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
【摘要】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不仅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是关系到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
目前我国对于先天性心脏的手术治疗已经进入基本成熟的阶段,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还可以对患者进行日后恢复与病情观察的长期研究。
本文在简单介绍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与分类的基础上,就其临床的诊断与预防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就其手术治疗的方法做了讨论。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治疗
1 引言
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是目前临床治疗中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法,此外由于该方法治疗的技术较成熟和经验较丰富,在临床中也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和肯定,下面就先天性心脏病进行简单的介绍。
2 发病机制与分类
虽然大多数的先天性心脏病都属于遗传原因,但是如果在胎儿进行发育和成长的过程中不注意保护也会引发该病。
首先从遗传的角度其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患者的母体或父体存在染色体或生殖细胞畸变的可能,这就导致患者在生长发育的最初就具备患病的可能性。
但是更多的研究人员认为该病的发生情况与环境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如在胎儿发育的初期接触到病毒或细菌感染就容易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尤其是风疹病毒或柯萨奇病毒感染后出现的
机率较大。
此外胎儿受压、母体营养不良、羊膜病变、细胞毒性药物和母亲年龄过大、妊娠早期先兆流产等都会导致胎儿在发育的过程中患先天性心脏病,根据相关的调查与研究在发病率较高的地区还存在较大的男女患病率差异性。
根据患病部位和形式的不同先天性心脏病可以分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主动脉狭窄、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肺静脉异位引流、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瓣狭窄等多种。
3 诊断与预防
对于婴儿是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可以通过病史排查、体格检查和特殊检查等三种形式进行诊断,首先就病史而言应主要关注婴儿母体的妊娠史、婴儿和发育情况检查和常见症状的观察等,对于母体的妊娠史主要询问在最初的三个月时间内是否有过放射线接触、病毒感染和服药史,如果母体存在营养障碍或糖尿病史也有较大的机率导致婴儿的先天性心脏病。
而婴儿的发育情况主要是检查其是否存在发育迟缓、营养不良、体重不增或躯体瘦小的现象,此外如果出现吃奶时因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声音嘶哑、青紫或持续性的呼吸急促现象均应该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的检测。
其次体格检查主要是针对婴儿的心脏增大、心音低钝、心律失常、器质性杂音或肝大进行检测,为进一步的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与排除提供理论依据。
最后特殊检查包括超声检查、x线检查、心血管造影、心电图检查和色素稀释曲线测定等多种,其中超声和x线检查主要是针对婴儿的心脏大小、肺纹理或血管大小进行测定,这种诊断方法快速有效,
同时对婴儿的身体功能和健康状况影响也较小。
对于先天性心脏的预防可以从遗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进行,如果父母双方曾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经过治疗之后功能正常且生活良好,并不代表所生的孩子不会患病,相反对于患病的双方父母仍有较大的机率获得健康的孩子,所以在生育之前可以通过详细的遗传咨询与婚前检查进行预防。
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在妊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病毒接触和做好早期的保健,如果需要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和注意膳食的合理。
4 手术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主要针对完全性大动脉转位、主动脉狭窄或动脉导管未闭等,下面主要介绍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和主动脉狭窄的治疗。
首先目前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手术治疗主要是jatene手术,该技术的首次完成是在巴西圣保罗由adib jatene进行操作,该技术的实施主要是针对3-6月小儿且危险性较大。
在手术的过程中最初是将患者的主肺动脉于分叉前切断和将主动脉于根部切断,再将左右冠状动脉及附近的主动脉壁切下并将主动脉近端与肺动脉远端进行吻合从而形成“新”的主动脉,肺动脉近端与主动脉远端相吻合从而形成“新”的肺动脉,最后在将肺动脉固定在主动脉前后于新主动脉的根部挖孔并将冠脉植入。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技术不适合冠脉异常的患者且在肺动脉吻合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自体心包扩大重建肺动脉,避免出现狭窄现象。
随着相关治疗技术的改进和监护
手段的成熟janete手术已经成为目前新生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治疗1-2周内首选的术式,如果患者不存在室缺则需要在其左室失去功能前进行手术,使左室充分的适应新功能和进行恢复。
下图为手术的过程示意图:
该手术治疗相对于传统大动脉转位手术的优点在于可以降低心率失常疾病的发生率和保证患者的生活健康,通过对患者跟踪治疗发现该治疗技术较常见的并发症为术后一年的肺动脉瓣上狭窄和十年后的新主动脉根部扩张等,但是从长远的角度和广泛性来看该项技术还是存在较高的应用价值的。
其次主动脉狭窄的治疗主要包括狭窄切除、动脉补片修补和支架置入等,其中狭窄切除的时间和方法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狭窄情况和年龄等进行合理的选择,下图为典型的狭窄切除补片修复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解决被切除动脉两端相隔过远不能直接吻合的问题,目前的补片材质通常是聚四氟乙烯,该材料可以降低患者患假性动脉瘤的机率。
此外针对严重的主动脉弓发育不良与缩窄的小婴儿还可以通过左锁骨下动脉扩大主动脉内径和切除结扎的动脉导管来进行梗阻的缓解和治疗,但是无论哪种方式都有可能发生再次缩窄的现象,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狭窄程度的确定和并发症的预防等。
5 结语
通过上文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机制和诊断与预防的简单介
绍,不仅加深了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本身的了解,同时还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
虽然目前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呈现出日益复杂和不稳定的现象,但是随着相关诊疗技术的改善与进步,相信日后的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一定能够呈现出更加利好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宋志斌、赵文增、文冰、许华山.全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2,(5):781-783.
[2]徐争鸣、郑宏、朱晓东.右心辅助装置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展望[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1,(2):
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