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与当代特征作者:周向频文章来源:城市规划学刊点击数:2294 更新时间:2006-6-7 19:38:34欧洲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与当代特征周向频The Development and Tendency of Modern European Landscape ArchitectureZHOU XiangpinAbstract:Modern Europea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as born in the background of ri ch garden culture tradition and moder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It is developing it s ideas and forms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and showing outstanding in the wo rld by respecting tradition and locality, applying new technology and absorbing the spirit of modern art.Keyword:Europ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radition, modern, characteristic, tenden cy提要欧洲深厚的园林文化传统和现代工业文明蕴育了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诞生,它的发展经历了各种风格形式和思想观念的演变。
在全球化进程急速推进的今天,欧洲当代景观规划设计仍然以其对传统和地方性的尊重,对最新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对各种艺术观念与形式的借鉴而在当代世界景观舞台上独树一帜,引领潮流。
关键词欧洲景观规划设计传统现代特征趋势文章编号1000-3363(2003)04-0049-07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 A1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萌芽随着欧洲工业城市的出现和现代民主社会的形成,欧洲传统园林的使用对象和使用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开始向现代景观空间转化。
英国设计师莱普顿(H.Repton)被认为是欧洲传统园林设计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承上启下的人物,他最早从理论角度思考规划设计工作,将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对自然与非对称趣味的追求和自由浪漫的精神纳入符合现代人使用的理性功能秩序,他的设计注重空间关系和外部联系,对后来欧洲城市公园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英国从18世纪末开始的工业革命使许多城市环境恶化,为改善城市卫生状况和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政府划出大量土地用于建设公园和注重环境的新居住区。
1811年伦敦摄政公园(Regent’s Park)被重新规划设计,设计师纳什(J.Nash)在原来皇家狩猎园址上通过自然式布局表达在城市中再现乡村景色的追求。
1847年在利物浦市建造的面积达50hm2的Birkenhead公园(图1)是当时最有影响的项目,设计师J.Paxton将住宅布置在公园周边,以环形车道紧凑布局,创造了城市中居住与自然结合的理想模式。
此后,英国和欧洲其他各大城市也开始陆续建造为公众服务的公园。
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一些艺术家针对工业化带来的大量机械工业产品对传统手工艺造成的威胁,发起“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他们推崇自然主义,提倡简单朴实的艺术化手工产品,在他们影响下,许多景观设计师抛弃华而不实的维多利亚风格转而追求更简洁、浪漫、高雅的自然风格。
图1 Birkenhead公园(1847英国利物浦)图2 Guell公园(1900,西班牙,巴塞罗那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西方艺术思潮的转折时期,发源于比利时、法国的“新艺术运动”(A rt Nouveau)进一步脱离古典主义风格,为现代主义风格做准备,一些建筑师的景观设计作品从自然界的贝壳、水漩涡、花草枝叶获得灵感,采用几何图案和富有动感的曲线划分庭园空间,组合色彩,装饰细部。
如西班牙设计师高迪(A.Gaudi)于1900年设计的巴塞罗那居尔公园(Parc Guel l)(图2),以浓重的色彩、马赛克镶嵌的地面、墙面,将一切构筑物立体化,创造了一个光影波动的雕塑化景观世界。
2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诞生“新艺术运动”引发了欧洲艺术的现代主义浪潮,到1920年代初,一些景观设计师开始在一些小规模的庭园中尝试新风格,通过直线、矩形和平坦地面强化透视效果,或直接将野兽派与立体主义绘画的图案、线型转换为景观构图元素。
1925年巴黎的现代工艺美术展览会(Exposition des Arts Decoratifs et Industriels Mod ernes)是现代景观设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展览中由建筑师G.Guevrekian设计的“光与水的庭园”(图3)以三角形为母题,将混凝土、玻璃、光电技术应用于全新的几何构图中;家具设计师和书籍封面设计师P.E.Legrain设计的Tachard住宅庭园则把室内设计向室外延伸,将功能空间贴切地反映在平面图形的组合上;建筑师R.MallettStevens在庭园中放置了4棵混凝土做成的雕塑树,更新了人们关于庭园景观材料的观念。
虽然本次展览会中的庭园只占展出内容的一小部分,但其与建筑“新精神”一致的设计理念,不规则的几何式与动态均衡的平面构图以及多样化的材料使用展示了景观设计发展的新方向与新领域。
