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迈达斯midas Civil斜交T梁建模顺序思维导图
迈达斯midas Civil斜交T梁建模顺序思维导图
联系梁 横向联系梁组-横梁(结构组) 根据具体荷载位置加载在纵梁上
选择相应公路规范 JTG-B01-2003 车辆荷载类型 CH-CD 偏载 组合选项-单独 偏载外侧车道 车道列表 偏载内侧车道
移动荷载工况
加载位置-影响线加载
移动荷载分析
输入基频 区别公路Ⅰ级、公路Ⅱ级的选项 结构类型 计算基频 特征值分析控制 第一阶频率 为基频 修改荷载组合 自动生成 勾选 将自重转化为质量 特征值向量-lanczos 振型数量 10 转化为Z
虚拟横梁高度悬臂板的平均厚度 辅助支座节点结构组 建立辅助节点 不添加此结构组将不能添加边界条件
位置为最外侧横梁中点复制距离为梁高 弹性连接 类型-刚性
主梁与支座的连接
连接主梁与辅助节点 类型——线性 查支座说明 施加于全部辅助节点
永久支座 建立边界组
节点弹性支撑
左边辅助节点 临时支座 一般支撑 右边辅助节点
边界 预制主梁 荷载
主梁与支座的连接 临时支座
持续时间 龄期-7天 存梁 定义施工阶段 持续时间 结构组 60天
横梁
定义施工阶段 激活 边界 架设主梁 荷载 钝化 自重 预应力 30天 永久约束 临时约束
持续时间 荷载 二期荷载 持续时间 收缩徐变 施工阶段分析控制 中国规范 偏载外侧车道 偏载内侧车道 移动荷载 车辆荷载加载 默认数据 持续时间 二期
力学模型
平面网格 边界组 结构组 预制 备注 存梁60天 激活 永久支撑 临时支撑 纵梁1-5 荷载组 主梁与辅助节点 临时支撑 自重 预应力
建模分析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阶段信息
步骤
架设
结构组
横梁
边界组 钝化 荷载组
二期 激活荷载组 收缩徐变 3650天 预应力束坐标及有效长度 模型输入张拉端=(应力值锚下张拉控制应力)0.725fpk-48.5=1300Mpa
预应力钢束形状 钢束预应力荷载 施加静力荷载
无应力场长度—自动计算 表格粘贴预应力束坐标 其他纵梁形状相同的钢束可通过 复制和移动 建立 钢束形状定义:桥梁位于圆曲线范围内应采用2D+曲线的模式,当位于缓和曲线时应采用3D+直线的模式 荷载工况名称 预应力
设置钢束的预应力荷载
荷载组
预应力
选择加载的预应力钢束 扣除预应力损失 张拉应力 纵梁 结构组 辅助节点 激活 自重 预应力 30天 不添加则边界条件里的临时约束无法添加
荷载工况
温度梯度(升温) 温度梯度(降温) 类型——温度 整体升温 升温20度 整体降温 类型——温度 降温20度 明确每一个荷载在荷载组合中内力的性质
定义荷载工况的意义 荷载组 自重 荷载工况 Z方向
自重 自重
自重系数-1.04 荷载组 二期 二期
荷载工况
二期
均布荷载且只对纵梁加载 二期 梁单元荷载(单元) 两侧边梁 防撞墙荷载加载 均布荷载 中间纵梁 均布荷载 均布荷载 -12.05KN/m 集中力 弯矩 偏心 I端 -0.875m
不同的结构相应分层
建立单元与节点
CAD导入
建立相应横梁、纵梁位置和截面变化的节点 不要点 适用后再点 确定不然后导入两次节点
分割横梁单元 复制距离在模型中点选即可 交叉分割-勾选节点 复制纵梁 复制节点和单元属性 复制纵梁后变截面组并未相应分配需手动调整 建立结构组 建立横梁结构组 其他位置建立虚拟横梁组 虚拟横梁高度悬臂板的平均厚度 横隔板位置建立真实横梁组 虚拟横梁宽度为2.032m和2.015m 划分原理????
D-ALL ——Dx、Dy、Dz 勾选 Rx 勾选 Dy、Dz 勾选
定义节点局部坐标轴
绕Z轴 -30度 角度逆时针转为正 施加于全部辅助节点 目的是设定支座的摆放方向
荷载组
自重 预应力 二期 荷载组定义的意义 自重 预应力 二期 施工阶段荷载 施工阶段荷载 施工阶段荷载 将荷载在某一个施工阶段将荷载添加上去
预应力钢束坐标及控制应力整理 标准截面整理 设置单位体系(容易发生错误且难察觉) C50 混凝土 建立材料 1860钢绞线 C50 混凝土(不计重力) 建立控制截面 建立截面 建立变截面 设计截面-工形截面
注意:建立变截面的两个控制截面必须是同一类型的截面 赋予控制截面、变截面于相应单元 截面形状变化为线性 建立变截面组
斜交T梁.mmap - 2014-6-30 -
-11.85KN/m -9.5KN/m
建模 收缩徐变
定义(收缩徐变)时间依存性材料 材料连接 修改单元依存材料特性 只加载纵梁 温度梯度 设置预应力钢束的特性值 只选择纵梁
立方体抗压标准值-C50为 50000KN/㎡ 构件理论厚度—1m 此处定义的为收缩龄期—3d
1860钢绞线松弛系数0.3 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摩擦系数-0.16 管道每米局部偏差的摩擦影响系数-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