糖及其多糖
2)能源
• 细菌的能源种类
• 化学能、光能
1kat = 6×107IU
比活力 = 活力单位数/ 毫克蛋白(氮)
酶促反应动力学
1. 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Vmax
零级反应 v = k [E]
v
一级反应 v = k [S]
[S]
用中间产物学说解释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关系曲线的二相现象:
k1 k3 S + E ES E+P k2 当底物浓度很低时,有多余的酶没与底物结合,随着底 物浓度的增加,中间络合物的浓度不断增高。 当底物浓度较高时,溶液中的酶全部与底物结合成中间产 物,虽增加底物浓度也不会有更多的中间产物生成。 2. 米氏方程式(Michaelis-Menten equation)
缺N P过剩
N、P
留意!
• 但如果工业废水不缺营养,就切勿盲目补充! • 提问:为什么? • 过犹不及——“娇惯”
• 细菌往往先利用这类现成的容易被吸收、利用的有机物质, 而不再利用工业废水中难以吸收、利用的有机物,从而导 致细菌分解特殊有机物的能力下降
• 学以致用——养细菌
二.培养基 ———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
• 种类:硫细菌(硫化细菌和硫磺细菌)、(亚)硝
化细菌及铁细菌、氢细菌。
• 例如,亚硝化细菌进行有机物合成反应如下 • 2NH3 + 2O2 HNO2 + 4 H + 619千焦耳 • ATP • CO2 + 4 H [CH2O] + H2 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