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课程标准.doc

《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课程标准.doc

《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适用专业: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开设学期: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学时:32学分:2一、课程性质及作用本课程为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主要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方法、原理以及资源化技术,为今后从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方面的工程技术及研究开发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市政管道工程施工》、《工程制图与绘图》。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毕业综合实践》、《市政五大员职业资格考证》。

二、课程设计思路1.由学校专任教师、行业和企业专家合作选择课程内容。

2.变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

3.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4.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基本知识的培养。

5.构建模块化课程内容本课程以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本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本课程标准以交通土建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本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本课程按城市固体废物收集分选、固体废物可降解处理、固体废物焚烧处理、固体废物热解处理、垃圾填埋、废物利用等6个方面进行课程内容安排。

三、课程目标课程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能从技术的角度去认识和解决有关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的问题。

通过教学和实验能得到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学习搜集、分析和运用有关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资料、图件,并结合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对一般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问题进行初步评价。

1.专业能力目标:➢掌握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初步应用城市垃圾处理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初步对垃圾种类对应的处理做合理选择;2.社会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与人协助工作的良好品德,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风,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不断追求知识、独立思考、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具有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扎根于群众的思想观点。

3.方法能力目标➢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规划组织工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化思考的能力。

四、学习情境设计1.学习情境划分序号学习情境任务(项目)单元参考学时1 固体废物收集分选 1.固体废物分选6 固体废物收集2 固体废物可降解处理 1.固体废物可降解处理 63 固体废物焚烧处理 1.固体废物焚烧处理 64 固体废物热解处理1、固体废物热解处理 35 垃圾填埋1、垃圾渗滤液的处理9 2、垃圾填埋原理认知废物利用1、废物利用 2合计32 2.学习情境描述学习情境1 固体废物收集分选学时 6学习目标➢掌握固体废弃物定义、来源、分类;➢了解固体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压实、破碎;➢掌握固体废弃物的筛分、筛分效率、筛分类型➢熟悉固体废弃物的风选、水选➢熟悉固体废弃物的磁力分选和类型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任务1:固体废物收集(3学时)1.固体废弃物定义、来源、分类;2.固体废弃物收集,运输3.固体废弃物压实,破碎行动导向、多媒体、互动、任务驱动任务2:固体废物分选(3学时)1.筛分2.重力分选3.磁力分选行动导向、多媒体、互动、任务驱动教学媒体与设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多媒体教室在《工程制图与绘图》之后学习。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讲师及以上职称。

学习情境2 固体废物可降解处理学时 6学习目标➢掌握堆肥的原理、程序、工艺、处理装置、影响因素➢掌握沼气发酵的原理、原料调配、工艺与装置、影响因素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任务1 :固体废物可降解处理(6学时)2.堆肥3.沼气发酵行动导向、多媒体、互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教学媒体与设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多媒体教室在《工程制图与绘图》之后学习。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讲师及以上职称。

学习情境3 固体废物焚烧处理学时 6学习目标➢掌握可燃固体热值、可燃固体燃烧、停留时间的计算➢掌握二噁英的产生和废气处理➢掌握焚烧工艺流程和设备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任务1 :固体废物焚烧处理(6学时)2.可燃固体热值3.可燃固体燃烧4.停留时间的计算5.二噁英的产生行动导向、多媒体、互动、任务驱动6.废气处理教学媒体与设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多媒体教室在《工程制图与绘图》之后学习。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讲师及以上职称。

学习情境4 固体废物热解处理学时 3学习目标➢掌握固体废物热解的概念、原理、工艺流程➢了解橡胶、垃圾、农业固体废弃物的热解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任务1 :固体废物热解处理(3学时)1.固体废物热解处理基本理论2.固体废物热解处理行动导向、多媒体、互动、任务驱动教学媒体与设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多媒体教室在《工程制图与绘图》之后学习。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讲师及以上职称。

学习情境5 垃圾填埋学时9学习目标➢掌握垃圾填埋的概念,处理原理,场地的选择,➢掌握填埋场的设计和垃圾填埋方式➢掌握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工艺流程、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设计方案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任务1 :垃圾填埋原理认知(5学时)2.概念;3.原理;4.场地的选择;5.填埋场的设计;6.垃圾填埋方式行动导向、多媒体、互动、任务驱动任务2:垃圾渗滤液的处理(4学时)1.处理方法2.工艺流程行动导向、多媒体、互动、任务驱动教学媒体与设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多媒体教室在《工程制图与绘图》之后学习。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讲师及以上职称。

学习情境6 废物利用学时 2 学习目标➢掌握重金属的回收的概念,原理、方法、工艺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任务1 :废物利用(2学时)1.原理;2.方法;1.重金属的回收工艺、应用行动导向、多媒体、互动、任务驱动教学媒体与设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多媒体教室在《工程制图与绘图》之后学习。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讲师及以上职称。

五、实施建议1.学习材料选用与编写(1)教材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3)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4)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项目要具体,确保工程实际中的施工项目都能训练到位。

2.教学组织与设计(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掌握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具体过程。

(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在实践实操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良好的结合。

(5)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趋势,贴近工地现场。

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6)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3.课程考核与评价(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项目成绩、综合测试,全面评价学生成绩。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本课程的总评成绩=项目考核+考勤+综合项目。

其中项目考核占30-60%,考勤占10%,综合考核占30-60%。

(5)项目的评分标准在学期初就公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对照评价考核标准,努力提高项目完成质量。

4.课程教学资源使用与建设(包括条件)(1)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2)建立一支适应本专业稳定的、开放性的、具有丰富实践施工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合一、课堂教学与工地现场教学合一的功能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