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创新管理课论文苹果公司创新案例

技术创新管理课论文苹果公司创新案例

苹果公司创新案例
1976年4月1日,史帝夫·乔布斯和史帝夫·沃兹尼亚克在美国加州库比提诺创办了苹果公司,其核心业务是电子科技产品,该公司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闻名。

苹果公司的产品从AppleⅠ、Apple II、Macintosh计算机、iPod音乐播放器、iTunes音乐商店到现在的Iphon 手机以及最新推出的iPad平板计算机等,其最新产品iphone4 更是引起不小的轰动。

苹果公司打出了“再一次改变世界”的口号。

该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科技电子产品公司,不论在软件与硬件的设计上,实力都非常雄厚。

2010年世界500强榜单上苹果公司位于世界企业第197位,即将列入标准普耳指数的100个蓝筹精英名单。

美国科技杂志《Fast Company》为此发表评论说,苹果的决策扭曲了整个PC产业。

它对上下游产业链有一种可怕的控制力,任何一个小小念头,都可能在整个产业刮起巨浪。

苹果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苹果公司向来注重公司产品的创新,公司素来以发明、创新著称,并在计算机与消费电子集成产品的发展上领先。

苹果公司已经俨然已成为一个标志性企业。

苹果公司多年来一直在世界最具创新力的公司中排名第一。

电子产品一直走在时代前列。

至今为止,苹果公司已经拥有了一大群忠实的"苹果迷"。

市场分析机构“战略分析”(Strategy Analytics)发布报告称,今年第三季度,苹果凭借iPad 产品的热销,控制了平板电脑这一新兴产品市场95%的份额。

去年苹果营收额增长220亿美元。

仅增长的这部分营收额,已超出大量知名
科技公司的年度销售收入。

不仅如此,这部分增长的营收额,也高于苹果四年前的整体营收。

苹果去年营收额为650亿美元。

如果以GDP(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则苹果已超过伊拉克、克罗地亚、利比亚、厄瓜多尔及其他100多个国家。

苹果去年650亿美元的营收额已超过微软(620亿美元)。

苹果去年欧洲市场营收额增长70亿美元,已高于欧洲列支敦士登的GDP产值。

一个公司要想获得成功,公司的掌舵人是关键,尽管已经从最初对技术的一无所知变成今天的亿万富翁,但乔布斯做事情的热情始终未变,他对创新的热情就如他最喜欢的《全球概览》停刊前的告别辞所写: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渴,大智若愚。

)作为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乔布斯曾在1985 年被当时外聘的CEO扫地出门。

那时,他还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喜怒无常的微观管理者,他曾经倡导的花哨的创新变革及他所坚持的全面控制也带来诸多枝节问题。

1997 年,乔布斯又重新掌管苹果。

10年后,苹果的股票每股已从7 美元飙升至74美元,市场价值620亿美元。

随后,迪士尼以74亿美元收购Pixar动画工作室的股票,由于乔布斯是Pixar 的主席和执行总裁,并持有其50.6%股份,作为交易的一部分,乔布斯拥有了迪士尼集团约7% 的股份,从而成为该集团最大的个人股东。

至此,乔布斯大步迈入一个集音乐、电影和科技于一体的梦幻王国。

2010年5月26日,苹果市值20年以来第一次超越了微软。


纳斯达克市场,苹果以每股244.11美元收盘;而微软的股价则达到了7个月来最低点:25.01美元。

最终苹果以2220亿美元的市值超越了微软的2190亿美元。

乔布斯胜出。

对于苹果这样的企业,不断创新就是它生存下去的根基,倘若有一天苹果的创新停滞或者落后了,那么就会被其他竞争对手所排斥。

让微软、谷歌等新老对手恼火的是,过去一直小众和封闭的苹果如今不仅完成了大众化的转身,而且仍然自成一体,牢牢掌控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后,对内开放,对外封闭,很像是龙卷风。

苹果控制了这个产业中最核心的,也是利润率最高的设计、渠道和销售环节,而且苹果的硬件、操作软件和iTunes、App Store 等渠道平台只适用于苹果帝国自身,对外界的厂商实行技术封闭。

因此,苹果帝国的壮大也意味着苹果的赢利能力越强,从而在业内强者越强。

苹果公司在许多方面有着重大创新。

商业模式的创新是苹果公司成功的一大因素。

从1998年到2007年,成功晋级《财富》500强的企业有27家,其中有11家认为他们的成功关键在于商业模式的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可以改变整个行业格局。

