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建高层建筑火灾引发原因与预防

在建高层建筑火灾引发原因与预防


【关键词】 在建高层建筑; 火灾发生原因; 预防扑救对策 【作者单位】 张岩, 石家庄市公安消防支队六中队
一、 在建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及原因 纵观近年来发生在国内外的高层建筑火灾 , 其中在建工 程显然居多。究其原因, 主要是在建高层建筑工程既具有高 更具有在建工程的特殊 层建筑固有的火灾危险性和特点 , 性, 二者叠加, 形成了在建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几率大 、 扑救更 难的特点, 归纳起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一) 在建工程普遍存在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 , 从业人员 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的现象 。 由于建筑工程建设单位组织的 施工单位和监理部门大多是临时机构 , 工地施工 管理机构、 由此必然是临时思想严重 , 制度不健 人员更是临时工居多, 全, 安全常识缺乏, 必然导致日常管理不到位 、 火灾预防意识 差、 初期火灾扑救不及时的后果 。 ( 二) 用火用电频繁。建筑工地各种安装施工大多采用 电、 氧焊作业, 施工现场几乎每天都使用电 、 氧气焊, 加之做 饭、 取暖用火设施简陋, 使用大型用电设备, 超负荷用电, 电 配电箱随意安装等现象在每个施工现场随处可 线私拉乱接、 见。据省会消防部门统计, 今年 1 月至 4 月, 全市由于电气焊 引发的火灾共 12 起。 据不完全统计, 在建工程引发火灾的 原因 90% 以上是因为使用电、 氧气焊作业或用火不慎导致 的。 ( 三) 施工现场普遍存放有大量的易燃 、 可燃材料。 如木 油漆、 聚乙烯泡沫板、 油毡、 粘合剂、 保温材料等, 加之现 材、 场无序堆放、 管理措施又不到位, 一旦失火将很难控制。 ( 四) 在建建筑工程火灾燃烧猛烈 、 蔓延迅速, 易形成立 体火灾。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 由于门窗孔洞、 电梯井、 管道 井都尚未封堵, 空气水平、 垂直流通更加迅速, 加之防火门、 防火卷帘等尚未安装, 防火分区未能形成, 发生火灾时大部 分呈敞开式燃烧, 风力、 风向对加快火灾的蔓延 , 很快就会形 成立体火灾。 ( 五) 灭火救援难度大。 在建高层建筑施工现场通道狭 窄, 由于受到场地的制约, 房屋、 棚屋之间, 建筑材料垛与垛 甚至有些材料堆跺堵塞了消防通 之间缺乏必要的防火间距 , 道, 消防车难于接近起火点 ; 缺少消防电梯及其他辅助登高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年第 10 卷第 2 期
在建高层建筑火灾引发原因与预防
□张 岩
【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 随着石家庄市三年大变样和三年上水平的强劲步伐 , 城市拆建进程不断加快 , 高层住宅、 高层商务等高层建筑如雨后 春笋, 从数量到高度逐年攀升 。由于在建高层建筑及其施工现场的特殊性 , 不仅火险隐患多, 而且火灾易多发、 扑救 给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提出了许多值得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的课题 。笔者就在建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原因及 难度大, 浅谈高层建筑在建过程中火灾引发的主要原因与预防扑救对策 。 扑救情况,
设备, 消防人员不能及时到达着火层展开扑救 , 消防器材也 不能得到及时补充, 且内部情况复杂, 战斗展开困难。 如果 遇到夜间起火缺少必要的应急照明设施也增加了灭火救援 的难度。 ( 六) 初期火灾得不到及时控制 、 发展阶段扑救难度大。 由于在建高层建筑工程往往对安装临时消防设施引不起足 够重视, 设计的自动消防设施又未正式开通使用 , 消防用水 加之现有登高、 供水装备性能受限, 一旦形成立体火灾 匮乏, 灭火带来难以想象的难度 。 后就会给消防人员救人 、 ( 七) 消防人员普遍存在对在建工程基本情况不熟悉 , 发 生火灾时战斗部署盲目性较大等现象 。 由于在建工程仅仅 通过消防机构进行过建筑工程图纸审核 , 施工阶段既未列入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基层消防中队也不可能开展熟悉工作 , 一旦发生火灾, 既无预案、 更不掌握建筑内部结构等基本情 况, 从而导致对安全出口, 通道, 室、 内外消防水源等一无所 无形中给灭火救援战斗部署带来了极大的盲目性 。 加之 知, 消防电梯未安装或未投入正常使用 , 对消防人员的体力、 耐 力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稍有疏忽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 二、 在建高层建筑火灾预防及扑救措施 。 ( 一) 强化监督管理, 落实跟踪服务。 工地辖区办事处、 派出所应与消防机构联手对辖区在建工程 、 尤其是高层建筑 在其施工阶段要督促建设 、 施工、 监理单位, 认真 在建工程, 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 , 健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 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及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 指导制定 度, 灭火疏散预案、 并开展演练, 切实纠正工程未竣工验收和投 入使用就不列入监督管理范畴的失控漏管现象 。 ( 二) 强化教育培训, 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无论工期长 短, 只要从事高层建筑建设 、 施工、 监理的管理人员、 班组长、 重点工种人员都必须经过正规系统的消防安全培训 , 并持证 上岗。使所有从业人员懂得防火基本常识 , 会发现火灾隐 患, 会使用灭火器材扑救初期火灾 , 会在火灾情况下及时自 救并报火警。 ( 三) 强化现场管理, 做到规范有序。 建筑施工现场的建
