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2分*15=30分)1.(C)2.(B)3.(D)4.(B)5.(B)6.(B)7.(A)8.(B)9.(C)10.(A)11.(A) 12.(A) 13.(A) 14.(B)15.(B)二.简答题(4分*5=20分)1.“角点法”的实质是什么?答:地基中的点投影到基础底面,使得投影点成为每个矩形的公共角点,且划分矩形的总面积应等于原有的受荷面积。
2.地基破坏模式有那几种?各有何特点?答:整体剪切破坏:当荷载较小时,基底压力与沉降基本上成直线关系,当荷载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在基础边缘处的土开始发生剪切破坏,随着荷载的增加,剪切破坏区不断扩大,最终在地基中形成一连续滑动面。
基础急剧下沉或倾倒,同时基础四周地面土隆起。
冲切破坏:是由于基础下软弱土的压缩变形使基础连续下沉,切入土中,地面土不隆起,基础没有很大倾斜,压力与沉降曲线全程曲线,不出现明显转折。
局部剪切破坏:介于上两者之间,剪切破坏也从基础边缘处的土开始,但滑动面发展不到地面,地面土隆起,但不会有明显倾斜和倒塌。
3.土压力计算中,比较朗肯理论和库仑理论的假设及适用条件等有何不同?答:(1)朗肯理论假设:墙背光滑、直立、填土面水平;即适用无粘性土,也适用于粘性土,但计算的主动土压力偏大,被动土压力偏小;由半空间应力状态和极限平衡理论推出。
(2)库仑理论假设:填土无粘性、滑动破坏面为一平面;原始公式不能直接适用于粘性土;计算的主动土压力偏差小,被动土压力偏差大;由滑动土楔的静力平衡推出。
4.写出分层法沉降计算的基本步骤,并确定压缩层计算深度。
(a)计算原地基中自重应力(b)基底附加压力(c)确定地基中附加应力分布(d)确定计算深度①一般土层:σz=0.2 σc;②软粘土层:σz=0.1 σc;③基岩或不可压缩土层(e)地基分层(f)计算每层ES5.影响土的抗剪强度的因素有哪些?答:有(1)土粒的矿物成分、形状、颗粒大小与颗粒级配。
(2)土的密度(3)含水量。
(4)土体结构的扰动情况。
(5)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三.计算题(共50分)1.解:mw=167-112=55g, W= mw/ ms=55/112*100%=49%(3分)ρ=m/v=167/102=1.64g/cm3(3分)e=ds(1+W) ρw/ρ-1=2.65*(1+49%)*1/1.64-1=1.41(3分)Sr=Wds/e=49%*2.65/1.41=0.92(3分) rd= ms/v=112/102=1.1(3分)2. 解:Ka1=tg2(45。
-ф/2)=1/3 Ka2=tg2(45。
-20。
/2)=0.49填土处的土压力强度:σ0=q Ka1=20/3=20/3kpa(2分)第一层土层底处土压力强度:σ1= q Ka1+r1h1 Ka1= 20/3+17*6/3=122kpa(2分)第二层土层面处土压力强度:σ2= q Ka2+r1h1 Ka2-2C2 Ka2 = 20*0.49+17*6*0.49-2*20*0.7 =31.8 kpa(2分)第二层土层底处土压力强度:σ3= q Ka2+(r1h1+ r1h1) Ka2-2C2 Ka2= 20*0.49+(17*6+19*3)*0.49-2*20*0.49=59.7kpa(2分)Ea1=20/3*6=40kpa(1分)Ea2=1/2*6(122/3-20/3)=102kpa(1分)Ea3=31.8*3=95.4kpa(1分)Ea4=1/2*3*(59.7-31.8)=41.85kpa(1分)Ea= Ea1+ Ea2+ Ea3+ Ea4=279.25kpa(2分)X=[40*6+102*(3+1/3*6)+95.4*1.5+41.85*1]/279.25=3.35M(1分)3.解:166Kpa(5分)376kPa(5分)4.解:fa=fak+ηdrd(d-0.5)=228.8kpa(2.5分)ek=Mk/(Fk+Gk)=(90+25*0.7)/1.35/(1500/1.35+20*3.8*2*1.5)=0.06<L/6=3.8/6=0.63(2.5分)持力层承载力验算:PK=(Fk+Gk)/A=(1500/1.35+20*3.8*2*1.5)/(3.8*2)=176.2 kpa< fa=228.8 kpa(2.5分)PKmax=PK(1+6 ek/L)=192.9KPa<1.2 fa=275 KPa(2.5分)所以,基底尺寸满足要求.2) 解:(1)计算基底净反力偏心矩:en0=M/F=(90+25*0.7)/1500=0.072m(2分)基础边缘处的最大和最小净反力Pnmax=F(1+6 en0/L)/Lb=1500(1+6*0.072/3.8)/(3.8*2)=219.8 KPaPnmin=F(1-6 en0/L)/Lb=1500(1-6*0.072/3.8)/(3.8*2)=174.9 KPa(2分)(2)柱边基础截面抗冲切验算bc+2h0=400+2*660=1720mm<b=2000mmAm=[bc+(bc+2h0)]*h0/2=(bc+h0)h0=(400+660)*660=0.6996m2(2分)AL=b*(L/2-ac/2-h0)-[(b-bc-2h0)/2]2=2*(1.9-0.4-0.66)-[(2-0.4-2*0.66)/2]2=1.66m2(2分)冲切力:FL= Pnmax*AL=219.8*1.66=365KN抗冲切力:0.7ft Am=0.7*1100*0.6996=440 KN(2分)FL<0.7ft Am,所以,基础高度满足要求.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2分*15=30分)1.(C)2.(A)3.(D)4.(C)5.(A)6.(A)7.(A)8.(A)9.(C)10.(C)11.(D) 12.(D) 13.(A) 14.(B)15.(D)二.简答题(4分*5=20分)1.简述三轴试验分类及各试验过程。
