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四 Word文档的格式化与排版

实验四 Word文档的格式化与排版

实验四 Word文档的格式化与排版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文档的格式化方法,学会使用格式刷;
2.掌握文档的页面设置方法;
3.掌握文档的排版方法,如分页、分节及分栏;
4.掌握文档的打印操作。

二. 实验内容与步骤
1. 在Word窗口中输入下列文字,以文件名为W3.doc保存在D盘的根目录下。

探索宇宙的奥秘
天文学家从事的宇宙研究,不单是对人类本身及栖居的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还能加深对物理以及化学两学科的认识,特别是近些年来对地球的生命起源的了解也极有贡献。

可能导致复杂有机分子的有机化合物,在形成于太阳系而不受地球影响的陨星中屡有发现。

天文学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太阳由行星环绕,且其中一颗行星还有生命存在,那为何其它的恒星就不应拥有行星系统,而且其中一些行星不能有生物栖息其上呢?那些生物同地球上的生物形态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不可以一样呢?哪些观测结果能帮助我们解释上述问题?
2. 对上述文件进行下列操作后,以W4.doc为文件名保在原文件夹中。

⑴将文章的第一行按以下要求设置格式,作为本文的标题。

要求:二号、红色、加粗的黑体字,居中。

⑵将全文设置为小四号宋体字,全文的行间距为固定值 25。

⑶将文章第1段设置成:居中对齐、首行缩进0.8厘米、段前距4磅、段后距3磅,
1.5倍行距。

①选定第1段,或把光标置于第1段中;
②在菜单栏上选择“格式→段落”选项,弹出“段落”对话框;
③在“缩进和间距”选项卡中设置“特殊格式”为“首行缩进”、“度量值”为“0.8厘米”;“段前”为“4磅”、“段后”为“3磅”;“行距”设置值为“1.5倍行距”;“对齐方式”为“居中”;
④单击“确定”按钮,返回文档窗口。

⑷将第1段的格式复制给最后一段,并为该段落加上绿色、宽度为3磅的实线边框,填充浅黄色的底纹。

操作步骤:
①选定第1段或把光标置于第1段中;
②在常用工具栏上单击“格式刷”按钮,鼠标指针在文本区内变成带刷子的光标;单击最后一段。

③选定该段文本,在菜单栏上选择“格式→边框和底纹”选项,弹出“边框和底纹”对话框;
④在“边框”选项卡中选择绿色、3磅宽度的实线,单击“方框”按钮;
⑤在“底纹”选项卡中选择浅黄色;
⑥在“应用范围”中选择“段落”;单击“确定”按钮。

若要将格式复制到多处,可双击“格式刷”。

复制结束时按Esc键,使鼠标指针恢复正常。

3.将文档W4.doc的页面设置为:16开纸,正文与纸边的距离为上下各2.5厘米,左右各为2厘米。

⑴在菜单栏上选择“文件→页面设置”选项,弹出“页面设置”对话框;
⑵在“纸型”选项卡中设置“纸型”为16开,在“页边距”选项卡中设置“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各为2厘米;
⑷单击“确定”按钮。

4. 为文档W4.doc建立页码,页码位置在页面的左上角。

⑴选择“插入”菜单中“页码”命令,弹出“页码”对话框;
⑵在对话框中设置“位置”为“页面顶端”,“对齐方式”为“左”;
⑶单击“确定”按钮。

5. 为文档W4.doc设置页眉和页脚,页眉的内容为该文章的标题,居中对齐;页脚的内容为班级名称、学号和姓名,右对齐。

⑴在菜单栏上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选项,弹出“页眉/页脚”工具栏;
⑵在页眉工作区输入文章的标题,在“格式”工具栏上单击“居中”按钮;
⑶在“页眉/页脚”工具栏上单击“在页眉和页脚间切换”按钮,光标移动到页脚工作区;
⑷在页脚工作区输入姓名和班级名称,在“格式”工具栏上单击“右对齐”按钮;
⑸在“页眉/页脚”工具栏上单击“关闭”按钮。

6. 打开文档W5-5.doc(见附录B),将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分成两栏;将第二、三段分成三栏,且栏宽相等,并加上分隔线,其他段落不变,再按原名保存。

⑴选定文章的第一段,在菜单栏上选择“格式→分栏”选项,弹出“分栏”对话框;
⑵单击“两栏”按钮和“确定”按钮;
⑶选定文章的第二、三段,在菜单栏上选择“格式→分栏”选项,弹出“分栏”对话框;
⑷单击“三栏”按钮,再单击“分隔线”选项,最后单击“确定”按钮。

