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处罚条例

学生处罚条例

克州师范(三中)学生违纪处罚办法第一条:为了保证完成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树立“和谐、文明、严谨、创新”的校风,维护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日制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生违反校纪,视情节轻重,给予下列之一处分。

并将处分出告示,通知家长。

处分共分六级:(1)警告;(2)严重警告;(3)记过;(4)留校察看;(5)勒令退学;(6)开除学籍。

违纪后能主动诚实地承认错误者,可降一级处分。

两次以上违纪者加重处分。

第三条:受处分后考察期一般时限为半年或一年,期满如果仍表现不好,不思进步,无悔改之意,侧不能解除处分,并延期至毕业前夕。

如果延期期间,仍表现不好,则勒令退学。

第四条:以大字报、小字报、散发传单或串连等方式,煽动他人闹事,破坏民族团结,破坏正常教学,生活秩序者,视其情节,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

第五条:考试作弊(是否构成作弊,由教务科依据考试规则核定)除执行教务科考试纪律有关规定外:(1)初次作弊(包括协同作弊者)情节不严重者,给予警告处分;(2)替他人代考或叫他人代考者,给予记过处分;(3)私自改动考试分数者,给予严重警告或记过处分;(4)两次以上作弊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5)窃取试题及其作弊情节特别严重者,给予留校察看或勒令退学处分;第六条:每学期已注册后,旷课者,视其旷课数量,给予下列处分:(1)、一学期旷课累计5学时以下者,班主任、年级组进行批评教育,旷课5—10学时者,政教学生科进行批评教育或全校通报;(2)一学期累计旷课11至20学时或擅自外出二天者,给予警告处分。

(3)一学期累计旷课21至30学时或擅自外出三至四天者,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4)一学期累计旷课31至40学时或擅自外出五至七天者,给予记过处分。

(5)一学期累计旷课41至50学时或擅自外出八至十天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6)一学期累计旷课50学时以上或擅自外出十天以上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迟到、早退三次按旷课1学时计算,上课按实际学时计算。

第七条:扰乱公共秩序,妨碍他人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例如在宿舍、教室、会场、校园和车站、汽车上、剧院、体育比赛场、娱乐场所、商店、饭馆、集市等公共场所,有下列行为者:(1)哄闹、滋事、骂人、打架;(2)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不听劝告;(3)从楼上往下扔易燃、易爆物及其他东西,危及他人和国家安全及影响卫生或引起纠纷;(4)违反安全规定;(5)随意乱扔饭菜;(6)违反宿舍、教室管理规定,如上课、熄灯后仍说话、随便进进出出、随便开关灯或弄出大的声响,影响他人休息和学习;(7)晚上不按时睡觉,外出过夜(如在教室或其他场所过夜)。

(8)攀爬围墙、铁门、树木或在建筑物楼顶追打嬉闹玩耍的,给予通报批评或警告、严重警告处分。

(9)多次进入“三厅二室二吧”(营业性歌舞厅、录像厅、卡位OK厅、电子游戏室、桌台球室、网吧、酒吧)的学生,经批评教育不改者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处分,屡教不改的,给予勒令退学处分。

凡有上述问题之一者,视情节给予下列处分;(a)情节较轻,给予警告处分;(b)情节较轻,但态度不好,或情节较重,但认错态度好,给予严重警告处分;(c)情节较重,但认错态度不好,给予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d)情节严重或后果严重,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e)夜不归宿者,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f)从宿舍楼翻出着给予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同意在自己宿舍让其他学生翻出宿舍楼或协助他人翻出宿舍者,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g)不服从管理,规定时间外到学校禁区的,给予警告处分第八条:骂人打架给予以下处分:(1)动手打人,情节较轻未造成伤害,给予记过处分;(2)动手打人,致人轻伤者,给予留校察看或勒令退学处分,致人重伤,开除学籍,并赔偿一切损失;(3)对挑起事端造成打架者,视情节给予留校察看或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处分;(4)事先策划打架者(直接策划或间接暗示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后果较重则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5)找同学或校外的人打某一同学,视情节轻重,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6)勒索他人财物视情节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7)打架过程中,以“劝架”为名偏袒一方,促使事态发展,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8)持械打人者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9)打架事件已结束,之后又报复打人,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第九条:破坏公共财物或私人财务者,除赔偿或罚款外;(1)造成损失数额较少(100元以下)给予记过处分;(2)造成损失较大(100—500元)给予留校察看或勒令退学处分;(3)损失在500元以上的,情节恶劣,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第十条:违反用水用电规则,除赔偿全部经济损失和罚款外:(1)私自拉电线安装电器(包括电褥、电炉、电灯、录音机、收音机、充电器等),给予记过处分。

引起火灾或发生伤害事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2)打开水龙头,严重浪费水又不听劝阻者,给予警告处分。

第十一条:偷窃国家、集体和私人财物者,除追回脏物、脏款外;(1)偷吃他人食物或者冒领他人包裹者,给予警告处分;(2)作案价值在100元以下者,给予警告处分;(3)作案价值在100元以上500元以下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4)作案价值在500元以上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5)作案未遂者,视情节给予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6)作案手段恶劣,如敲窗破门,私配钥匙和诈骗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7)轻微作案二次者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

