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艺术欣赏是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文科、艺术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主要通过作品的赏析,给学生讲授初步的艺术知识,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
与本课程相关的文学类课程,为它提供了文学类与艺术类的比较;文学概论、马列文论和美学原理为它提供了分析艺术现象的观点与方法。
而本课程又将丰富对艺术普遍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文学类课程以及马列文论、美学等理论的学习。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艺术欣赏引论、建筑艺术欣赏、绘画艺术欣赏、雕塑艺术欣赏、工艺美术欣赏、书法艺术欣赏、音乐艺术欣赏、舞蹈艺术欣赏、戏剧艺术欣赏、戏曲艺术欣赏、摄影艺术欣赏、电影艺术欣赏等十二个部分。
除引论外,各部分艺术欣赏的基础知识与具体作品赏析的比例约为1:1。
本课程的教材分为文字教材与音像教材两类。
文字教材是由杨辛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艺术欣赏概要》。
音像教材是36讲的电视课,由教材的编写者,各门类艺术的专家、学者主讲。
电视课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中央电大还发行了光盘,供教学使用。
本课程总学分为3.5学分,课时数72学时。
本课程是教改课,由省电大统一组织教学、命题和考试。
第一章艺术欣赏引论【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员把握艺术欣赏的本质,了解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艺术批评的关系,掌握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指导思想有一个概括的认识。
一、艺术欣赏的本质艺术欣赏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审美活动。
二、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1.艺术形象是欣赏者发挥想象的客观基础;2.欣赏者的审美活动是主动的,不是被动地接受;3.艺术欣赏中“再创造”和艺术家的创作各有特点。
三、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四、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途径与方法1.在艺术欣赏的实践中提高审美能力;2.从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中把握艺术的审美特性;3.重视对艺术欣赏的整体把握;4.不断深化和扩展已有的审美感悟;5.把握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和时代特色;6.加强广泛的艺术修养,在欣赏中实现各类艺术相互阐发、触类多通。
第二章建筑艺术欣赏【教学要求】通过建筑的面、体形、体量、空间、群体、环境等多种艺术语言,了解其艺术的基本特点,并结合建筑作品的赏析,加深对建筑和建筑艺术的具体特征的理解,学会初步运用欣赏建筑艺术的一般方法去欣赏建筑艺术的具体作品。
一、建筑艺术语言㈠建筑和建筑艺术的一般特征1.建筑的双重性:物质性、精神性;2.建筑精神属性的层级性:低层:安全美和舒适感中层:美观、悦目高层:赏心3.建筑艺术的表现性㈡建筑艺术的语言1.面;2.体形;3.体量;4.空间;5.群体;6.环境。
在建筑艺术语言中对形式美法则的综合运用。
㈢建筑艺术文化内涵──建筑艺术特殊的文化价值。
二、建筑艺术作品欣赏1.《雅典帕提侬神庙》单纯、明朗和愉快的风格。
