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的认识 2
True Concentric同心层绞 此种结构是一将绞向相同导体围绕着同一个中心轴的导体 形成的内部结构,每一层的绞向都与上一层的绞向相反,在各个 层上导体绞距不断增加。 Equilay同心层绞 此种结构与Concentric完全相同,只不过在各个层上导体的 绞距要完全相同。
Unidirectional Concentric单向同心层绞 此种结构与True中Concentric完全相同,只不过在各个层 上导体的绞向要完全相同。它具有同样的绞向和在每层的绞距 不断增加 Unilay单向同心层绞 与上面的Concentric完全相同,只不过各层绞距要相同。
常用金屬材料特性
名稱 銀 金 鋁 銅 鎘 鐵 鉛 錫 符號 Ag Au Al Cu Cd Fe Pb Sn 比重 10.5 19.3 2.7 8.92 8.64 7.86 11.3 7.28 熔點(℃) 960.8 1063 660 1083 320 1535 327 231 導電係數百分比 109 70.8 61.2 100 22.7 17.2 7.9 15
银:通常在铁弗龙绝缘线材的镀层材料中,使用银能够在加工铁 弗龙时的高温下不产生任何破坏这温度通常可达到200℃。 镍:通常在设备的使用温度超过200℃时会采用镀镍的方法(例如 适用在航空或军事领域上)。 金:由于其价格的昂贵而很少使用,但是对于那些对线材的柔软 性和导电性要求较高的领域(如航空设备上的控制电缆)则用采 镀金的方式。
LAY-绞距,导体中某一股线沿着中心轴缠绕一圈之直线距 离,又称为节距(Pitch)为了确保产品信赖度,避免使用时断股, 所以需将导体绞成束,以增加其抗张强度。 导体绞距在UL上有规定,导体使用多大之AWG绞距就必须使 用多大之绞距,在UL758 Page 26内有规定最大之绞距,所以制 造时就必须考虑到符合UL之规定,若绞距过小时又浪费铜材, 所以必须兼顾特性与规定。 铜材绞合外径在UL规范上有一参考公式可以运用 :√n*d*1.155,若为7芯绞合可将d*3换算为绞合外径 。 导体绞向应配合集合之绞向,若与集合方向相反,则在集 合时会把绞铜绞距拆开加大,绞铜绞距便不会符合安规要求.所 以绞铜之绞向与集合之绞向相同
在这里导电率的数值是由铜包钢的导电能力与相同截面积的软铜 相比而得出的数值。
合金 由于铜和铜包钢的抗疲劳度都十分有限,因此为了克服这一缺陷 目前已经开发几种具有较高的引伸性能及弯曲寿命的合金材料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镉铜、铬铜、镉铬等…..。 尽管在这高频下这些合金的导电率会稍低于铜包钢,但是较轻 的重量及较小的直径使他们十分适合取代铜包钢,但是这类材 料使用范围十分有限而且价格通常较铜更为昂贵。 铝 铝的物理特性和铜都十分相似,但是与铜相比它有一个突出的 优势即质量要远低于铜。因此在在需要较低质量的领域(如为航 空相关的设备)虽然铝的导电性较低,但它仍有一些应用,这主 要在CATV及电话设备上的使用。但在普通的Cable领域一般已经 较少使用铝这种金属了。
Rope层型索绞导体或复合绞
以上提到的多种绞线结构中,将一绞合的导体看成 单导体之后再次进行多股导体的绞和之后,所形成的线 材。这种结构的绞线具有良好的韧性,多用于非常柔软 的细线中。
铜导体输送电流的能力
导体输送电流的能力通常用导体中输送电流的最大电流强度来 表示,这个最大电流强度是指当导体中有此电流流过时,不会 将导体熔化也不会使绝缘层溶化。 很多因素都会约制导体所能流过的最大电流,其中主导作用的 是如下几个:
備註 :導電係數以銅為基準(20℃)
绞合结构
Bunch束绞
此结构是将多条导体沿着一定的方向绞合在一起,这种 绞线的几何结构无法详细的描述。 由于这种横截面并不固定其直径也不固定,所以再生产 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进行押出生产。进几年来通过在几何结构上 对导体进行合理的排列,以及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直径,已经 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绞线截面不稳定的缺点。 此种排列就叫Smooth Bunch Constructions。
电线的认识
Approved By:
Review By:
Prepared by :田方军
目 的
提高员工的品质意识,深入了解电 线的生产工艺、结构与性能,保障公司 产品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客户。
前
言
电线电缆之主要材料为导体与绝缘材质,兹做以下简介: 导体:铁线→铝线→铜线→银线 →金线→光纤 绝缘材料:纸→布→漆→塑胶→橡胶→云母→高分子塑 胶材料
铜包钢
相对于普通的铜来说,铜包钢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这也是它一个 突出的优点。
在实际的应用中铜包钢多使用于高频领域,这是因为所使用的导 体为钢其导体阻抗大大高于铜材,在低频时其信号能量将产生极 大的衰减而高频则由于集肤效应的影响信号主要在镀层金属铜中 进行传输,其信号能量的漏失会比较低。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以下两种铜包钢: 30% 导电率 40% 导电率
电线使用范围和作用