随后,更多现代主义建筑师将新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环境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于1929~1931年设计的Savoye别墅以底层架空和屋顶花园将建筑嵌入自然;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A.Aalto)在1929年设计的玛丽亚别墅将建筑布置在森林围绕的山丘顶部,并通过L形平面将室内外融为一体;德国建筑师密斯·凡德罗于1929年设计的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通过2个以矩形水池为中心的庭院形成室内外空间的流动、穿插与融合。
英国现代景观设计奠基人唐纳德(C.Tunnard)则在理论上指出现代景观设计的3个方面:功能、移情、美学。
1930年代中期以后,二战爆发使欧洲许多有影响的艺术家、设计师前往美国德国的格罗皮乌斯(W.Gropius)和英国唐纳德等人将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引入美国,在他们鼓励、引导下,哈佛景观设计专业学生J.Rose,D.Kiley,G.Eckbo等人发起“哈佛革命”(Harvard Revolution),宣告了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诞生。
1930~1940年代,在战争阴云笼罩下的欧洲,虽然有许多设计师离去,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仍在继续,尤其在一些没有受到战争破坏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设计师继续推广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主义,他们根据北欧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采取自然或有机形式,以简单、柔和的风格创造本土化的富有诗意的景观,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瑞典和丹麦。
瑞典从1930年代起,在许多城市设立公园局,专门负责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公园局负责人O.Almquist和H.Blom以及优秀设计师E.Glemme等人在推广新公园思想与实践中,促使“斯德哥尔摩学派”(St ockholm School)形成,它主张以强化的形式在城市公园中塑造地区性景观特征,既为城市提供了良好环境,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也为地区保存了自然景观。
丹麦有与瑞典相似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设计师G.N.Brandt和C.T.Sorensen等人提倡单纯的几何风格,并主张用生态原则进行设计,通过运用野生植物和花卉软化几何式的建筑和场地,获得柔和的景观形式。
图3 光与水的庭园(1925,法国,巴黎)3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发展二战结束后,欧洲在一片瓦砾堆中开始重建,许多城市的新规划将公园绿地作为重要内容。
英国在1944年大伦敦规划中开始实施早在1938年议会通过的绿带法案(Green Belt Act),环绕伦敦设置8km宽的绿带。
1946年英国就通过新城方案(The New Town Act),开始建设新城以疏解大城市的膨胀。
同年F.Gibberd规划了Harlow新城,他在规划中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和植被条件以构筑城市景观骨架。
还有许多大城市如华沙、莫斯科等的重建计划都把限制城市工业、扩大绿地面积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
联邦德国从1951年起通过举办两年一届的园林展,改善城市环境,调整城市结构布局,促进城市重建与更新。
以瑞典为代表的“斯德哥尔摩学派”进一步影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许多城市将公园连成网络系统,为市民提供散步、运动、休息、游戏空间和聚会、游行、跳舞甚至宗教活动的场所。
这个时期的欧洲景观设计师虽然没有像美国那样自称为“景观建筑师”(Landscape Architec t),但其队伍也更加壮大和成熟。
除了勒·柯布西耶和阿尔托、门德尔松等现代主义建筑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更多关注景观价值,结合自然环境进行创作之外,一些专职的景观设计师开始通过文章和作品推广现代主义设计理念。
法国的J.Simond创新设计要素,构想用点状地形加强空间围合感,用线状地形创造连绵空间;瑞士设计师E.Cramer在1959年庭园博览会设计的诗园(Poetic Garden)(图4)以三棱锥和圆锥台组合体将地形塑造得如同雕塑一般;丹麦的C.T.Sorensen于19 59年和1963年相继出版了《庭园艺术和历史》和《庭园艺术的起源》两本书认为园林艺术应是自由、不受限制的,景观设计应该振奋人心,创造一个能被深入体验的场所,使人们从机器般的住宅和办公室中解放出来。
图4 诗园(1959瑞士,日内瓦)从1920~1950年代,欧洲的现代主义景观虽然没有与现代主义建筑完全同步发展,但它接受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特征。
例如对空间的重视与追求,采用强烈、简洁的几何线条,形式与功能紧密结合,采用非传统材料和更新传统材料等等。
4 现代景观设计走向多元1960年代,欧洲社会进入全盛发展期,许多国家的福利制度日趋完善,但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和文化价值危机感加重,经常举行各种游行、示威。
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危机与动荡使景观设计进入反思期,一部分景观设计师开始反思以往沉迷于空间与平面形式的设计风格,主张把对社会发展的关注纳入到设计主题之中。
他们在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中强调对人的尊重,借助环境学、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创造真正符合人的多种需求的人性空间;在区域环境中提倡生态规划,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生态分析,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
此外,艺术领域中各种流派如波普艺术、极简艺术、装置艺术、大地艺术等的兴起也为景观设计师提供更宽泛的设计语言素材,一些艺术家甚至直接参与环境创造和景观设计,将对自然的感觉、体验融入艺术作品中,表现自然力的伟大和自然本身的脆弱性,自然过程的复杂、丰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