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杂志“健身”栏目对身体的表现研究——以《健与美》和《时尚健康》为例邰小丽一、研究源起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一个基本事实是:我们的存在与身体息息相关。
在西方主流社会学中,身体这一现象曾经长久地被人们所忽视,而从上世纪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进入消费社会以后,当代的社会理论家如福柯、鲍德里亚等开始对身体给予了超乎以往的重视,福柯认为,现代社会需要对身体进行有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因此导致新的权力模式,即“生命权力(bio-power)”。
鲍德里亚则认为,现代社会“把身体当作一座有待开发的矿藏一样进行‘温柔地’开发以使它在时尚市场上表现出幸福、健康、美丽、得意动物性的可见符号……”。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媒介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以及全球化影响带来的西方消费文化的广泛传播,中国大中城市开始在消费观念、行为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了消费社会的基本特征。
各种各样的时尚大众化报纸杂志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身体意像,使得身体的消费价值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
多数学者对时尚大众化报纸杂志的分析基本上都遵循批判式的分析模式,如戴锦华、孟繁华以时尚杂志为研究对象,认为它们的出现膨胀了大众的消费欲望。
应该说,文化批评是目前较为主流也较为深入的一种研究视角,但其明显不足在于缺乏系统、深入的媒介文本分析,仅停留于对媒介传播做出笼统的、泛化的结论。
虽然文化批评取向的研究路径有一针见血之长,但没有大量的文本分析,仍觉说服力不足。
本研究即试图从对具体媒介文本的解读入手, 采用以量化研究为主的方法。
论文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在广受批评的时尚大众化报纸杂志中,媒体是怎样表现身体的?身体是完全被纳入到消费计划和消费目的,沦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奴隶?本论文将对身体的研究集中在“健身”的范畴,既是因为体育健身作为身体最直接的文化表现形式,它与身体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同时也鉴于以下的社会背景:中共中央2002年8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事业”,党的十六大把全民健身体系纳入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提倡全民健身的今天,大众传媒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在人们获取健身信息和对待健身的态度上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健身信息传播中,媒体怎样表现身体?时尚杂志在中国的创刊已成为消费文化在中国兴起的信号,因此笔者选择《时尚》系列刊物之一《时尚健康》(《时尚健康》2003年改为半月刊,《时尚健康·女士》和《时尚健康·男士》每月各出一期。
)作为研究对象。
同时由于本论文将对身体的研究集中在“健身”的范畴,因此将中国创刊最早的专业健身杂志《健与美》(创刊于1980年)列为研究对象。
由于媒体要求保持风格的一贯性,本研究进一步将研究对象限定在对2007年第9、10和11期《时尚健康》和《健与美》杂志中的“健身”栏目进行了对比分析。
研究者将3期《健与美》“健身现在时”栏目文章全部入样,共55篇文章;《时尚健康·女士》“美容·健身”栏目每期2篇文章,3期6篇文章入样;3期《时尚健康·男士》“运动·健身”栏目文章全部入样,共21篇文章。
以文章为分析单元, 本研究共抽取文章82篇。
二、研究发现1、在杂志文章出现的各类健身项目中,《健与美》出现的健身项目是人们比较熟悉的,诸如跑步、仰卧起坐、哑铃、健身球、举重和瑜伽。
而《时尚健康》中出现的健身项目除了人们比较熟悉的,还有大量的健身项目是一般老百姓不太熟悉的,如跑酷,据杂志介绍其2002年开始在英国盛行,随后才受到中国年轻一族的追捧。
《时尚健康》出现的健身项目还有一些是建立在高消费之上的如帆船、动力伞和高尔夫。
如表1所示《时尚健康·女士》虽也有介绍正确健身方法的文章,但杂志大量的文章主要还是针对女性身体的胸部、腹部、腰部和臀部进行有针对性训练的内容,此研究入样的6篇文章有3篇是“臀部塑形,怎么翘都不够”、“弹弹球打造今秋小蛮‘腰’”和“美胸up up 小腹down down”。
从文章标题就可以看出,杂志刻意强调女性身体的胸部、腹部、腰部和臀部。
与《时尚健康·女士》相比,《时尚健康·男士》介绍正确健身方法的文章比例要高一些。
而《健与美》着重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健身观念,掌握正确健身方法的文章比例达63.6%。
表1《时尚健康》、《健与美》介绍健身常识和正确健身方法的文章比例2、如表2所显示在对健身目的的描述上,《时尚健康·女士》对健身目的的描述主要是减肥和改善体形体态,就如杂志2007年第9期《9个建议帮你运动成自然》文章所说,为什么运动?“运动可以让我们抵抗衰老,消耗卡路里,减肥,塑身,出汗、排毒,美肤养颜……”。