2.《巴黎圣母院》所体现的哥特式建筑特点及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精神。
3.《罗马圣彼得教堂》的集中式平面和穹隆屋顶。
单纯、明朗的造型逻辑和昂扬、健康、饱满的气质。
文艺复兴兴盛期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4.印度《泰姬陵》所体现的伊斯兰建筑的特点。
5.法国《朗香教堂》的浪漫情调和隐喻手法。
现代建筑的主要倾向。
6.《北京城和北京宫殿》的群体组合。
严整规则的构图和皇权至上的主导思想。
7.《北京天坛》所体现的中国礼制建筑的特点,造型的象征手法及对尊“天”主题的显示。
8.《中国园林》所体现的尊重自然、与自然相亲相近的观念。
自然式建筑特点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中国园林与欧洲园林的比较。
中国园林的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两大流派。
《网师园》、《颐和园》。
9.《中国古塔》是印度建筑与中国重楼的结合。
楼阁式与密檐式。
《登封法王寺塔》、《应县释迦塔》、《上海龙华塔》。
10.《布达拉宫》的非对称自由聚合布局。
建筑的整体统一感及与环境的协调。
对建筑高度的夸大与神秘、攫人的艺术感染力。
三、建筑艺术的欣赏方法1.对形式美法则的了解与掌握。
2.要具备一些建筑学的知识。
3.体会情绪意境。
4.发掘作品的文化内涵。
第三章绘画艺术欣赏【教学要求】通过绘画的线条、形体、色彩、色调、明暗、笔触等,了解其艺术语言的特点。
结合油画与国画作品的赏析,提高对作为视觉空间艺术的绘画本质特征的理解,特别是加深对国画优秀传统的认识;学会初步运用欣赏绘画艺术的一般方法,去欣赏具体的绘画作品。
一、绘画概说㈠绘画是运用线条、形体、色彩、色调、明暗、笔触等造型语言在二度平面上塑造艺术形象,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艺术。
绘画是“视觉空间的艺术”。
㈡绘画艺术语言:1.线条;2.形体;3.色彩;4.色调;5.明暗;6.笔墨;7.结构㈢绘画的分类方式及各类绘画的主要特点。
侧重介绍油画与国画。
二、绘画艺术欣赏方法1.对绘画作品要以理解的态度加以品评。
2.了解绘画发展脉络,把握代表作品特征。
3.培养艺术形式感觉。
4.尊重自我感受,尊重自己的直觉与联想。
三、绘画艺术作品欣赏㈠油画古典油画1.具有纯洁神圣之美的《春》(波提切利)。
2.田园牧歌式的《岩间圣母》(达·芬奇)。
3.象诗一般和谐、自然的《睡着的维纳斯女神》(乔尔乔内)。
4.充盈着生命活力、造型雄健、色彩华丽的《强劫留基伯的女儿们》(鲁本斯)。
5.着重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强调光与影变化的《犹太老人》(伦勃朗)。
6.欧洲美术史上第一个最美的劳动妇女形象《纺织女》(委拉斯开兹)。
7.造型严谨、理性,将油画描绘现实的特长推向极致的《拿破仑加冕式》(达维特)。
8.重视光线与色彩变化、捕捉瞬间色彩的《日出·印象》(莫奈)。
9.以主题深刻,文学性强取胜的《伏尔加河纤夫》(列宾)。
现代派油画1.色彩强烈、旋律紧张的《星夜》(凡·高)。
2.从多角度观察物象,将人物塑造各种几何体综合状态的《弹曼陀铃的少女》(毕加索)。
3.超越现实、展示立体主义与梦境的《内战的预兆》(达利)。
㈡国画中国画的特点:1.卷轴;2.线与墨的魅力;3.诗书画印合一。
山水画欣赏1.意境清新、风格工丽细致、富有写生感的《游春图》(隋·展子虔)。
2.以笔墨的松、湿、淡表现山水形象之平、秀、虚的《潇湘图》(南唐·董源)。
3.表现北方峰雄岭峻之巍然的《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
4.用最佳角度截取景色的《踏歌图》(南宋·马远)。
5.既表现山川内在律动的生命,又外化了画家思想感情的《渔庄秋霁图》(元·倪瓒)。
6.闪烁着山川的氤氲之光的《山水清音》(清·石涛)。
花鸟画欣赏1.具有象征意义的《荷花双鸟》(明·朱耷)。
2.以竹表“节”,塑造竹之坦荡、落拓面貌的《墨竹》(清·郑燮)。
3.统一众多对立因素,散发出醇郁气息的《桃实图》(近代·吴昌硕)。
