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猪生产学习题第六章(哺乳仔猪、断奶仔猪、育肥猪)

猪生产学习题第六章(哺乳仔猪、断奶仔猪、育肥猪)

第六章幼猪培育概念:●哺乳仔猪:指从出生至断奶前的仔猪。

●断奶仔猪:指从断奶至10周左右的仔猪。

●育成猪:指从10周至4月龄留作种用的猪。

●后备猪: 指仔猪育成阶段结束到初次配种前的青年种猪。

第一节哺乳仔猪初生仔猪三大变化:气体交换的变化:通过脐带靠母体血液进行气体交换,供给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转变为通过自身呼吸系统进行自主呼吸。

体温调节主体: 由母体的恒温环境而不需进行体温调节转变为随着外界的环境温度的变化而需要进行调节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免疫方式: 在母体内处于无菌环境,不需产生抗体以抵抗病原菌,因而缺乏先天性免疫力;改变为处于外界的有菌环境中,且需要迅速从母体获得抗体以产生被动免疫力。

一、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一)调节体温机能不完善,体内能源贮备有限※如何调节体温?大脑皮层发育不全。

仔猪出生时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等系统的机能完善,但是大脑皮层发育不全,对各系统技能的协调能力差。

物理调节能力有限。

被毛稀疏,皮下脂肪很少,隔热能力差。

皮毛、肌肉颤抖、竖毛运动和挤堆等方式进行。

化学调节效率低。

甲状腺素,肾上腺素--提高物质代谢。

→主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氧化产热(效率低)。

化学调节能力6日龄前(效率特别低)、7-20日(逐渐得到改善)、20日龄(接近完善)仔猪不同日龄所需要的适宜温度: 1 — 3 日龄30—35℃;4—7日龄28—30℃;8 —20 日龄22—25℃;31 — 45 日龄20—22℃(二)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1)胃肠重量轻,容积小;50kg体重,接近成年胃重。

(2)胃肠运动机能微弱,胃排空速度快;2~3月龄接近成年猪。

(3)胃肠酸度低;从20天开始,少量游离盐酸出现,70~90日龄以后盐酸分泌才接近成年猪。

(4)酶系发育不完善;出生时,胃内少量凝乳酶和胃蛋白酶。

乳糖酶高,是以消化母乳为主;3周龄后,淀粉酶、蔗糖酶、麦芽糖酶↑→可以消化淀粉日粮,10日龄后可补充些植物性饲料。

(三)缺乏先天免疫力,抵抗疾病能力差胎盘构造特殊!母体血管与胎儿脐带血管之间,猪有6-7层胎盘血液屏障。

人是3层,牛、羊是5层。

大分子免疫球蛋白不能进入胎儿体内。

所以初生仔猪不具备先天免疫能力,必须通过初乳获得免疫能力。

(四)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1、生长发育快:出生重:1.3-1.5kg,断奶重:6-7 kg(21日龄)8-9 kg(28日龄)2、物质代谢旺盛(1)蛋白质代谢:20日龄,沉积蛋白质9-14克/kg体重/日;成年猪,沉积蛋白质0.3-0.4克/kg体重/日(2)热能代谢(3)钙、磷代谢:沉积钙7-9克/kg体重/日,磷4-5克/kg体重/日;成年猪基本处于动态平衡。

二、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1、分娩时的死亡:死0.9头/窝。

窝产仔数的增加,死产数也在增加。

2、压死:出生后一周内,易发生。

50%以上(断奶前)3、疾病:易发生的疾病?贫血:缺铁性贫血。

下痢:地方性白肌病:饲料中缺硒。

4、饿死:乳房炎、无奶或缺奶。

三、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一)及早吃足初乳:1、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分娩开始,免疫球蛋白20g/100ml。

