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美学概论》考试复习笔记精华1康德的美学理论主要集中在《判断力批判》的上卷。
2第一部涉及美感经验形态划分的著作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3文献记录表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是最早开始思考美的。
4构成形式美的自然物质因素是行壮、色彩、声音。
5中国画多以写意为主,“神似”重于“形似”。
6园林艺术的类型从世界范围看主要有三种,即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东方园林。
7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于1750年在其所著的《美学》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
8从总体来看,美可以分为现实美和艺术美两大类。
9劳动美具体体现为劳动环境的美、劳动过程的美、劳动产品的美。
10艺术美的三种高级审美要素是意蕴、意境、典型。
11 鲍姆嘉通被称为“美学之父”。
12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审美意识。
13现实美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
14研究美学所需要的最基本方法是哲学的和逻辑的分析法、符号学和语言学的方法、心里学的方法。
15西方悲剧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存在悲剧。
名词解释:建筑艺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形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和时代感,以其功能性为特点,为标准,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
工艺美术:是指既具有审美特性,又具有较强的物质特性,既表现出审美价值,又有一定实用价值的造型艺术。
典型:在艺术作品中,典型是指通过鲜明独特的个性,集中地概括一定社会生活中某种人或事物的共性,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并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显示的美,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科学实验以及人的衣食住行、交际往来等各方面。
现实美:是指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美,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它遍布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美感经验:就是审美活动(包括艺术创造和艺术鉴赏)发生时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心醉神迷的瞬间经验状态。
意境:是指艺术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客观的事物、景物高度和谐融合二产生的含蓄蕴藉、丰富深远、耐人寻味、能引起人无穷想象的艺术境界。
雕塑:是用可塑性材料或可雕刻的材料,塑造具有三维空间的实体性的艺术形象,以再现生活、表达情感的艺术。
形式美:是指美得对象在形式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某些具有共同性的美得要素和规律,它是从无数具体的感性的美的事物形式中所抽象概括出来的,包括构成事物外形的自然物质属性(形、色、声)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原则。
表演艺术:是通过人的演唱、演奏、说唱或人体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艺术。
造型艺术: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将客观事物固有的各种构成要素作为表现手段,在平面或三维空间塑造可视的艺术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传达思想感情的艺术。
艺术美:指由艺术家创造出来的、呈现于作品中的美。
它是现实美的升华和结晶。
节奏: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有秩序、有规律的反复连续,它由速度的快慢和力度的强弱两种因素构成。
巫术直观:就是原始人类通过生命活力的普遍可沟通性而与周围世界直接的、前理性的交流方式,它把世界万物都变成了充盈着生命活力的形象,而人也与这些形象一样,受普遍的生命活力的支配。
意蕴:是指潜伏隐藏在艺术作品内部的深层内涵,是一种哲理或诗情,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韵、风采、意味。
简答题一、美感经验的直觉发生时具有哪些特点?1.直觉是不假理性概念或逻辑的推断而获得直接的悟知;2.直觉是高度专注的经验;3.直觉是一种具有洞察力的经验;4.美感经验的直觉是形成性的和造就的。
二、如何才能更好的领略自然美?第一,善于选择最佳的自然时空与观景角度,在自然美中发现诗情画意。
第二,把自然景观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把自然美欣赏同艺术美欣赏融为一体。
第三,充分展开自由联想和想象,使自然美融进浓郁的情感色彩。
三、园林艺术的审美特征有哪些?浓缩的自然美、综合的艺术形式、诗意画意的意境追求。
四、“艺”向自由艺术的演变包含了哪四个方面?第一,是“艺”向自由艺术演变;第二,是“艺”中蕴藏的自由本性被揭示出来;第三,是对艺术的自由形式的自觉;第四,是由诗性直观和自由的形式产生审美快感。
五、自然美的特征有哪些?1.丰富性,天然性;2变异性,多面性;3重在形式美六、巫术活动的特征是什么?1.人的生命与万物的生命未分离的,它们之间是相同的,并相互影响的;2.人的生命与外部世界之间是相互影像的,也是相互可直接沟通的;3.巫术世界是一个“存在”与“非存在”不分的世界;4.巫术世界是一个隐喻的世界,也是一个受魔法支配的世界,因此巫术世界相信万事万物之间有一种神奇的魔法的关联,有种由神奇魔法控制的因果链,这魔法支配的关联链,是巫术活动得以成立的关键,其根基却是“万物有灵论”和“”七、中国古代的“六艺”指的是什么?古希腊的“七艺”指的又是什么?中国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古希腊七艺天文、算术、几何、音乐、文法、修辞、逻辑。