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2011.(10).2
·203·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年第 10 卷第 2 期
筑材料, 尤其是易燃、 可燃材料的堆放必须符合消防安全要 求, 同时要保证消防车通道畅通 、 回车场能有效使用, 室外消 各楼层疏散通道、 疏散出口无堵塞占用 防水源无埋压占用, 现象, 确保火灾情况下灭火救援行动无严重障碍 。 ( 四) 强化设施配备, 有效扑救初期火灾。 高层建筑在建 工程, 要严格按照规范配齐配全临时消防设施 , 尤其是临时 供水系统必须按照工程进度予以保障 。 进入装修阶段要配 安装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 , 同时加强火源、 电源 足灭火器具、 在使用电、 氧气焊作业时, 要有切实可行的监护和应急 管理, 处置措施, 确保万无一失。 ( 五) 强化战备执勤, 切实加强第一出动。 公安消防部队 充分做好灭火救援各项准备工作 在严格落实战备执勤制度 , 的同时, 一旦接到在建高层建筑火灾报警 , 必须落实加强第 一出动, 也就是一次性调足调齐灭火救援力量 。 由于在建高 诸如水源不足、 消防电梯未启 层建筑其火灾扑救的特殊性 , 内部结构不掌握等, 因此, 第一出动要着重考虑调集足够 用、 大吨位水罐车, 调集登高、 高喷消防车到场, 为快 的大功率、 速展开灭火救援战斗奠定基础 。 ( 六) 强化战术措施, 科学部署灭火救援力量 。 由于消防 因此指挥员做好 人员普遍存在对在建工程基本情况不熟悉 , 现场询情和火情侦查尤为重要 ; 在准确掌握现场情况后 , 要 充分利用高喷消防车首先压制火势 , 运用登高消防车或救生 气垫迅速救人; 科学应用内外夹攻、 上下合击战术, 适时采取 内攻近战直击火点, 竭力控制火势蔓延扩大形成立体火灾 , 内攻时最好要有熟悉内部情况的人员引导 ; 要充分运用临时 ( 上接第 196 页) 新去购买、 适应一套新的管理系统并不符合 学校的管理现状, 学校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 , 改变各个部门 各自为政的做法, 在校级层面上设置信息化建设管理机构 , 达到全校的数据共享。 ( 二) 更新管理理念, 严格规范教学管理流程 。 教学管理 严格规范教学管理流程是跟新管 的核心是为学校教学服务 , 理观念的第一步。 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在很多时候都是以 需要管理者个人具有极强的自我约束 管理者本身为中心, 力。而在新的管理系统的运行中 , 系统本身的数据约束性使 得教学管理更规范。 教学管理部门作为全校教学运行的核心 , 很大程度上, 其管理水平体现了学校教学的发展水平 。 而在信息化建设 管理理念的更新不仅仅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 的过程中, 先进的管理系统去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 减少手工花作业。 而是以先进的管理方法引导学校教学方式的革新 , 突出信息 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比如采取多媒体、 多功能互动的信息 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 使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信息技术能更 好的互动, 以此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法提高学校的教学水 平。这才是学校进行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最重要原因 , 以管理 引导、 带动教学方式的信息化改革 。 ( 三)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管理的核心是人才, 教学管 理人员是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因素。学校必须制定科学 合理的队伍建设规划, 在岗位人事待遇上为教学管理工作人员 【参考文献】 1. 徐强.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刍议[J]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 高教版) , 2008 , 4 2. 韩庆万. 高校教学运行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与实施[J] . 现 2009 代教育科学, 3. 陆继锋, 陈炳霞. 基于加快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 J] . 教育信息化, 2006 , 17 考[ 4. 索凯峰.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