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课程设计
4.资源开发与利用设计——师资队伍 校内专任教师团队情况
4.资源开发与利用设计——师资队伍 企业兼职教师情况
4.资源开发与利用设计——实训条件利用
校内实训:
金工数控实训中心
机械CAD/CAM机房
机械拆装实训室
机械制图实训室
4.资源开发与利用设计——实训条件利用
校外实训:
山西同誉有色金属
山西永宏
自主开发项目任务书:
(1)减速器低速轴加工工艺制订任务 书 (2)液压缸加工工艺制订任务书 (3)减速器箱体加工工艺制订任务书 (4)CA6140车床主轴部件装配工艺 任务书 (5)二级齿轮减速器装配工艺制订任 务书 (6)液压阀体车床夹具的设计任务书 (7)机床夹具的使用和调整任务书 (8)机床夹具的维护任务书
项目三 机床夹具的设计、调 试与维护
金工数控实训中心 机械拆装实验室
机械CAD/CAM机房
3.教学组织设计——教学设计
3. WHO ——“谁来教”(教师),“跟谁学”(学生)
企业兼职教师
李秀芳
校内专任教师
吴克平 赵宝安
郝永录
贾鹏程、李小龙、李森源、姚博
3.教学组织设计——教学设计
3.教学组织设计——教学设计
1.课程设置——课程衔接
《机械制图与CAD绘图》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机械设计技术》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机械制造综合设计》 《机械设备加工技术》
2.课程整体设计——课程标准
教学对象 适用于机电系机械
制造、数控技术、模具 设计与制造三个专业。
知识 目标
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机械技术
(8) 设计质量评估
(8) 能对机床夹具进行调试
(9)能正确使用各类机床夹具
(10)能做到定期维护机床夹具
(11)能及时反馈机床夹具的修
理意见
(1) 读懂零件图;
(2) 进行典型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分析和技术要求分析
(3) 选择零件的毛坯
(4) 选择零件的定位基准
编( (制56) )
选择零件的加工设备 选择零件的工艺装备(刀、
5.教学成果与特色——教学成果
➢ 工艺文件
根据课程授课项目,学生按照零件图纸,自行编
制的工艺文件,其中包含了轴套类零件工艺过程卡、
盘盖类零件工艺过程卡、箱体类零件工艺过程卡和
二级齿轮减速器装配工艺过程卡。
➢ 微课
根据课程设计方案,完成了 一系列《机械制造工艺与夹 具》微课视频。
➢ 加工零件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微 课.f4v
机械设备加工技术
机床安装调试与维修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
1.课程设置——专业课程体系
1.课程设置——专业能力和素质总体要求
1.具备工程语言能力 2.具备材料识别和选用能力 3 .具备工、量具使用能力 4. 具备机械加工设备识别和选用能力 5.具备产品装配与调试维护能力 6.具备机械设备维修和调试能力 7.具备生产现场组织协调能力 8.具备分析解决机械加工过程中一般
评价体制
以项目进行考核,突出改革的“点、线、 面、体”多元评价体制
谢谢!
4.资源开发与利用设计——师资队伍
教师基本情况: 发表论文著作: 1.《浅谈机械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科教创新导刊 2.《基于CAXA电子图板的斜二轴测图绘制与标注》科技创新 与应用 3.《机械设计基础项目化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4.《机械制图习题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获奖情况: 1.2009.12 青年教师赛讲一等奖 2.2009.11 教案展评优秀奖 3.2010.8 院级优秀教师 4.2013.11 《减速器拆装与测绘实训方案》获省级实训方案设计 大赛一等奖
能力本位的考核评价体系 100%
素养考核 20%
能力水平考核 80%
零件工艺 40%
装配工艺 15%
夹具 25%
3.教学组织设计——项目情景设计
可行性 趣味性 综合性 覆盖性 典型性 实用性
3.教学组织设计——教学设计
1. WHAT ——“教什么”(教师),“学什么”(学生)
结合学生实际情 况,现有校内、外实 训室资源,参照企业 真实工作过程进行。
产品夹装、配量、工辅具)
( (艺78) )
拟定零件的工艺路线 确定零件的加工余量
(9)计算零件的材料消耗定额
(10)确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11)对工艺过程进行技术经济分
机床夹具析
设计、维(12)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护 或工序卡片
2.课程整体设计——考核评价方式
本课程内容和教学实施均以项目任务形式进行, 课程 考核评价方式主要采用项目考核形式。具体项目考核分数分 配如下:
4. HOW ——“怎么教”(教师),“怎么学”(学生)
3.教学组织设计——总体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课程教学单元组织总体设计
教研室:机械技术类专业
4.资源开发与利用设计——手段及案例应用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 教学网络平台
《CAXA电子图板软件》 《CAXA工艺图表》
实训软件
教学手段
教学平台 利用
2.金属切削设备 精度的检测
3.金属切削设备 的日常维护
机械加工工艺 文件编制能力
数控机床程序 编制能力
1.零件图及装配 图的绘制
2.工艺文件的编 制
3.工艺装备的设 计
4.机械CAD/CAM软 件使用
1.数控加工工艺与 编程
生产现场作业及 组织协调能力
1.生产车间的生产 调度能力
2.工段和班组生产 现场协调控制能力
车间一 线工艺
员
理Hale Waihona Puke 一体 课程1.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构建过程
干什么学什么 缺什么补什么 用什么给什么
典型工作 任务分析
岗位 能力
核心能力 职业素质
学习培 养内容
1.课程设置——企业调研
对运城周边机械制造类企业进行调研,明确运城周边制造业发展现状,了解企业岗位设 置,分析岗位能力,提炼岗位核心能力,结合我院学生学情,指导机械技术专业人才培 养方案建设。
问题的能力
方法能力
1.具备金属切削设备操作能力 2.具备机械制造工艺编制能力 3.具备金属切削设备维护和维修能力 4.具备数控加工程序编制能力 5.具备生产、技术质量管理能力
.