答:(1)固结排水试验第一步:打开排水阀门,施加围压后充分固结,超静孔隙水压力完全消散;第二步:打开排水阀门,慢慢施加轴向应力差以便充分排水,避免产生超静孔压。
(2)固结不排水试验第一步打开排水阀门,施加围压后充分固结,超静孔隙水压力完全消散;第二步关闭排水阀门,很快剪切破坏,在施加轴向应力差过程中不排水。
(3)不固结不排水试验第一步:关闭排水阀门,围压下不固结;第二步:关闭排水阀门,很快剪切破坏,在施加轴向应力差过程中不排水。
2.直剪试验存在哪些优缺点?答:优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结果便于整理,测试时间短。
缺点:不能严格地控制排水条件,不可以量测试件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破坏面不是在最弱处,应变不均匀,试样应力状态复杂。
3.土的结构划分哪几种,简述每种结构土体的特点。
答:散粒结构:土的粒径较大,彼此之间无连结力或只有微弱的连结力,土粒呈棱角状、表面粗糙。
蜂窝结构:土的粒径较小、颗粒间的连接力强,吸引力大于其重力,土粒停留在最初的接触位置上不再下沉。
絮状结构:土粒较长时间在水中悬浮,单靠自身中重力不能下沉,而是由胶体颗粒结成棉絮状,以粒团的形式。
4.简述影响土中应力分布的因素。
答:(1)非线性材料的影响,土体实际是非线性材料的影响,对竖向应力计算值有影响;(2)成层地基的影响,天然土层大松密、软硬程度往往不相同,变形特性可能差别较大,如可压缩土层覆盖在刚性岩层上;(3)变形模量岁深度增大的影响;(4)各向异性的影响,由于天然沉积土因沉积条件和应力状态不同,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法的E 就不同,土的各向异性也会影响土层中的附加应力分布。
5.简述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的基本假设?答:(1)均质、各向同性和完全饱和;(2)土粒和孔隙水都是不可压缩的;(3)外荷载是在一次在瞬间施加的;(4)土中附加应力沿水平面是无限均匀分布的,因此土层大压缩和土中水的渗流都是一维的;(5)土中水的渗流服从达西定律;(6)在渗透固结中,土的渗透系数k 和压缩系数a 都是不变的。
三.计算题(共50分)1.某原状土样,经试验测得的基本指标值如下:重度3/6.18m kN =γ,含水量%33=w ,土粒比重68.2=s d ,试求土样孔隙比,饱和重度。
(10分)解:设1=s V ,则68.2=s m ,8844.068.233.0=⨯=w m (3分)3/6.18m kN =γ=10168.233.1⨯+⨯=e V m 得916.0=e (3分) V V m w v s sat ρρ+=88.1916.1916.068.2=+=,得3/8.18m kN sat =γ(4分)2.设砂土地基中一点的大小主应力分别为500kpa 和180kpa,其内摩擦角36ϕ=,求:(10分)(1)该点最大剪应力是多少?最大剪应力面上的法向应力又为多少? 解:13max 1602kpa σστ-==,133402kpa σσσ+==(3分)(2)此点是否已达到极限平衡状态?为什么? 解:200013(4518)263693500tg ctg kPa kPa σσ=++=>,0c =,未达到极限平衡状态(4分)(3)如果此点未达到极限平衡,令大主应力不变,而改变小主应力,使该点达到极限平衡状态,这时小主应力应为多少?解:200031(4518)227129.8tg ctg kPa σσ=--=(3分) 3.已知一挡土墙高5m ,墙背竖直、光滑,墙后填土面水平,土的c=10kPa ,ϕ=30︒ , 土的重度3/7.18m kN =γ, 试问离地面以下5m 处的主动土压力强度为多少? 总主动土压力为多少?离地面以下5m 处的被动土压力强度为多少? (15分)解:31.1KPa (5分) 77.8KN/m (5分) 280.5kPa (5分)4.某条形基础宽度b=2m ,埋深d=1m ,基底附加压力p 0=100kPa ,基底至下卧层顶面的距离Z=2m ,下卧层顶面以上土的重度γ=20kN/m 3,下卧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65kPa ,深度修正系数1.1,压力扩散角θ=30︒,试验算下卧层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15分) 解kPa tg ztg b pb cz 31.55222210022=+⨯=+= θσ(5分)kPa c 60202201=⨯+⨯=σ(5分)kPa c cz3.115=+σσ(5分), %5%8.4%110110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