提示:可以用以下方法达到均匀分栏的效果。

◆分栏后,在已分栏文档的最后插入分节符。

◆分栏前,在文档的最后按回车键,产生一个空行,选择分栏范围时不选择该空行;在选择
分栏范围时不包含最后的回车符。

7.预览和打印文档
⑴打印预览
在菜单栏上选择“文件→打印预览”选项,或在“常用”工具栏上单击“打印预览”按钮,用打印预览方式显示文档W5.doc。

⑵打印文档
⑴接通打印机,在菜单栏上选择“文件→打印”选项,弹出“打印”对话框;
⑵单击“全部”按钮,单击“确定”按钮。

此外,在“常用”工具栏上单击“打印”按钮,也可以打印当前文档的全部内容。

8. 把文档my_file.doc的正文字体设置为“隶书”,小四号字,把各段设置为首行缩进2字符;第一段中的英文字符设置为“加粗和倾斜”字体;第二段的段后距离设置为1.5行;第一段设置为“两栏”,中间加上“分隔线”;在文本中加上适当的页眉、页脚和页码。

⑴打开文档“my_file.doc”,选择全文;
⑵在菜单栏上选择“格式→字体”选项,弹出“字体”对话框;
⑶在“中文字体”选择框中选择“隶书”选项,单击“确定”按钮后,全文变为斜体;
⑷选择第一段中的第一个英文字“Basic”;
⑸在菜单栏上选择“格式→字体”选项,弹出“字体”对话框;
⑹在“字型”选择框中选择“加粗倾斜”选项,单击“确定”按钮后,“Basic”变为“加粗和倾斜”;
⑺在“常用”工具栏上双击“格式刷”按钮,鼠标状态变为一个“刷子”的形状;
⑻分别选择第一段中的其它英文字符,选择完所有英文字符后,单击“格式刷”按钮,鼠标状态变为正常的“I”形状;
⑺选择第二段;
⑻在菜单栏上选择“格式→段落”选项,弹出“段落”对话框;
⑼在“段后”框中输入“1.5行”;
⑽选择第一段;
⑾在菜单栏上选择“格式→分栏”选项,弹出“分栏”对话框;
⑿在“预设”组合框中选择“两栏”选项并选择“分隔线”选项;
⒀在菜单栏上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选项,弹出“页眉和页脚”输入框,并加上适当的“页眉和页脚”说明
⒁在菜单栏上选择“插入→页码”选项,弹出“页码”对话框,选择不同的选项,观察
“页码”的不同位置;
⒂保存文档“my_file.doc”。

修改后的文档“my_file.doc”如下:
自从上世纪60年代编程语言Basic出现以来,便凭借其短小精悍、易于掌握的特点,赢得了广大计算机用户和编程人员的喜爱,并成了学习程序设计的标准语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Basic语言也从基本的Basic语言发展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Quick Basic、True Basic和Turbo Basic等。

Visual Basic编程语言是一个面向对象的集成开发系统,它继承了Basic 的简单、高效、易学易用的功能,并且融入了如面向对象、设计过程可视化、事件驱动、动态数据驱动等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使Basic语言编程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自从上世纪60年代编程语言Basic出现以来,便凭借其短小精悍、易于掌握的特点,赢得了广大电脑用户和编程人员的喜爱,并成了学习程序设计的标准语言。

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Basic语言也从基本的Basic语言发展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Quick Basic、True Basic和Turbo Basic等。

广东省XX大学
王报国
9. 在Word 环境中打开文本文件TW5.TXT(见附录B),完成下列操作后,再以W5.doc 保存在D盘的WORD文件夹中。

操作要求:
⑴文章的标题采用系统提供的样式“标题2”,居中。

选定标题,在“格式”工具栏最左端的样式框中选择“标题2”,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居中”按钮。

⑵正文为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0.75厘米,两端对齐,2倍行间距,段前后间距都为6磅;
⑶正文的第一段第一个字设置为首字下沉三行的格式,字体为隶书;
⑷将文章的第二、三段添加边框(蓝色、双线、带阴影)和底纹(10%灰纹);
⑸将文章的第四至第六段分两栏,且栏宽相等;
⑹将文章的第七至十段分为三栏,且栏宽相等,加上分隔线;
⑺用“格式刷”将每段的最后两个字设为红色、加粗并加框。

⑻添加“页眉/页脚”,在页眉中输入“商用网络发展趋势——讲话”,宋体,5号字,居中;在页脚的右下角插入页码和系统日期,内容为“第X页共Y页”(其中,X为当前页页码,Y为文档总页数)
⑼页面设置为:A4纸,页边距上下各为2.8厘米,左右各为2厘米,装订线在页面的左侧0.5厘米位置。

思考:复制字符格式的操作与复制段落格式有什么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