专业能力
社会能力 (职业素质)
1. 遵守企业规章制度 2.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吃苦耐劳精神
3. 组织协调合作能力 4. 沟通交流能力 5. 遵守操作规范 6. 安全环保意识 7. 成本节约意识 8. 质量意识
4.资源开发与利用设计——教材开发与利用
参考资料: 《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陈宏均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机械夹具设计手册》王光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金属切削手册 (第三版)手册》史全富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学习网站:
中国金属加工网:/
4.资源开发与利用设计——教材开发与利用
在课程后期阶段,学生依据《机械制造工艺与夹 具》课程知识,自行编制零件加工工艺,并应用 于实际生产过程,完成了一系列零件加工任务。
5.教学成果与特色——特色
课程内容
完全与企业实际生产相结合,引入企业 真实的生产任务
教学方式
在课程教授过程中,进行了“理实一体 化”教学
职业素养
在授课过程中,融入了职业素养教育, 培养学生安全、环保、卫生等方面6S意 识
类专业核心课程,本课 程旨在培养学生设计简 单夹具的能力,具备编 制简单零件工艺规程的 和机械产品装配工艺的 能力。是学生顶岗实习
前的必修课。
能力 目标
素质 目标
机械加工工艺;机床夹具;机械加工 精度;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机械装配工艺 基础;
具备设计各种专用机床简易夹具的能 力;具备编制典型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 具备制定产品装配工艺的能力;具备使用、 调试和维护各种机床夹具的能力。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
教
课件
学
课
件
“六个一”案例
收集和汇总了本课程36个企业案 例,保证每节课前5分钟讲授, 为学生提供最新的企业前沿信息。
4.资源开发与利用设计——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情况——姚博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师,《机械制 造工艺与夹具》课程建设负责人,机电 工程系系主任助理。
专任教师情况:
2.编制加工工艺
3.编制装配工艺
4.设计制作工艺 装备
机械零件加工 过程
1.普通加工
2.数控加工
3.特种加工
机械产品检验 过程
1.零件的检测
2.产品性能及 总装检验
机械产品装配 过程
1.机械产品 的装配
2.现场调试
机械设备维修 过程
1.设备维修
2.工艺装备 维修
1.课程设置——岗位群
质量管理员
制图员
4.资源开发与利用设计——师资队伍
团队情况: 教科研成果: 1. 李森源,发表《机械加工成组工艺工装技术》、《金刚石绞刀精密孔加工》等多篇论文;研制的铁 牛650拖拉机液压输出阀、分配器获省优秀新产品奖;研制的煤矿液压支架用的CF31.5液压操纵阀获 省优秀新产品奖;研制的煤矿液压支架用的YK31.5夜控单向阀获省优秀新产品奖; 2.李秀芳,参与完成了版辊车间的组建,设备布置安装,工装设计工艺编制工作; 3.吴克平,主持多项军工产品工艺、工装方案设计与重要项目的工装设计和工艺编制; 4.赵保安,《淬火钢的车削》2003年发表于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发表闸门启闭机机锁、U型渠道成 型机、闸门密封锁紧机构等多项专利;设计的D120自行式U型渠道衬砌机( 一九九三年五月获难题 攻关优秀成果奖。);研制的CZ改性沥青抗水卷材(一九九三年九月获山西省首届农业博览会银质 奖); 5.贾鹏程,发表《试论成组夹具技术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浅谈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 术》等论文; 6.李小龙,出版《AutoCAD2009实例教程》、《工程制图》、《机械制图习题册》3部教材,《多功 能钳工台》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