沃尔玛、百思买、西南航空和亚马逊,都是商业模式创新造就成功的典范案例。

苹果一个高管偶然接受采访的一句话泄露了天机:“苹果成功的秘密在于把最好的软件装在最好的硬件里。


商业模式就是如何创造和传递客户价值和公司价值的系统。

商业模式创新比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更为重要,有时其功力丝毫不亚于伟大的技术发明。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有很多种:从价值链的构成看,有供应商、销售渠道、最终客户。

现在电信业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顾客需求不断提升,顾客正变得越来越强大.购买决策更复杂,并且他们对电信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例如:到今天固定电话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人们对移动电话、短信和流媒体等多种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多。

苹果公司突破定向思维,开创一条特殊的盈利模式,让第三方软件应用软件等中间运营商也间接为它赚钱。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越来越受到重视,消费者、甚至是企业用农户如今更关注在一个平台上能够获取多少应用程序。

斯蒂夫.乔布斯看到了移动应用的商机,并在2008年实践了它——推出了苹果App Store。

自那时起,成千上万的应用从该商城被下载,市场上其他的公司也争相模仿苹果开设应用商城。

Iphone正是把握了顾客需求的趋势,抓住了这个时代的机会。

一个商业模式,想要成功,必须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前提。

个完整的商业模式由四个密切相关的要素构成:客户价值、赢利模式、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

2009年冬天的苹果,借助iPhone,已红得发紫。

苹果冲击波下,传统PC产业正在经历着一段慌乱的变迁。

苹果连出重拳,iPod iTunes,iPhone App Store,iPad,先后改变了传统音乐、手机和出版行业,建立了这三个行业的新秩序,而苹果自己也因为掌握了硬件、软件和服务的产业关键环节,从而有成为一统江山的新世界轴心之势。

苹果的主要收入有两方面:一是靠卖硬件产品来获得一次性的高
额利润,这在目前为苹果提供了绝大部分的利润来源;二是靠卖音乐和应用程序来获得重复性购买的持续利润,以及获得运营平台的报酬。

由于优秀的设计,以及超过10 万计的音乐和应用程序的支持,无论是iPod、 iPhone 还是iPad,都要比同类竞争产品的利润高很多。

同样,由于有卓越硬件和苹果高销量的支持,那些应用程序也更有价值,也就更能促进新程序和软件的开发,拉动更多更好的内容进入苹果的供应链。

如此这样的良性循环,让苹果的客户越来越多,服务种类也不断增加。

也就雪球般越滚越大,可见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对于一个公司的崛起是多么重要。

以iTunes为例,2005-2009 年,音乐下载服务的收入一直保持较高增长,即使在ipod 销售量减缓的2009 年,音乐下载服务的收入仍然增长21%,收入总额升至40.36 亿美元,在音乐类服务板块中的收入占比也从2005 年的16.4% 上升到33.3%.
再看App Store.截至2010 年6 月,App Store已经为用户提供了超过40 亿次的免费下载,付费软件的下载比例约19%,平均价格为1.49 美元。

苹果从用户的每次下载中可以获得29 美分的分成。

从2008 年上线以来,App Store 既为第三方软件开发商带来10 多亿美元收入,也为苹果增收约4.28 亿美元。

去年iphone业务已占据苹果总营收的39%,而iPhone手机四年前尚未存在。

苹果去年共售出4000万部iPhone手机,相当于每天出售11万部,每小时出售4583部,每分钟出售76部,每秒钟出售1.27部。

目前
iPhone已在全球89个国家和地区销售。

苹果网络音乐商店iTunes去年销售额迅猛增至40亿美元。

而全球四大唱片公司之一华纳音乐集团年营收额为30亿美元,比苹果iTunes 业务少10亿美元。

苹果公司业绩报告
反观苹果公司的成功之道,一个商业模式的成功是关键因素,当然还包含了掌舵者的领头作用和其技术创新,倘若一个公司只是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却没有好的盈利模式,那么这家公司就不能实现技术的商业化。

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如果没有办法将技术转化成资金,那么技术很有可能为竞争对手所用。

恰如施乐公司,它的发明却被微软等企业成功商业化,有人说,如果施乐找到了一个好的商业模式,那么很有可能就没有微软和苹果的做大了,这并不无道理。

我们应该思考苹果的崛起,从而为企业发展制定好的创新战略,带领企业走向成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