《健与美》对健身目的的描述着重是使人通过健身达到强壮体魄、防病治病的目的,一如2007年11月杂志《健身有“礼”》中所描述的,健身可以“增强体能”、“舒缓心理压力”、“健脑增智”、“心血管更加健康”和“增强抗御疾病的能力”。
表2 《时尚健康》、《健与美》文章健身目的出现次数与杂志文章总数的比例(单位:%)三、研究结果1、《时尚健康》明显呈现出对身体的消费特色《时尚健康·男士》在介绍正确健身方法的文章比例比较高,文章有类似“标准跑酷训练动作”、“健身房新鲜玩法”这样对身体锻炼进行具体指导的内容,但《时尚健康》中出现的健身项目大多是一般老百姓所不太熟悉的或缺少经济实力去进行锻炼的,有时甚至是不太能接受的,因此杂志介绍正确健身方法的文章针对的只能是有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的群体。
如杂志在《跑酷—飞跃城市的G点》(《时尚健康·男士》2007年第9期)介绍跑酷时所说:“也许十年、二十年之后,它才能真正地被人们所接受”。
同时类似《跑酷—飞跃城市的G点》这样的文章与其说是使人们掌握正确健身方法的文章,不如说它在“健身”这个体育项目上负载了很多其他东西,正如文章中所说进行跑酷“是一种真正自我价值的现实认可”。
《9个建议帮你运动成自然》(《时尚健康·女士》2007年第9期)这篇文章对运动健身动机的概括是这样的:“运动可以让我们更成功,很多成功人士都有运动习惯,在社交场合也更受欢迎;运动可以让我们更健康,它几乎就是一种免费治疗和调养身体的方法;运动可以让我们抵抗衰老,消耗卡路里,减肥,塑身,出汗、排毒,美肤养颜……”,这段话可以说很好地诠释了《时尚健康》对健身的认识:健身运动除了可以强壮体魄、防病治病,减肥和改善体形体态,使人更美丽,同时健身也是获得信心甚至获得成功的手段。
也就是说杂志使“健身”这个体育项目负载了很多它本不应该负载的东西。
类似的描述在杂志文章中还有很多,在这里杂志将身体与自信和快乐更多地联系在一起,从如果有好身材将获得信心和好心情的描述比比皆是。
杂志中充斥大量商品广告信息,消费主题出现频率较高,健身变成和服饰、美容、饮食、行为和存在方式等各方面一样对身体进行形塑的手段,此时身体变成了必须根据某些美学理想来进行监护和规训之物,然而身体的塑造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如何才能符合时尚标准”成为当代人普遍具有的一种焦虑,这种焦虑让人被迫持续监视自己身体的不完美性,按照消费文化中不断变化的理想身体模式严格地控制和规划自己的身体,尽量缩短自己与时尚的差距,无尽的消费激情被激发起来,按照杂志中提供的健身手段来塑造理想的身躯。
如上分析《时尚健康》在身体之上负载了除健康和健美之外的其它因素,但《时尚健康》在引导人们认识最新的健身项目上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在《时尚健康》入样的文章中诸如《轻便式运动,打造私人版‘绿色奥运’》、《9个建议让运动成自然》这样的文章还是有助于人们树立科学的健身态度的。
2、《健与美》侧重通过运动的方式引导人认知身体,使身体朝着健康、健美的方向发展在《健与美》杂志中,着重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健身观念,掌握正确健身方法的文章比例高达63.6%,在这些文章中,杂志根据人体的发展规律,通过对大家所熟悉的健身项目从专业健身角度进行具体分析,以达到强健体魄、塑造自身协调和谐的形体美以及防病治病的目的。
可以说杂志在通过运动的方式引导人认知身体,使身体朝着健康、健美的方向发展功不可没。
但纵观整本杂志,类似2007年11期《诠译完美车模身材》、《好莱坞性感身材10大秘密》、《牛仔女郎塑身50计》、《普拉提臀腿‘缩水’操》和《罗尼·罗克尔:德国钢铁男人》这样的文章在杂志中也不少。
在这些文章中大量明星模特对健身进行具体的“言传”和“身教”,“言传”就是对男性和女性的美体塑身进行指导和建议,“身教”就是在健身锻炼上作为大众的榜样,给大众以引导,所有这一切就是要使读者越来越相信躯体的特征是可塑的,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特定的、自己想要的外形。
在这里身体也被套上卫生保健学和营养学的光环,时时萦绕在人们心头的是对青春、美貌、阳刚∕阴柔之气的追求,对自身躯体给予更多的维护与美化。
四、结语本文以《健与美》和《时尚健康》“健身”栏目为例,只是对《健与美》和《时尚健康》有关健身传播对身体表现的分析和研究,并不能完全概括当前杂志有关健身传播对身体表现的全貌,因此有关此问题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同时本研究只以三期杂志“健身”栏目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时虽然也对这几期之外的其它期和整本杂志有所关照,但毕竟没有详细的关于两份杂志自创刊以来的所有杂志的定量分析,从这个角度来说此研究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就以上定量分析来说,《健与美》和《时尚健康》虽然不同程度的呈现出对身体的消费特色,但杂志在培养人们的健康意识、通过参加体育健身运动使身体朝着健康、健美的方向发展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正面导向作用的。
北京奥运会虽已结束,但还是希望我们的媒介借这次举国上下关注体育的机会,大力提倡、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真正通过运动使身心健康,而不要在身体健康之上附加过多的东西,让全民健身活动真正深入社会、真正走进家庭,成为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邮编: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