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早期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规划
早期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规划
——城市湿地公园在保护地序列中的地位??
生态功能
(生态系统)
城市发展
(城市)
生产资源
(内部居民)
科普教育、休闲游览
(游客)
利益相关者博弈 生态系统-人类利益之卵
4. 景观评价: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多功能博弈
保护地序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分类系统 严格保护区 荒野地保护区 国家公园 自然遗迹保护区 生境/物种管理保护区 陆地/海洋景观保护区 资源管理保护区
属于独特的公园类型
¾在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之外,还应提供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等主要功能
2. 景观过程:生态服务功能
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完整地提供各种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功能:调蓄水量,调节气候,吸收温室气 体,生物栖息地,净化污染
经济功能:动植物产品,水资源,矿物资源, 能源,水运
¾生态系统构成示意
植物系统构成示意图
2. 景观过程:生态过程
以白鹭为代表的鸟类栖息地
白鹭 学名:Egretta garzetta 英文名:Little Egret 别名:小白鹭、舂锄、雪客、白鹭鸶、鸶禽、白鸟 生活习性: 栖息于沼泽、稻田、湖泊或滩涂地。寻食时不结群,而以分散形 式或单独在河滩、湖边窥视食物。呆立不动时,常一脚踏地,一脚 缩于腹下,头缩成“S”状,或漫步走动。不时伸长颈部,昂头环顾四 周,一有危险,就立即飞走。繁殖前期有飞向较远的湖泊、河川觅 食习性。夜晚飞回栖处时呈“V”字队形。 繁殖期营群巢,常与牛背鹭、池鹭、夜鹭、大白鹭、中白鹭混 群,巢营于树冠上部。巢简陋,多用粗细枝条搭成,浅圆盘状。巢 外径为31.8cm,内径17.1cm,巢高9.12cm,巢深5.75cm(朱曦 1999)。卵蓝绿色,浙江余杭白鹭卵大小为45.4(41.7~51.3) mm×32.8(30.1~35.8)mm,重25.4(22.8~27.3)g.。窝卵3~6 枚,平均3.7枚(朱曦 1999)。孵卵期23.9天,孵化率86.96%,育 雏期30~35天。 食性以虾、鱼、蛙及昆虫为主。
中国的保护地序列并非按照资源保护的严格承度划分,而是分部门管 理,彼此交错重叠,尤其在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压力下,往往都被纳入到“A”级旅游 区中
建设部门管理的生态保护地序列
城市湿地公园
风景区
——
…………
——
城市公园绿地
4. 景观评价: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引导博弈过程:基于对城市湿地公园性质/地位认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休闲游览
¾人工耕作维持了稻田湿地 ¾水渠系统利于岛内湿地系统
缺点:
人为干扰,化肥农药等的使用,除草 等
4. 景观评价: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科普、游憩
科普教育:缺乏相应的科研、科普设施
历史文化:散落,缺乏系统解说
游憩休闲:集中于梅山观鸟,启动了水上游览,已建部分餐饮设施,缺乏 总体规划
5. 景观改变
预景(Scenario)一
多功能博弈
城市国家公园属于国家公园序列:
¾既有国家公园的自然性,具有野游体验质量, 又有较大容量,靠近大都市,在大都会地区边 缘,一小时能到达的地区。 ¾城市开放空间体系的最高形态,为城市提供户 外活动空间 ,提高城市环境 ¾保护自然资源免于城市扩张带来的破坏 ¾整合进入城市整体系统,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
¾湿地生态、恢复措施的研究不够 深入
¾新开道路穿越南部湿地保育区
5. 景观改变
预景(Scenario)
预景比较
北林方案 EDAW方案 中规院方案 土人方案
生态保护
对整体生态格局分析不 够,但对湿生栖息地内 部进行了详细生态分区 生态问题及修复措施研 究具体 以湿地教育、休闲及田 园观光、体验为主
生态前期分析体系完 整 专门生态分区 解放大道调整 生态保护在空间落实 上没有体现 强调镜湖文化开发利 用
第一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浙江省唯一一处
位于杭州湾城市群,经济发达,休闲需求旺盛
1. 景观表述:区位
位于绍兴市三大组团之间,与城市关系密切
周边的城市规划建设
1. 景观表述:交通
1. 景观表述:综合现状
2. 景观过程:生态服务功能
城市湿地公园的内涵:城市—湿地—公园
以湿地系统为资源基础的,具备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
Ia Ib II III IV V VI
4. 景观评价: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国家公园序列:美国国家公园体系 ¾国际历史地段 ¾国家战场 ¾国家战场公园 ¾国家战争纪念地 ¾国家历史地段 ¾国家历史公园 ¾国家湖滨 ¾国家纪念战场 ¾国家军事公园 ¾国家纪念地 ¾国家公园 ¾国家景观大道 ¾国家保护区 ¾国家休闲地 ——城市国家公园 ¾国家保留地 ¾国家河流 ¾国家风景路 ¾国家海滨 ¾国家野生与风景河流 ¾其他公园地