;分娩后4h,免疫球蛋白10g/100ml。

2、免疫球蛋白的吸收能力:出生后24~36h,可吸收大分子蛋白质。

不管是免疫球蛋白还是细菌。

3、初乳中的抗蛋白分解酶可以保护免疫球蛋白。

4、新生动物消化道环境影响Ig的吸收;Ig 在弱酸性环境中易于和小肠粘膜结合。

5、初乳中维生素:维生素A、D、C比常乳高10~15倍,维生素B1、B2含量也相当丰富。

6、初乳中还含有多量的镁盐:具有有轻泻作用。

初乳的酸度高,有利于消化道活动,→可促使胎粪排出。

(二)仔猪保温防压※仔猪的最适宜温度:1~7 日龄为28℃~32℃,8~30 日龄为25℃~28℃,31~60日龄为23℃~25℃。

※成年母猪最适宜温度:15℃~19℃(三)仔猪补铁*出生时,体内贮存的铁为50mg。

*每天生长需要铁7毫克。

*从母乳中获得铁1毫克。

*几天耗尽体内的铁?补铁最有效的方法:*肌注铁制剂,如右旋糖酐铁注射液、牲血素等。

*2日龄注射100-150mg。

最有应用前景的是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钴注射液(四)固定乳头※哺乳定位一般分4各阶段;*找乳头(0-2小时);*选乳头(2-6小时);*抢占乳头(6-8小时)*固定乳头(18小时以后)※人工辅助固定乳头的方法*重点辅助体小的仔猪在前边固定奶头。

*强迫体大仔猪吃后边的奶头。

争抢严重的,放奶时才让吃要固定的奶。

*坚持不懈,连续2-3天(五)剪犬齿与断尾1、剪齿(1-2mm) *上下门齿和犬齿共8枚。

*处理时间:出生后6-24小时。

*处理之前让仔猪吸吮好初乳。

*保持高度卫生。

*体重﹤1千克,不实行牙齿处理。

2、断尾*有效地减少咬尾现象。

*出生时用消过毒的电工钳子剪尾,然后用碘酒消毒。

(六)选择性寄养1、仔猪寄养的原因(1)仔猪数多(2)合并带养(3)母猪无奶或奶少(4)仔猪出生后,母猪死亡2、寄养成功的条件(1)产期接近,相差不超过2-3天。

(2)一定要吃上自己¡°亲娘¡±的初乳。

(3)寄养母猪性情温驯、护仔性强、泌乳力高。

(4)扰乱嗅觉(七)预防腹泻※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因1、传染性病原(1)病毒性病原: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猪瘟病毒、PRRS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腺病毒、仔猪盖他病毒、肠道病毒。

※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因1、传染性病原(2)细菌性病原: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C型产气荚摸梭菌、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弯曲杆菌、肠毒性脆弱拟杆菌、毛霉菌等(3)寄生虫病原:仔猪等孢属球虫,隐胞子虫、蛔虫、小袋纤毛虫等(4)真菌感染及其毒素。

2、非传染性病因(1)环境:如分娩舍温度、湿度、通风卫生等。

(2)饲料:如饲喂质差霉变饲料,扰乱消化道酶的活性,使食物不充分消化而延长在胃肠时间,增加病原菌的增殖而导致腹泻。

(3)应激。

(4)贫血性腹泻。

(5)脂肪性腹泻。

(6)消化不良等。

※防治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1)全进全出¡±和¡°空栏消毒、间歇一周¡±的原则。

(2)妊娠母猪分娩前10-14天,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3)临产母猪提前7天全身洗净并消毒后,再进入产栏。

