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刮墨刀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刮墨刀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刮墨刀的正确选择和使用塑料软包装凹版印刷中,油墨刮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使用刮墨刀,不仅能使印品墨色鲜艳饱和,而且还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印刷质量事故。

刮墨刀在凹版印刷中的作用是刮去凹版辊表面多余的油墨,只留下版辊网穴里的油墨,无网穴的部位应全部刮干净,使整个印品质量达到所需的要求。

正确选择和使用油墨刮刀,会给印刷产品的质量带来很好的效果。

一.刮墨刀的选择由于凹版分为雕刻板和电雕版两种,两种印版都凹凸不平,当机器在电机带动下高速运转时刮刀也将随着机器的转动而作相应的来回摆动。

刮墨刀如果没有弹性不能迅速恢复至原位,而且还会在印版上留下摆时产生的刀丝、刮刀粉末、铜版粉末,对印品颜色产生极大影响,刮墨刀应选用C、Cr、Mn、Si各占一定的比例,刮刀厚度通常选择0.1~0.18mm之间,太厚没有弹性,刮不干净油墨,反应在印品上,往往呈现出雾状,不但影响印刷质量和下一色套色图案,印前、印中、印后的质量效果将会相差很远。

如果刮刀太薄,刮刀就容易在印版上留下刀痕和油墨中含有的铜铁粉末相摩擦,在印刷大面积满版白底时,常使油墨附着层发生质量事故。

刮墨刀的硬度也影响到印刷品质量。

刮刀是铁的,而电雕版是铜滚筒表面镀铬,由于铜密度与铁的密度不一致,硬度一般在200HV~300HV,这样即不伤版,又不易留下刀痕,还可以刮除版面多余的油墨。

刮刀的刀口应选择圆弧形刀尖的,因为版为圆形,刮刀为圆弧形,它不伤印版又容易将油墨刮净,保持印刷时无图案处的干净而不滞墨。

如果刀尖是平的,由于平的刀口很锋利,既伤版又影响印刷,刮墨不干净,就会影响印刷质量。

二.刮墨刀的使用印品色彩常常出现不一致、或深或浅的现象,这是大多数彩印公司常常碰到的故障现象,特别是挂网版即层次版,除与油墨转移性有关外,其刮刀的使用角度也不可忽视。

刮墨刀与印版滚筒的角度大小,也可直接影响印品质量,刮墨刀角度小,刮墨效果差,印品墨层深光泽好,但易出现刮墨刀刮不干净,图文模糊现象,一般角度在35°-45°之间为宜。

但要调整到最佳角度,还要根据印版的网穴深度来调整,如果印版网穴过深,其刮墨刀的角度应调大,反之印版网线浅则刮墨刀角度应调小。

同时还要根据机速和刮墨刀与压印胶辊的距离更进一步调整好。

使刮墨刀干净地刮去多余油墨,使网穴里的油墨得到饱和均匀转移到薄膜上才能得到好的印品,印品的挂网墨部分受到刮墨刀的影响十分明显。

刮墨刀的使用效果:安装刮墨刀时,常常用副刀片来支撑。

副刀片一般用硬钢片做成,我国刀衬厚度选择一般在120mm~150mm。

刀片常常被夹固在其中央,一般刀背距离硬钢片8mm左右,硬钢片离刮墨刀片约为7mm左右,具体尺寸经过使用效果来确定,紧固其刀片常用8#螺母加以紧固,刮墨刀片应大于印版版辊。

在安装之前,无论是新刀片还是旧刀片,都应将刀片刃口进行研磨,要求无缺口、无毛刺,刃口角度宜斜25°。

我们常使用的方法则是先将油沫石加几滴机油进行粗磨,然后用1000#耐水砂布再同样加几滴机油再细磨,加几滴机油的目的是可润滑,减少摩擦,这样经研磨后的刮墨刀效果一般都不错。

刮刀安装得太突出,刮刀容易变形,呈波浪状,在高速印刷时,有的地方刮得干净,有的则刮不干净,有痕迹,将影响印刷质量,并将受到损失。

刮刀安装太短,又缺乏应有的弹性,要加大压力才能刮干净表面无网页的油墨,又容易伤印版,缩短其使用寿命。

所以安装适宜是很关键的,这要根据印版大小,长短来做实际调整。

刮墨刀的安装位置就是从印版版辊上从刮墨刀的刀刃到版辊筒的接触点到压印胶辊的、压印点之间的距离。

刮墨刀的结构:距离的长短与印品质量有很到关系。

常常刮刀附有调节螺母,分上下调节和前后后退的调节。

大多凹版机都是这样的结构。

如果调整不好使印品无光泽不清晰,出现干版、堵版、不上色、虚边、牢固度差等现象,而油墨的挥发速度是根据印刷机速度进行调整的,所以刮墨刀的距离是根据印刷机速度来调节。

