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廉政文化进校园教案

廉政文化进校园教案

(三)第三站:明理室
其实,善恶、美丑之间仅一念之差。
杨秀珠,原温州市长助理、温州市副市长。2003年4月20日,时任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的杨秀珠携家人出逃美国。经查,杨秀珠的涉案金额为2.532亿元,已追回金额4240多万元,冻结7000多万元的资金或房产。2004年2月,浙江省检察机关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发出了“红色通缉令”。据报导,杨秀珠已在2005年5月31日于荷兰落网。
看后问: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⑴贪污的人没有好下场,他们总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⑵贪污的人的虚荣心很强。
那么一个人贪污,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有什么危害?
预设:⑴贪污有损公平公正。
⑵一个人贪污,东窗事发后,令家人抬不起头……
⑶贪污会使人民对党和国家不信任。
⑷贪污造成国家财产流失。
⑸贪污败坏社会风气。
……
(二)第二站:演播厅
过渡:让我们伸个懒腰,走进演播厅看个片子放松一下吧!
视频《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1)这是一则公益广告,或许你的记忆有些模糊,但今天重温它时,摸摸胸膛,问问自己,你最敬重片子中的谁的?他做了什么?(给发言精彩的学生颁发“廉洁小奖章”)
⑵师:原来,遵纪守法的人值得人们敬重。所以,我们要像片中的老师、警察、公务员、医生那样:树廉洁之心行廉洁之事做廉洁之人。
同学们,让我们播撒一颗颗廉洁的种子,从现在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做一名廉洁自律的学生。老师坚信-----(补诗生读)若干年后,我们必将长成一棵棵正直的参天大树,成为建设祖国的擎天栋梁!
四、课外活动,延伸廉洁
1.记一记:有关廉洁的名言警句。
评一评:开展“小手拉大手”的社会实践活动,评议身边的人是否廉洁,向他们发出倡议书。
3、通过活动,使学生从小就明白贪图钱财可耻,保持廉洁光荣,从小培养学生敬重有操守、重清廉的古今人物,向身边廉洁的人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准备
1、动员学生,广泛收集廉洁小故事,制成故事卡。
2、组织材料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活动。
3、制作廉洁小奖章
二、寻找“真善美”、“假恶丑”
过渡:同学们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就出发吧!
(一)第一站:历史馆
1、走进历史馆,先来看看廉洁历史人物图片展。
2、像这样的人,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的故事有的鲜为人知,有的家喻户晓。课前,你们一定搜集到了不少关于他们的故事吧,我们一起到故事园中交流交流。
温馨提示:A组内分享故事。
教学过程
一、读诗引入
1、轻轻读小诗
孩子们,喜欢读诗吗?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小诗,(出示)我们一起轻轻吟诵吧。
《廉洁的种子》
小鸟在枝头歌唱,
鱼儿在水底遨游。
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
聆听着老师的教诲,
在这里,我们寻着,
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恶丑?
2、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
3、今天就让我们迎着春风,坐上“廉洁号”快车,一路寻找吧。板贴:廉洁号快车
师:唉,贪污真是“害人害己害社会”,那么在生活中,在工作中能这样做吗?
答案是否定的、坚决的:不能!!!否则,后果是----可怕的!!!
老师悄悄送你们一句话:
自幼廉洁,诚信待人;实事求是,公平公正……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
三、回到小诗深化廉洁
1、“廉洁号”快车已经到站,现在你们一定知道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了。
廉洁精品课教案
班级
3.7
授课人
教学时间
第( 6 )周
教学内容
廉政文化进校园
教学目标
1、读有关廉洁的诗歌、故事、格言,初步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明白廉洁修身的含义。
2、听故事,看视频,演情景剧,辨别生活中的廉洁行为。感受“遵纪守法、实事求是、诚实做人、拾金不昧、关心他人、公平公正、公私分明、不攀比、……”的校园廉政文化。
B每组推荐一位讲解员。
C讲解员负责讲故事,努力把故事讲得吸引人。
D其他组员交流感受。
E音乐响起,停止交流。
3、集体交流。
A请小组交流故事要点。
B请故事讲解员讲故事,并交流。
4、师小结:从这些廉洁故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只有一身正气的人,才能造福社会,才能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这真是“清廉为本一身正气,不贪不沾利国利己”。(出示格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