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文山学院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文山学院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文山学院升格为综合性大学的情况报告一、文山学院的发展现状1984年4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文山师范专科学校,当时核定的规模为800人(其中:全日制大专生600人,成人培训200人),学制3年。

同时,文山州人民政府决定将文山师专从原文山师范学校中搬迁出来,另辟新区办学。

1987年9月,学校搬迁至现址。

1992年7月,按照国家教委关于统一高校名称的有关规定,学校定名为‚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十五‛期间,在省州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学校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制定了《文山师专‚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明确了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统一认识,打牢基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扩大规模,提高层次,开门办学,加快发展,力争用15至20年的时间,把学校建成占地面积1000亩以上,拥有专任教师800人左右,全日制学生规模10000人以上的综合性大学。

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逾加注重教育创新,加强基础建设,强化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效益,各项事业稳步推进。

2005年,学校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在同年评估的省内高校中成绩名列前茅,为日后学校成为本科学校奠定了其实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州委州人民政府在2006年成立了以州长为组长,州委、州政府有关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组建文山学院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升本‛工作。

经过两年多的认真准备,学校已经具备本科学校的办学条件。

2008年7月20日,云南省高等学校设臵评议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一行七人莅临学校考察办学条件,在实地考察和认真评审的基础上形成一致意见:组建文山学院的条件已具备和成熟,云南省高等学校设臵评议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一致同意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文山学院,建议上报教育部审批。

2008年12月学校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专家组的考察评审,2009年4月1日,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文山师范高等学校升格为文山学院,《文山师专‚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明确的用8—10年时间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申办文山学院的目标顺利实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党委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省委八届九次全委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客观审视学院发展现状,2010年8月制定了《中共文山学院委员会文山学院关于深化改革促进学院跨越式发展的决定(草案)》,提出‚以建设合格本科院校为目标,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三大体系’(办学思想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服务地方体系)建设为支撑,以实施‘五大战略’质量立校、科技兴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和谐稳校)为保障,以培养适应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教育合格师资和实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优化结构,突出特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学术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以师范教育为基础,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综合性地方本科院校。

‛的发展目标,力争通过‚扩规模、调结构、创特色、引资源、抓建设、上水平‛等措施,通过5年努力,在办学规模、学科专业建设、创新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使文山学院的整体办学水平和竞争力达到云南新建本科院校先进行列,为地方的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进一步厘清了学院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文山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未来5—10年里,国家将继续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云南省正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全面推进‚两强一堡‛战略,文山州也根据区位优势,确立了建设面向泛珠三角和东盟开放‚新高地‛的发展战略,成功‚升本‛后的文山学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根据《文山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学院以培养适应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教育合格师资和实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努力为实现学校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变,从师范院校向综合院校转变;从外延扩大向内涵发展跨越,从新建本科院校向合格本科院校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到2013年使普通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7000人左右,专任教师400人左右,校园占地面积850亩,校舍面积达到24余万平方米,图书资料72余万册,各项办学指标达到教育部关于合格本科院校的办学要求。

2014-2015年,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8000人左右,专任教师445人左右,校园占地面积1000亩,校舍面积达到30余万平方米,现代化图书馆落成并投入使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满足教育教学需求,把学校建成以师范教育为基础并初具特色的多科性合格本科院校。

经过三年的建设和努力,学院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一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升本‛成功后,学院紧紧抓住云南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大好机遇,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全日制在校学生从2009年‚升本‛时的4883人发展到2012年9月的7753人。

二是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长足进步。

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加强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内涵提升,构建了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目前,专业数从‚升本‛时的30个专科专业发展到 36 个本专科专业(其中本科专业18个,专科专业18 个),涵盖文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医学、史学、法学、管理学等8个学科门类,其中: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

学院现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有校级重点学科3个,校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精品课程5门。

三是科研水平显著提高。

2009年以来,学校教师先后出版专著、教材 20部;发表学术论文近900篇,其中核心期刊 149篇(SCI、EI收录14篇,人大复印资料3篇);发表艺术类作品105幅(首)。

获各级科研立项10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 10项,省教育厅重点项目4项、教改项目2项、一般项目 30项,云南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 2项,其它项目 56项;多名教授还分别主持或参与了 3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子课题的研究。

教学、科研成果获 3项地厅级奖励。

四是师资队伍建设成绩突出。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培养高层次人才,大力引进优秀人才。

专任教师从2009年的 287 人增加到现在的 410 人,其中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教授从 16 人增加到 23 人,副高级职称教师从 75 人增加到107人;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从101人增加到213 人(其中博士 8 人)。

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31 %,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

师资结构大为改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五是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十一五‛期间,学校完成了《校园修建性建设规划》一期的10大基建工程,近期又完成二期项目中学生生活服务区2栋学生宿舍、学生餐饮中心建设项目,正在启动文化广场片区信息中心和滇东南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习馆建设工程。

‚升本‛三年多来,校园土地面积增加到733 亩,校舍建筑面积增加到 18万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增加到3000多万元;图书资料增加到66万册,电子图书100余万册;教学用计算机达到1280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达到3750座;有校内教学实验室5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1个。

二、文山学院升格为综合性大学存在的问题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令人欣喜的成绩,我们清醒地看到,文山学院办学基础仍较为薄弱,办学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改革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与综合性本科办学标准比照,仍有较大的差距。

一是办学资金不足,制约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长期以来,办学经费严重不足,一直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

学校目前的预算总收入只能维持常规运转,基本建设和发展资金需要多渠道筹措,但融资空间极为有限。

经费不足与为‚扩大办学规模‛提供必备办学条件的矛盾,是‚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二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地域因素,学校虽然制定了引进和稳住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但收效不明显。

目前,学院教师队伍只是数量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师资结构不合理,学科和专业带头人偏少,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等问题较为突出。

三是教学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内涵发展任重道远。

‚升本‛三年来,学院的教学科研水平稳步提升,但目前学院尚无国家一、二等奖和省级一等奖的教学成果,无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科研尚未实现省级以上项目奖励零的突破,科研经费投入缺口较大,与综合性大学建设标准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四是基础设施项目数量达标,但仍然问题突出。

单纯从数字上看,学院的基础设施条件类项目已达到综合性本科大学的办学要求,但从质量上看,存在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校舍多为建校之初完成,功能设计较为单一,与现代大学要求有较大差距;教学设备陈旧,淘汰比例较高,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水平提升;图书馆藏书通识性图书较多,图书专业针对性和适应度较低,无法满足教学和科研的基本需要;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水平不高,服务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有限。

总之,学校‚升本‛后,积极着手启动合格本科院校建设的系统工程,各项建设进展顺利,成绩喜人。

但是,合格本科院校建设是一项需要时间和效果不断验证的系统工程,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新方案》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最早的时间为‚至少有5届本科专业毕业‛,2009年文山学院本科专业招生,据此推算,学院最早只能在2015年申请参加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

合格评估通过后,才可申办研究生教育,经过若干年的建设和发展,待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院校水平评估达到‚良好‛成绩要求,且有至少5届以上硕士研究生毕业,方可申办综合性本科大学。

据此推算,若一切顺利,学院申办综合性本科大学的时间最早也在2023年,从现在开始,尚需十余年的努力和奋斗,方能实现将文山学院建设成综合性本科大学的目标。

附:文山学院申办综合性大学条件对比一览表8910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