一般情况下,印版直径在R15左右,机速为60m/min左右时刮墨刀与压印胶辊的距离为6cm。

印刷速度快,距离远些较好,印刷速度慢,则刮墨刀与压印辊的距离近些好;机速快刮,刀太近,上述的距离可能在高速下将刮刀下的油墨飞溅出来造成浪费,这一点必须注意。

刮墨刀的压力也对印品质量产生十分大的影响,在凹版印刷机里一般对刮墨刀都要给一定的压力,因为有了压力后刮墨刀才能穿过油墨层,使刮墨刀与印版辊筒接触,刮净多余油墨。

压力大小可根据印版深度及图文叠层次等情况进行调整。

当然太大的压力很容易将网穴油墨刮的过于干净而印刷不上去,太轻的压力又将产生印刷拖尾等故障。

解决其办法则是适当向刮刀刃口处即与印版界面处吹风即可解决,吹风可用专门的版风机提供。

压力过大将改变接触角变小,很难刮净油墨造成刮刀下油墨堆积而产生刀线。

所以刮刀左右摆动,目的是减少摩擦,减少印版的摩擦,同时又避免了刮墨刀下墨层的堆积,从而不发生刀线。

通常情况下,工作状况良好的刮墨系统中,接触角度大小在60°左右较为适宜。

刮墨刀随着时间推移,在使用中将出现裂口、毛刺等现象,刮墨刀不能有效地工作,这时就需要磨刀,或更换新的刮墨刀即可解决。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刮刀出现破裂现象,我们常常做的方法是将破裂处进行打磨或加垫的方式。

一是节约刮刀使用成本,二来可解决相应出现的质量故障。

刮墨刀使用完毕应保持良好的卫生及润滑,通常的做法是:首先,将使用过的刮墨刀分类处理,同时将刀片上的脏物用布块沾溶剂清洗干净;其次,干燥后装入塑料袋内,加少许机油,放在通风干燥处以便下次使用。

刮墨刀的正确使用将给印品带来高质量效果,如若使用不当,会造成很大的质量损耗。

软包装凹版印刷中易产生许多故障,如印品发花,无光泽;发生拖影,深浅不一;有刀线等。

这些故障有可能来自薄膜自身,也有可能来自机械转动、操作人员技术、室内温湿度,其中大多数故障都与刮墨刀密切相关。

所以说,正确选择、安装及使用刮墨刀,将会大大降低故障率。

刮墨刀在凹版印刷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正确使用刮墨刀,不仅能使印品墨色鲜艳饱和,而且还可将印刷质量事故降到最低点。

刮墨刀的安装位置(刮墨刀与版滚筒的接触点到压印滚筒与版滚筒压印点之间的距离)对印品质量影响很大。

大多凹印机通过调节副刮刀的调节螺母,都可对刮刀进行上下调节和前后调节。

如果调整不好,会使印品无光泽、不清晰,在印刷中出现干版、堵版、不上色、虚边、墨层附着牢度差等现象。

刮墨刀的安装位置与印刷速度和油墨干燥速度有关。

而油墨的干燥速度是可以根据印刷速度调整的,所以刮墨刀的安装位置要根据印刷速度来调节。

一般采用直径为15cm左右的印版滚筒,机速为60m/min左右时,刮墨刀与压印点的距离为6cm。

印刷速度快,距离远些较好,印刷速度慢,距离应近些。

三.刮墨刀的使用在安装刮墨刀之前,无论是新刀片还是旧刀片,都应先对刃口进行研磨,以保证无缺口、无毛刺,刃口角度以25°为宜。

通常是先在油石上加几滴机油用于粗磨,然后用1000#耐水砂布同样加几滴机油进行细磨。

加几滴机油可起到润滑作用,减少摩擦,研磨效果一般都不错,不妨一试。

大多数印刷厂常常会碰到印品墨色或淡或浓的现象,特别印刷网目调印品时,这除与油墨转移性有关外,刮墨刀与印版滚筒夹角也不可忽略,大多数凹印机都可选择45°~65°角。