(8)伪造、涂改证件或者假冒身份进行诈骗者、外出者、伪造成绩单、假条等证明材料者:①、未遂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②、造成后果者,给予严重警告、记过或者留校察看处分。

第十二条:赌博者除没收赌具和赌资之外:(1)初参加者,赌资在一元以下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二次以上者,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2)提供赌博场所者,给予勒令退学处分;(3)组织他人赌博者,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

第十三条:吸烟、喝酒者:(1)吸烟三次以上、喝酒,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再次给予记过处分,教育仍不改者、酒后闹事儿,造成不良影响者,给予留校察看或勒令退学处分;(2)聚众喝酒(抽烟)者,初次给予留校察看处分,再次勒令退学;(3)酗酒者,给予记过处分或一次便勒令退学;(4)在教室、宿舍喝酒、吸烟者,一次便给予留校察看、记过或勒令退学处分。

第十四条:读淫秽读物和不能正确处理男女同学关系者;(1)凡购买或借读淫秽、凶杀等不健康的读物或手抄本,初次给予记过处分,再者给予留校察看或勒令退学处分;(2)将淫秽、凶杀等不健康读物或手抄本借给他人读者,给予留校察看或勒令退学处分;(3)不能正确处理男女同学之间关系者(包括男女同学之间或与社会青年之间),初次并能主动认错者,给予记过处分,不能主动认错并拒不改正者,给予留校察看或勒令退学处分。

(4)违反学校规定,擅自结婚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5)男女生发生不正当行为及道德败坏者,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第十五条:不接受师长教育,态度蛮横者:(1)课堂上违纪不听老师教育,情节较轻者,给予警告处分;(2)情节较重,影响教师教课,给予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3)扰乱课堂致使秩序混乱,教师无法讲课,给予留校察看或勒令退学处分;(4)顶撞教师给予严重警告或记过处分;(5)无理顶撞教师给予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6)谩骂或殴打教师,或用其他手段、行为给教师施加压力或威胁教师,情节严重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第十六条: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情节严重者给予下列处分:(1)在墙壁、黑板、桌椅上乱涂乱画者,除进行经济处罚外,给予严重警告处分;(2)故意砸黑板、玻璃、桌椅、橱柜等物品者,除经济处罚外,给予留校察看或勒令退学处分;(3)穿着不符合中学生身份,如穿拖鞋、高跟鞋、涂指甲,戴耳环、戒指、项链、烫发、染发者,一律不能进入学校教学区、教室、宿舍、不听劝告,屡教不改者,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

第十七条:违反国家法令和治安条例,受公安司法部门审理或处罚者:(1)被公安机关裁决处以警告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2)被公安机关裁决处以罚款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情节严重者,勒令退学。

(3)被处以逮捕或行政拘留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第十八条:伪证和包庇者:(1)目击者故意为违法、违反校纪者作伪证或包庇,使调查造成困难,视情节轻重给予记过直至勒令退学处分;(2)给违法、违反校纪的人出谋划策,干扰调查处理者,给予留校察看直至勒令退学处分;(3)对违法、违反校纪知情不报者,给予严重警告直至留校察看处分。

对调查不举证者,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4)为达到个人目的,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视情节给予记过以上处分:①私刻、伪造公章;②涂改、伪造成绩单;③伪造他人签名;凡故意撕毁学校及地方党政部门或国家机关所张贴的有效期内的“通知”、“通报”、“布告”等,视情节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或勒令退学处分。

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加重处分:(1)违反后,认错态度不好者;(2)同时犯有二种以上错误者;(3)隐瞒严重错误情节者;(4)对反映问题的同学进行报复者。

(5)受校纪处分的,在处分未撤销前,不得入团,不得评优。

担任班委以上干部或已获得“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学生会干部”等的,受警告以上校纪处分,应撤销其职务和荣誉称号,并且不得享受各类资助、补助。

第二十条:凡本条例没有列举的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处分的可参照本条例相近条款给予处分。

凡触犯国家法律的,要送交公安机关和司法部门依法惩办。

第二十一条:在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非法宗教活动等方面,有过激行为或言行者,开除学籍。

第二十二条:给予学生处分的报批程序:(1)对学生违纪处分,先由班主任协同年级组进行调查。

弄清事实后、提出初步的处理意见。

一般应在一周内将本人的检查、旁证材料、调查报告和处理意见经年级组讨论后由年级组长报学校政教学生科。

如班主任调查不利,年级组长、团委、政教科要参与调查;(2)情况查实后由学校行政会及学校领导班子研究,根据本条例的条款提出处理意见,报学校领导班子审批;(3)处理公布之前,先请家长或监护人来校,由学校讲明学生违纪情况,再由班主任会同家长或监护人与违纪学生谈话,将处分结果通知本人并进行教育,必要时有政教学生科、年级组长与家长和受处分学生谈话;(4)凡给学生处分,一律由政教学生科出布告,并将处分情况记入档案。

(5)凡反受到留校察看以下处分的学生,如处分期满,确实表现良好,可撤销处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