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工课设报告

电工课设报告

北京工业大学课程设计报告书
学院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专业机械工程
题目八位二进制加法器
学号
姓名
成绩
指导教师
2017年5月
目录
一、摘要: (2)
二、电路原理图: (2)
三、工作原理分析 (3)
四、电路仿真和结果分析 (7)
五、电路的制作与实验调试 (8)
六、元器件选择 (12)
七、线路的改进意见 (12)
八、课程设计的收获和体会 (13)
九、思考题 (13)
十、参考文献 (13)
一、摘要
该电路将K3,K4设定的8位二进制数与74LS273中锁存的数相累加,并将结果通过发光二极管D1~D8显示出来。

K1为累加键,每按一次累加一次。

K2为清零键,用于将累加和清零。

二、电路原理图
三、工作原理分析
1、整体电路分析
整个电路由一个双T选频网络,半波整流器,低通滤波器组成。

由C1,R1隔直流,通交流,通过一个双T选频网络将特定频率(2kHz)的信号选出。

然后经过一个半波整流器,输出幅值为正的半波信号,再通过由C8,R10组成的低通滤波器,阻隔高频率信号,通过低频率信号,输出一个直流电压信号。

2、单元电路分析
1、电路组成:如图1所示,整个电路由一个8位高速寄存器、两个4位二进制全加器及一些电阻、电容、发光二极管组成,实现8位二进制累加器的功能。

2、单个元器件的性能
(一).74LS273 8位高速寄存器
(1). 74LS273是8位高速寄存器。

寄存器内有八个共用时钟信号的D 型触发器,寄存器有异步主复位信号输入端(低电平有效)。

这种芯片为20脚封装,引线之间距离为0.3ft
其特点如下:
8位高速寄存器;数据并行寄存共用时钟信号和主复位信号;输入箝位二极管限制端口高速效应
(2).引脚符号名称
(3). 真值表
注:H=逻辑高电平;L=逻辑低电平; X=任意值.
(4).74LS273引脚图
(5). 简要分析说明:
74LS273是公用时钟信号和主复位信号的8位并行数据寄存器。

当输入端为低电平时,Q 输出端为低电平且与其他输入端无关。

在时钟信号由低电平向高电平跳变时刻,达到规定的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要求的D 端输入数据将被传送到Q 输出端。

74ls273引脚图引脚功能:74LS273是8位数据/地址锁存器74LS273是一种带清除功能的8D 触发器,1D ~8D 为数据输入端,1Q ~8Q 为数据输出端,正脉冲触发,低电平清除,常用作8位地址锁存器。

(二). CD4008 4位二进制全加器。

(1.) CD4008是4位二进制全加器。

其性能与特点如下:
有四个“和”输出端及一个平行进位输出端; CC4008与CD4008、MC14008可以互换使用; 主要用于二进制加法单元; 采用16条外引线封装。

(2). 原理分析:如图所示, CD4008是4位二进制全加器,能够计算4位加法。

32103210,,,,,,,B B B B A A A A 分别为各自由低向高的四位输入,
3210,,,S S S S 为四位和输出
(3). 真值表 如下
(4) .CD4008引脚图
四、电路仿真和结果分析
1、Multisim仿真电路图:
2、仿真结果:
当K3,K4控制的八个开关控制两个级联的二进制加法器CD4008(高电平为1,低电平为0),输入八个二进制数,并与寄存器74LS273中锁存的数相累加,由于开始时,寄存器中的数00000000,所以累加完之后即为最后结果,结果由八个发光二级管显示,由于八个发光二级管采用共阳极接法,所有当二极管负极为低电平时,其发光,负极为高电平时,达不到开启电压,二极管不发光。

K1键为累加键,每按一次累加一次,由于寄存器74LS273是公用时钟信号和主复位信号的8位并行数据寄存器。

1D~8D为数据输入端,1Q~8Q为数据输出端,上升沿触发,当输入端为低电平时,Q输出端为低电平且与其他输入端无关。

在时钟信号由低电平向高电平跳变时刻,达到规定的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要求的D端输入数据将被传送到Q输出端,当开关闭合时,时钟信号有一个上升沿,此时寄存器所存把数据,闭合时为高电平。

除此之外,电路还有一个K2键,它负责电路的清零工作,由于寄存器74LS273
的结构,它是低电平清除,即0时,将Q输出端全清为零,由于二极管采用共阳极接法,所以闭合K2之后,发光二级管会全发光。

五、电路的制作与实验调试
1.电路正面图及反面图:
2.调试电路结果及分析接通电源
输入00001001
累加一次
累加两次
累加三次
六、元器件选择
七、线路的改进意见
八.线路的改进意见:
由于开关K1为累加键,每按一次累加一次,有时会出相累加两次的情况,使结果出现错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可将K1中的开关与电容并联,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触发两次,使电路的时钟信号更稳定。

如图所示:
八、课程设计的收获和体会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直观地认识到了加法器的结构,对电路版的制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第一次对一个电路进行完整的从分析,仿真,制作到调试的学习。

我认为这比我在图书馆研究一个月的收获更大。

最后完成后的成就感也是难以言表的。

我也能解决一些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对我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术都是莫大的提升。

九、思考题
(1).如何修改电路可以使累加器可以显示溢出的情况?
(2)开关K3和K4不要上拉电阻行不行?为什么?
答:
(1)为了使累加器可以显示溢出的情况,只需要把溢出位如原电路图一样,在左边的加法器输出端接一个放光二极管和电阻,并接上5V电源,此时,就可通过发光二级管的亮灭来显示溢出的进位。

(2)不行,因为开关K3,K4如果不要上拉电阻,则5V电源将直接和大地相连,此时由于电源是理想电源,则一旦如此连接,电源将烧毁,所以,不能不要上拉电阻。

十、参考文献
施良驹《集成电路应用集锦》电子工业出版社,1988,6
何希才,白广存《最新集成电路应用300例》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庄效恒,李燕民《模拟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