夹角小,印刷墨层颜色深,光泽好,但刮墨效果差,易出现刮不净、图文模糊现象。

而夹角过大,则浅网部分有可能无法实现油墨转移,出现诸如带阴影图案主图案印出来了,而其阴影却印不出来等现象。

解决方法是调节刮刀位置,并调高刀架位置,尽量使油墨全部转移到承印基膜上。

要调整到最佳角度,还要考虑网穴深度、刮刀位置以及印刷速度等因素。

网穴过深,角度就应大一些。

刮墨刀压力对印品质量也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压力大小可根据网穴深度及图文层次等进行调整。

如果印版滚筒太长,而且是腐蚀凹版,则施加的压力就要大一些。

因为腐蚀凹版网穴深,但图案边缘易出现毛刺等现象。

但压力太大很容易将浅网穴中油墨刮掉,造成浅网部分印不出来;而且压力过大还会使接触角变小,难以刮净版面多余的油墨,造成刮刀下油墨堆积,产生刀线。

通常情况下,工作状况良好的刮墨系统,接触角以60°左右为宜。

刮刀压力太轻也不行,将会产生拖毛等故障。

解决方法是适当向刮刀刃口处即刮刀与印版界面处吹风,吹风可用专门的吹风设施。

刮墨刀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毛刺、裂口等现象,刮墨刀不能有效地工作,这时就需要磨刀或更换新的刮墨刀了。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刮刀出现破裂现象,可以通过打磨或加垫的方法延长其使用寿命,一来节约刮刀使用成本,二来也可解决相应的质量故障。

刮墨刀使用完毕应保持清洁及润滑,通常的做法是:(1) 使用过的刮墨刀,用布块沾溶剂清洗干净。

(2) 干燥后涂上机油,装入塑料袋内,放在通风处保存。

通常聚酯刀片涂6#机油。

(3) 分类保管,以备今后使用。

当凹印机在电机带动下高速运转时,刮墨刀也随其做相应的摆动。

不同厂家生产的凹印机,其刮墨刀摆动机构的结构是不同的。

如:广东汕樟轻工机械厂生产的YS620轮转凹印机,刮刀摆动由一专用微电机带动,而浙江海宁人民机械厂生产的800型凹印机,刮刀摆动则是由传动齿轮带动的。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摆动结构,都要达到一个目的:刮去多余油墨,同时减轻刮墨刀刃口与印版的摩擦,以延长刮墨刀和印版的使用寿命。

一、刮墨刀的选择刮墨刀如果没有弹性,就不能迅速恢复至原位,而且还会在印版上留下摆时产生的刀丝、刮刀粉末、铜版粉末,对印品颜色产生极大影响。

应选用含有一定比例C、Cr、Mn、Si的刮墨刀,刮刀厚度通常选择0.1~0.18mm。

刮刀太厚没有弹性,刮不干净油墨,反应在印品上,往往呈现出雾状,不但影响下一色套印,而且同一批次印品前后质量会相差很远。

如果刮刀太薄,刮刀就容易在印版上留下刀痕,在摩擦力作用下,刮刀会逐渐磨损,必然影响印品质量。

我们注意到,在印刷大面积满版白底时,使用太薄的刮刀常常会出现纵向条痕。

刮墨刀的硬度也影响到印刷品质量。

刮刀是铁的,而凹版是铜滚筒表面镀铬,由于铜的硬度为200~300HV,铬的硬度为700~900HV,所以最好选择硬度为450~600HV的刮墨刀,这样即不伤印版,又不易留下刀痕,还可以刮除版面多余的油墨。

刮刀的刃口应选择圆弧形的,这样有利于保护印版。

因为印版表面为圆弧形,如果刮刀刃口也为圆弧形,就不容易损伤印版,还容易将油墨刮净,保证非图文处版面干净、不滞墨。

如果刀尖是平的,由于平的刃口很锋利,既容易损伤印版,又影响刮墨效果,从而影响印刷质量。

二、刮墨刀的安装安装刮墨刀时,常常用副刀片来支撑。

副刀片一般用硬钢片做成,我公司选择的副刀片厚度为120~150μm。

副刀片一般用8#螺母夹固在刮墨刀的中央,距离刮墨刀刀背8mm 左右,距离刮墨刀刃口7mm左右(具体位置应通过试验来确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