5. 景观改变
目标:各种功能的协调
平衡。 在生态保护基 础上,促进科普教育、 休闲游览,并协调城市 发展与居民生产生活
5. 景观改变
生态保育
生态系统的连贯性
¾西南面大面积水稻田修复为近自然湿地,以草本湿地 为主,兼顾建设乔灌木树林
¾三个区域内各设置核心生态保护区,在保护梅山栖息 地同时在西南面和东北角各再设立一个 ¾沿河岸线种植乔灌木,建立具有自然特征的河流廊道 ¾两条横竖主要交通道路两侧种植阔叶林,消除交通噪 音和车辆对湿地内生物的干扰 ¾横跨道路下设立足够宽的过道,保证陆生动物的连续 性廊道
¾对居民宽容:过分迁就现状村 落
5. 景观改变
预景(Scenario)三
中规院方案
¾遵照风景名胜区规划框架进行 规划,对湿地公园的内涵与特性 认识不够全面
¾生态措施过于泛泛,对湿地生 态缺乏针对性研究
¾过分强调旅游区功能,不利于 湿地特色的塑造
5. 景观改变
预景(Scenario)四
土人方案
¾各方面考虑较为均衡全面 ¾强调对池塘、农田等乡土文化景 观的保护
生态上的要求: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的需要功能上的需要 三个区各自隔离,在功能联系上相互独立,需要独立进行管理。
5. 景观改变
生态保育
营造动植物群落多样性
¾ 增加树林:在水稻田边和田间种植林木, 保证鸟类及其它飞行动物的空中廊道连续 性和多样性
¾
丰富林地生境:改人工林(万亩绿地)为近 自然林,变成片单一树种为乔灌结合,高 低错落,多种树种间隔套种,植被多样性 营造生境多样性,同时也可预防病虫害传 播 丰富水生环境:引渠进入岛屿内部,创造 丰富的水位变化
觅食
现状栖息地梅山
2. 景观过程:生态过程
以白鹭为代表的鸟类栖息地
觅食区:滨水浅水区
觅食区:稻田
栖息地:梅山东北侧
3. 景观过程:人文过程
休闲游憩:景观资源分布
3. 景观过程:人文过程
历史文化及乡土文化景观
3. 景观过程:人文过程
城镇发展:提高城市环境
周边发展居住、行政,教育等
3. 景观过程:人文过程
以上一轮湿地公园总体概念规划设计为四个预景(Scenario)进行比较
Edaw方案
大疏大密,尊重现状不够 ¾大疏:
生态研究全面,应用于场地生态系统 构建时过于理想化,对现状改动大
¾大密:
西北角以城市化方式建设文化休闲 区,将城市引入
5. 景观改变
预景(Scenario)二
北林方案
¾考虑较为均衡、全面 ¾生态建设偏重于微观措施,缺 乏对整体生态格局的构建
4. 景观评价: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我国保护地序列:以生态资源为保护对象的保护地 世界自然遗产: 自然保护区:环保部门综合管理,林业、农业、地质矿 产、水利和海洋等部门分管 森林公园:隶属于林业部门 风景区:隶属于建设部门, 旅游区:隶属于旅游部门 城市公园绿地:分属于建设部门、绿化部门等
多功能博弈
水系统评价:水深
生态保护
水深较大,缺乏浅水区
4. 景观评价: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植被系统评价
生态保护
4. 景观评价: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湿地类型
生态保护
4. 景观评价: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白鹭活动分析
生态保护
4. 景观评价: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生产生活
4. 景观评价: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生产生活
优点:
多功能博弈
湿地生态保护
基础,主要功能,生态学/景观 生态学,建立生态安全格局
城市发展
居民生产生活
协调,公园范围划定绿线、外围 缓冲区控制,协调城市景观
重要功能,乡土文化保 护,与湿地共生
科普教育、休闲游览
主要功能,游憩机会序列ROS,既提 供多样化体验,又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பைடு நூலகம்
4. 景观评价: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多功能博弈:案例
管理区 核心区
目标 -提供一个不受滋扰、具参考价值的自然地带 -主要维持自然生态活动 -除必要的管理、监察和研究工作外,不得擅进 -为水禽提供栖息地(包括潮涨时的栖息) -集中进行生物多样性的护理、教育及培训等工作 -让市民欣赏其特有价值,及享受与野生生物的接触 -提供教育机会,以提升市民对护理湿地的认识,及提供宁静的消遣活动的机会 -作为缓冲,加强湿地外缓冲区的作用 -可持续地利用湿地 -作为缓冲,加强湿地外缓冲区的作用 -私人土地 -务使取得和维持与地主的合作关系,以达至可持续的生态环境管理
¾
岛屿内部引入湿生环境
¾恢复河岸的自然状态:具 有航运功能的河道采用为斜 坡自然抛石,在保证护岸的 同时,又为两栖动物、鱼类、 浮游和底栖提供生存空间, 其它河岸改平缓斜坡以植被 (草本和木本)护坡,河岸的植 被隔离带应在5米(小河道)和 10米(大河道)以上,部分河 岸如有塌方不需要修复,可 任其发展。
¾强调以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为基础 ¾在受人工干扰强烈的地区,甚至需要辅以一定的人工修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