人物画1.神形兼备,再现《洛神赋》意象的《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
2.具有“灿烂求备”的大度气派的《簪花仕女图》(唐·周昉)。
3.笔墨流畅、风格独具的《太白行吟》(南宋·梁楷)。
4.将人物与景色融为一体,以景衬人的《木兰从军》(近代·任颐)。
第四章雕塑艺术欣赏【教学要求】通过雕塑的实体性形体、光影、圆雕、浮雕、具象、抽象等,了解其艺术语言的特点,并结合雕塑本质特征──立体造型的理解,学会初步运用雕塑的基本欣赏方法去欣赏具体的雕塑作品。
一、雕塑艺术的语言㈠雕塑艺术的特点1.雕塑的根本特点是立体造型。
2.雕塑是“诗”:便于抒情,宜于象征,不宜叙事。
3.雕塑由于高度概括,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时代的标志。
4.雕塑既是提高的艺术,又是普及的艺术;既是古老的艺术,艺术现代化的艺术。
㈡雕塑艺术的语言1.物质实体性的形体,以及因形体变化而造成的光影。
2.圆雕。
3.浮雕。
4.具象与抽象。
二、雕塑艺术作品欣赏中国雕塑艺术作品欣赏1.《殷商人面鼎》,说明体积的概括接近于建筑,其形体比例已充分体现特定的情感。
2.《战国青铜器物架》,说明形体的方圆互变。
3.《秦始皇陵的将军俑》,说明写实水平的惊人成就。
4.《霍去病墓石马》,说明“随石赋形”的中国传统及“天趣”的重要。
5.《北魏云岗石窟的“大佛”和“鸠摩罗天”》,说明外来艺术和中国审美习惯的融合。
6.《西魏麦积山童女供养人》,说明中国艺术特有的含蓄美。
7.《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说明盛唐气象。
8.《敦煌盛唐彩塑菩萨》,说明宗教雕塑的世俗化。
9.《山西晋祠伺女群雕塑》,说明前所未有的性格刻划,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10.《四川大足十二圆觉洞》,说明雕塑与环境艺术。
11.《山西平遥双林寺韦驮像》,说明民族武士的完美创造。
12.《湖北武当山外景》,说明雕塑在整体布局中的作用,环境艺术的最高典型。
13.《云南筇竹寺罗汉》,说明雕塑家对人情世故的刻划。
《泥人张钟馗嫁妹》,说明雕塑的批判作用。
外国雕塑艺术作品欣赏1.《维纽伦的维纳斯》2.《美隆地区的维纳斯》3.米开朗基罗《大卫像》4.米开朗基罗《濒死的奴隶》5.法国巴黎凯旋门上《马赛曲浮雕》6.乌桐《伏尔泰坐像》7.罗丹《思想者》8.马育《地中海》9.布尔德尔《赫克里斯射怪鸟》10.布朗古希《丽达》11.亨利·摩尔《皇帝和皇后》三、雕塑艺术的欣赏方法1.雕塑艺术的根本特点是“立体性”、“三维性”,也就是要去了解和欣赏占有三维空间的体积之美。
2.要懂得不同体积的组合之美,懂得不同体积的组合所形成的某种节律美和韵律美。
3.要懂得欣赏雕塑的基本“影像”,也就是基本轮廓所形成的影子似的形象。
4.要懂得雕塑和环境的结合,要把建筑和雕塑、园林和雕刻、广场街道和雕塑以至山川和雕塑的相互关系中去理解它们的有机联系。
第五章工艺美术欣赏【教学要求】通过对中国工艺美术作品的赏析,了解这门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初步学会欣赏工艺美术的一般方法,并运用它赏析具体的装饰工艺品和实用工艺品。
一、工艺美术的特点1.工艺美术的特点2.工艺美术的分类:装饰美术、实用美术。
二、工艺美术作品欣赏1.陶器我国陶器的发展历史和著名产地。
彩陶的造型和色彩,彩陶《三足鬶》。
江西宜兴紫砂陶壶。
2.瓷器我国瓷器的发展历史和艺术价值。
东晋《青瓷多耳罐》。
宋代五大明窑。
元代《青花轮花大盘》。
明清的青花瓷。
现代陶磁工艺。
丰富多彩的江西景德镇日用陶瓷。
3.青铜器我国青铜器发展简史。
殷商青铜器和特色。
《乳丁纹平底爵》。
《利簋》。
现代仿古青铜器。
4.玉器我国玉器的发展历史。
古代玉器的特殊功用。
商代《鸟鱼形玉佩》。
周代《玉佩垂饰》。
琢玉的方法和俏色玉雕。
现代玉雕《玛瑙龙盘》和《岱岳奇观》。
5.漆器我国漆器发展历史。
战国《彩漆动物座屏》。
汉代《漆耳杯》。
6.丝织品我国丝织工艺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