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秦始皇等历史人物介绍

秦始皇等历史人物介绍

历史人物介绍
一、杰出人物
贾思勰:北朝,山东人。

他一生致力于农业研究,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

他从小博览群书,汲取各方面的知识。

翻阅大量古代农业文献资料,并不辞辛苦,向一些有有丰富经验的农民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知识,同时还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放牧活动,对农业生产有了亲身体验,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

他将自己积累资料、经验,掌握的技术加以分析、整理、总结,写成《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它系统总结了在此以前中国北方的农业科学技术,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贾思勰为我国的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蔡伦:东汉蔡伦今湖南耒阳人。

我国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发明者。

蔡伦宫中宦官生涯四十六年,后因宫廷斗争被迫自杀。

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的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试验,用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作原料,改进了造纸术。

后人称这种纸为“蔡侯纸”。

世界各国的造纸术,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造纸术的发明彻底改写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也使蔡伦屹立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之列。

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仁者爱人”是孔子对“仁”最有代表性的解释。

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他主张有教无类,收学生不管出身贵贱贫富。

,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孔子的弟子将孔子的言论整理为《论语》一书。

他一生教书40余年,弟子三千,贤人有七十二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二、古代帝王
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21)名嬴政。

秦朝开国皇帝。

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但他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

秦始皇最重要的历史功绩,在于他完成了统一事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统一后实行的各种政策,影响深远,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的统一。

但他还是一个暴君。

在位期间实行暴政,繁重的徭役如修长城、修阿房宫、修骊山陵墓;沉重的赋税,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残酷的刑法,给人民造成极大的痛苦。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功高过大的一位皇帝。

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皇帝(467年—499年),鲜卑族,姓拓跋名宏,后改汉姓元,故又称元宏。

我国南北朝时期北魏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之一。

他是在汉文化修养很高的祖母冯太后抚养教育下长大的,他自幼爱好儒家经典,手不释卷。

做了皇帝之后成为汉文化忠实的推行者。

在将北魏都城迁往洛阳的前后,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大力推行汉化政策:说汉语、穿汉服、改用汉姓、鼓励与汉族贵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职、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推崇孔子,以孝治国。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

李世民早年随父李渊征战天下,为大唐开国立下汗马功劳。

“玄武门政变”夺权称帝后,积极听取群臣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杰出的政治家与一代明君。

在位期间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恢复发展生产;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善于用人,聚集了一批文臣武将;.善于纳谏,鼓励臣下批评朝政;.裁减官吏,减轻人民负担;.设置安西都护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赢得少数民族的尊重,被成为“天可汗”。

唐太宗开创了中国历史著名的“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后来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