.Class I - Internal Use(产品内部连线用线)绝缘厚度并无限 制,外被可有可无; .Class II – External Use(产品外部连线用线) 绝缘厚度并无 限制,外被厚度应至少0.38mm以上,并依内迳大小递增;
Installation Conditions:安装条件
当把线材安装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管或者是槽内时,由于不易 散热线材的最大承受电流的能力相对于安装在蔽开环境中的线材 是降低的。不过这种弊端可以通过正确的通风设施和空调设备加 以解决。考虑到所有的引响因素,我们几乎无法得出一条相对于 导体的额定电流曲线,下面这图只能给我们提供参考而已。
导体的称呼: 标示导体习惯上先写条数,斜线之后写出直径或单条之AWG, 其后再给予材料的符号,直径单位以mm为单位,TA表示镀锡铜、 裸铜以BA表示,经绞合后之导体代码:7/0.16TA 7代表7条、 0.16TA表示素铜材线径。 一般导体会使用到的相关特性有直径,截面积,重量.(单位以 公制称呼与英制称呼)为了方便识别,在电线行业区分线材的规格 称为线号,线号有几种不同的表示方法,AWG、BWG、SWG、mm2. 一般计算机线厂所使用导体称呼为AWG(美国线规标准),在线规 标准内未规定所使用导体之条数,只要是导体直径 (Solid )与 截面积 (Stranded) 符合UL规定即可称为相同之AWG,在规范内 可分为:Solid与Stranded两种对照表,相关规定参照UL 758 Page 26-1内容有相关之规定.
8.RED
9.ORANGE 10.YELLOW
产品结构
导体: 只要有传导性之金属均可以作为导体,但因关系到传导性及 价格,所以一般会作为导体之材质并不多,一般常用之材料,镀 锡铜(TA)、裸铜(BA)、先绞后镀铜(TC)、铜包钢(CCS)、镀银线 (SA)、镀镍(NP) 铜 由于具有良好的电气特性、物理特性及较低的成本。铜是目前应 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种金属材料。 铜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比较容易成形,另外作为导体材料他既可 以直接使用(裸铜)也可以直接镀上其他金属后(银、锡、镍)再使 用。 在加工过程中所有的铜材多为” 硬铜 ”,因此为了增加他的柔 韧性,对于硬铜大多需要进行热处理后才会使用。不论是硬铜还 是经过退火处理之后的软铜,在市场上均可以购买。但软铜主要 应用于对弯折性要求较高的产品上。
1.4 根据电线内导体处理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 Stranded Wire-多支线 ② Single Solid-单支线 ③ Top-Coated 此种电线线芯为红铜(未镀锡),然后先绞合在一 起再镀锡。剥掉外胶皮后表面 有镀层拆散后可 以看见线芯为红铜。 ④ Overcoat Single 此种电线线芯每枝铜线浸锡后纹合再镀锡。
1
No.of Conductors 1 2-3 4-5 6-15 16-30
Factors 1.0 .95 .81 .72 .53 .382826 Nhomakorabea24
22
20
18
16
14
12
10
8
31-100
Conductor size (in AWG) 導体尺寸
电线Wire基础知识
1.1 通过UL/CSA认证的电线一般来说有以下8项标记: ①UL/CSA标记有“AWM”符号; AWM=Appliance Wiring Material(设备导线材料) ②UL/CSA 安规认证File No UL/CSA安规认证公司对产品认可的文件编号。 ③UL STYLE(UL线材分类编号) UL对线材的分类编号通常称为线规。 如:UL1691、UL1007、UL1015、UL1061、UL1571等。 ④AWG(线号) AWG=American Wire Guage(美国线规线号) 线规与线号一起表示电线的粗细。 常用线号有:16#、18#、20#、22#、24#、26#、28#、
1.2 电线常见颜色中英文对照
1、Black-黑色 2、Brown-棕色 3、Red-红色 4、Orange-橙色 5、Yellow-黄色 6、Green-绿色 7、Blue-蓝色
8、Violet(Purple)-紫色 9、Grey(Gray)-灰色 10、White-白色 11、Pink-粉红色 12、Clear-透明色 13、Yellow/Green-黄色绿条纹 14、Green/Yellow-绿色黄条纹
AWG/AMPACITY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CHART (安流量)
Current(in Amperes) 電流
10 9 8 7 6 5 4 3 2
35c
e Ris p Tem 10c
p Tem
e Ris
DERATING FACTORS FOR CABLE CONDUCTORS
Conductor Size:
导体的截面积越大,那么该导体可输送的电流强度就越大。 Insulation: 导体中有电流流过时,因收热量之后的绝缘层温度不可超过绝 缘材料的最大使用温度。 Ambient (surrounding) Temperature 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越高,那么达到绝缘层使用时所需的热量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