八、美感经验的快感主要根源于哪些?1.来源于人的心身之间和谐、自由的状态;2.来源于人的生命活动所达致的完满感、充实感;3.来源于生命活动的自由创造和内在意义的表现。
九、美感经验作为自由的经验包含哪些基本含义?1. 美感经验作为自由的经验,首先是一种人的感性和理性、肉体和精神、形和神处于和谐融通的经验;2.美感经验作为自由的经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经验;3.美感经验作为自由的经验,是人与自己和谐统一的经验,即在美感经验中人获得了他的生命整体性存在。
十、优美具有哪些特征?1.和谐感;2.自由感;3.纯粹的形式感十一、悲剧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人物遭受不幸,这种不幸或者是死亡,或者是失败,或者是陷入不能自拔的困境;2、具有人物不幸带来的悲感;3、悲剧感中包含着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净化”作用十二、造型艺术具有的基本特征?造型性、直观性、瞬时静止性。
十三、什么是“手艺”?从哪些方面“手艺”为“艺”奠定了本源性根基?答:“手艺”是身体劳作的一种凝结和提炼,是身体劳作所形成的完整技艺,它是3万年的原始身体劳作的结晶,并在身体劳作中持续地进行这种技艺的凝结。
第一:艺的根基是有目的的身体劳作与身体劳作中食物的“合目的性”的本性的显露之间、身体劳作方式的“合规律性”与身体劳作中事物的规律性的显现之间的完美契合,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两个方面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既不完全属于主观方面,也不完全属于事物方面,而是两者的出神入化的结合体。
这个结合体是一种形成性的和生成性的创建。
因此,“艺”本源地属于创造。
第二:“艺”归属于身体劳作的实践领域,是身体劳作对一个属人领域的开辟和生成,是向未知领域的创造。
在这种生成与开辟中,人不仅把自己的目的与事物的“合目的性”的本性凝结在一起,而且把自己的生命力投射于这种契合与凝结。
第三:“艺”的创造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在对事物的“合目的性”的本性的揭示、把握中进行的,“艺”不能离开对事物的“合目的性”的本性的揭示。
第四:就“艺”是身体劳作的“合规律性”与身体劳作中事物的“合目的性”的本性的显露的完美契合而言,它凝结和体现了一种实践的智慧,即身体劳作直接捕捉自然的奥秘的方式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本性的显露之间能够如此吻合的能力。
第五:作为有目的的身体劳作的“合规律性”与身体劳作中事物的“合目的性”的本性的显露的完美契合的统一体,“艺”在最深处揭示和见证了人的自由。
因此,以上五个方面为“艺”奠定了坚实而肥沃的本源性根基。
作为审美活动的艺术正是在此基础上生长、结果的。
十四、丑的特征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答:就丑所关涉到的主体内在的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主体与对象的关系、主体内在的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以及非理性的表现形式而言,它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丑所关涉到的主体已不再是一个理性的主体,也不再是一个无理性但合理性的主体,而是现代社会中崛起的非理性主体。
第二,就审美的丑所涉及的主体与对象的关系而言,它已经不再是一种和谐的关系。
第三,非理性主体所主导的审美活动,其表现形式就不再需要遵从对象的自然形式,对象的自然形式也不能承担表现非理性主体的使命,因此为了他的非理性内蕴的表现,他只能将自然对象的形式进行解体、肢解,才能表现自身。
第四,由非理性主体的非理性内蕴通过肢解自然形式,或通过扭曲的抽象形式,最后所构成的每个艺术作品的整体形象,已经不再是古典艺术作品的那种合于自然原型的有机形象,而使非有机的、碎片式的抽象象征形象。
例如,非理性主体为了表现自身的非理性内蕴,或肢解自然形式,或者通过创造非自然的形式,由此进行的审美活动所形成的状态,就是丑。
西班牙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的《在海边出现的面孔和果盘》,就是这种丑的经典体现。
大家看这幅画,会有一种经历噩梦的感觉。
画面中的果盘隐藏着一个女性的面孔,而这个重叠着女性面孔的果盘又与旁边的山构成了一条隐蔽的狗的形象。
看这样的绘画,你已经不再能获得古典的美感,获得的只能是一种荒诞的感觉。
十五、荒诞的特征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答:作为美感经验的荒诞,其构成中的主体已经不再具有理性或先验的本质,而是一个孤独的没有先定意义的、只是在荒诞的世界上“去成为什么“的这样一种存在者。
第二,就荒诞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不仅人是荒诞的,世界本身也是荒诞的、无确定意义的,因此荒诞的人也就不能与这样的世界之间形成任何有意义的关系,而是相互冷漠、彼此疏远的关系,这就是荒诞中的破碎感和冷漠感。
第三,在荒诞的美感经验中,人自身的内部已经不能分出理性和非理性,人整个作为荒诞的存在而呈现自身,他不是用自己的理性来规范自己的非理性,也不是唤起理性的无限来克服非理性的荒诞,他只是将自身的非理性的荒诞呈现出来。
第四,因此在呈现形式上,荒诞的表现形式就不是优美的、和谐的、规则的、“合目的性”的形式,而是呈现为废墟性的、虚无的不规则形式。
第五,荒诞的美感经验,在感性体验上是非常复杂的它一方面是一种意义丧失或缺席后形成的虚无感、空洞感,另一方面,它又包含着一种不承担责任、不追求意义、没有意义的轻松感。
举例:西格尔的《公共汽车骑手》画面中,这些乘坐公共汽车的人,面无表情,茫然而无助,就像一具空壳。
一、填空题1、被誉为“美学之父”的美学家是____________。
2、__________于1967年发表的《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被认为是接受美学形成一个独立学派的理论纲领。
3色彩的审美效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柏拉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篇名)中提出了“美是难的”千古喟叹。
5、关于美的本质,黑格尔说: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则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