(4)保温、通风,保持栏舍卫生、干燥和清洁。

(5)断脐、剪牙、断尾、剪耳等应消毒。

(6)仔猪注射足量铁剂。

(7)初生仔猪及早吃足初乳。

(8)仔猪提早补料,不让仔猪舔食旧料。

2、免疫接种(1)预防仔猪大肠杆菌病(2)预防仔猪病毒性腹泻3、药物防治;以抗菌、补液、母仔兼治为原则。

(八)提早开食补料1、开始补料时间;生后7日龄,开始较好。

2、补料的方法:(1)调教期:生后7-10日龄时,可开始诱食。

自由采食、饥饿诱食法、强制诱食法。

自由采食:仔猪有喜食甜、香饲料的特性。

开始补料时,可将诱饲料如炒香的玉米、小麦、大米或黄豆等颗粒料撒在仔猪经常出入的地方。

任仔猪自由采食,让仔猪学会吃料。

饥饿诱食法:让仔猪于母猪分开,待仔猪饥饿时,先供给饲料诱食,待吃料后再让其吃奶。

采用此法,一般只要1-3天仔猪就能学会吃料。

强制诱食法:这种方法将仔猪和母猪分开。

用强制的方法诱使仔猪吃料。

(2)适应期:认料到正式吃料的过程。

约需10天左右。

(3)旺食期:开始吃料到断奶。

在30日龄左右。

(九)去势雄烯二酮、粪臭素------公猪膻味物质;雄烯二酮由睾丸间质细胞产生,合成量随性成熟而增加,其在肝脏中代谢,未代谢部分沉积在脂肪和肌肉中引发膻味。

粪臭素(3-甲基吲哚)是猪大肠微生物降解色氨酸的产物,经肠道细胞壁吸收和血液循环到达肝脏代谢,未被降解部分也会沉积在脂肪和肌肉中。

相对于雄烯二酮,消费者对粪臭素的反应更敏感,猪脂肪中的可接受范围,粪臭素为(0.20-0.25ug/g),雄烯二酮为(0.5-1.0ug/g)。

仔猪腹泻的危害●全国发生仔猪腹泻的猪场达80%以上;仔猪腹泻发生率20%-50%;死亡率增加,死亡率20%以上●增重慢,甚至生长抑制,成为僵猪;饲料报酬降低;机体抵抗力下降,继发病发生率增高第二节断奶仔猪一、断奶日龄及方法(一)断奶日龄※为什么要断奶?-自然断奶的时间?※什么时候断奶好?(21-35天)-母猪子宫恢复的时间?21日龄。

-泌乳高峰时间?产后20天达高峰,持续14天,56天最低水平。

-靠饲料满足生长的时间?早期补料,20日龄,高品质的饲料,满足生长。

(二)断奶方法1、一次断奶法-到断奶日龄一次将仔猪与母猪全部分开。

-断奶前3天减少日喂量●省工省时,便于操作,所以多被工厂化养猪生产所采用。

2、分批断奶法-大的先断奶,弱小的继续,再后断奶。

-断奶前7天取走一半,留一半。

●会延长哺乳期,影响母猪的繁殖成绩,目前一般不采用。

3、逐渐断奶法-逐渐减少哺乳次数,最后断奶。

-断奶前3~4天减少哺乳次数。

-第1天让仔猪哺乳4~5次。

●断奶方法较麻烦而费人力。

(三)隔离式早期断奶1、概念:隔离式早期断奶SEW(Segregated early weaning):早期断奶(10-21日龄)后,把仔猪在隔离条件下保育饲养.隔离距离约在250m到10Km。

早期断奶:是指仔猪生后3-5周龄离开哺乳母猪,开始独立生活。

超早期断奶:仔猪生后2周龄以内离开哺乳母猪的称为--。

2、隔离式早期断奶的目的(1)提高母猪的利用效率※母猪每年的产窝数?365天/(114天妊娠+35天哺乳+7天发情配种)=2.34365天/(114天妊娠+21天哺乳+7天发情配种)=2.57※产床的周转次数?7.45次/年(365天/(产前7天+35天哺乳+7天清理)10.43次/年(365天/(产前7天+21天哺乳+7天清理)(2)控制疾病的传染和改善猪的生长①母源抗体还起作用时断奶。

--初乳的免疫力在仔猪出生后10-12天逐渐消失时传播给它的仔猪, 因此,更早断奶(10- 12天), 会使仔猪受到疾病感染的机会大大降低。

②隔离条件严格,减少疾病对仔猪的干扰。

③避免猪的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

④应激比常规方法要小。

28日龄断奶后,大多出现7-10天的生长停滞期。

3、隔离式早期断奶的要点●母猪在妊娠期免疫后,对一些特定的疾病产生的抗体可以垂直传给胎儿,仔猪在胎儿期间就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

●初生仔猪必须吃到初乳,从初乳中获得必要的抗体。

●仔猪按常规免疫,产生并增强自身免疫能力。

●仔猪22日龄以前,即特定疾病的抗体在仔猪体内消失以前,就将断奶仔猪转移到洁净、具备良好隔离条件的保育舍养育。

●保育舍要严格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配制早期断奶仔猪饲粮,要保证饲料有良好的适口性,易消化吸收和营养全面。

二、断奶仔猪的培育(一)过渡期管理仔猪断奶所受到的应激因素:1、饲料营养:由温热的液体母乳变成固体饲料2、生活方式--心理因素(断奶失去了母爱):由依附母猪的生活变成完全独立的生活3、环境因素(失去了母仔共居的温暖和谐环境):由产房转移到仔猪培育舍,并伴随着重新编群4、易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而患病※断奶仔猪常出现的问题:1、负增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