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变、变中求进
今年是浙江省高考自主命题的第四年,数学试卷继续保持前三年省自主命题的风格,立体几何作为高中数学一块重要内容,通过整卷立体几何命题的设置看,充分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求进”的特点。
笔者对2007年高考立体几何试题(浙江省)与前三年立体几何试题比较后认为:从总体上讲,今年立体几何试题的命题风格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命题的立足点兼顾知识立意,又着重于能力立意;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大了对基本能力的考查力度;在考查主体知识、基础内容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题型有所创新,成了高考内容与形式革新的试验田。
特别是通过对2007年立体几何试题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高考立体几何方面的命题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在此基础上命题更强调了基础,凸现了能力,特别是空间想象能力的考察。
以下是笔者通过近四年高考立体几何试题的分析得出的一些看法,现例举如下。
一、信息统计
立体几何试题所占的分数、考查的知识点、题型等相对稳定,立体几何试题设置时强调基础、凸现能力要求。
这些可以从近四年来高考立体几何考查的知识点、各知识点所占分值的比较表中看出,如下表。
近四年高考理科立体几何考查知识点统计表:
1、考查基础知识,经纬分明,突出重点.
这四年中,浙江省的立体几何命题从上表的数据分析中不难得出以下结论:(1)、命题集中在一些重点知识上.如主要考察“线线垂直”、“二面角”,这两块内容四年中考了三年.(2)、从知识点的分布上看,05年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共有8个,而06年就略有减少,是6个,04、07年均只有4个.(3)主线条明显,经纬分明,“角、平行、垂直”是主
线,距离、球、台体、圆柱基本不考。
2、考查基本能力,设问求变,变中求进.
从06、07年两年有命题看,选择题、解答题仍考查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填空题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设问翻新,在考查能力上更显示了良好的愿望,以着力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判断能力、决断能力,以体现考查的较高要求.
如06年有填空题:正四面体ABCD 的棱长为1,棱AB ∥平面α,则正四面体上的所
有点在平面α内的射影构成的图形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
⎡21,42;07年
的填空题:已知点O 在二面角AB αβ--的棱上,点P 在α内,且45POB ∠=︒。
若对于β内异于O 的任意一点Q ,都有45POQ ∠≥︒,则二面角AB αβ--的大小是
_____________。
答案:
2
π
.这两个题从难度上看,07年比06年有所下降,但从考查的能力上看有一脉相承之势,对能力的考查均有较高要求,而且都涉及到空间的想象能力、决断能力等.
3、考查所占分数稳定,彰显立体几何重要战略地位.
从理科整份试卷的所占分值上看高考立体几何试题也是保持稳定的。
如右图,立体几何虽仍占居第三位23分占15.3%,但与第二位解析几何相差6.3个百分点,而代数仍以62.7%即94分占居首位(因学
科知识内的互相交叉,统计分数为一约数)。
这进一步彰显了立体几何的重要战略地位,谁赢得了立体几何,就赢得了高考决胜的一个关键战场.
4、空间向量年年涉及,给予考生更多选择余地.
在这四年中立体几何解答题均可用几何法和向量法求解,给考生以多项选择的余地,有利于考生发挥出正常水平,减轻考生备考负担.在设题的设置中均较易建立空
间直角坐标系,通过向量求出角,证明垂直、平行关系,这也充分体现了考
查“向量法解立体几何问题”的命题意图,07就表达得更加明显.
如07年的解答题: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EA ⊥平面ABC ,DB ⊥平面ABC ,AC BC ⊥,2AC BC BD AE ===,M 是AB 的中点。
(Ⅰ)求证:CM EM ⊥;
(Ⅱ)求CM 与平面CDE 所成的角。
此题可以用几何法求解,也可通过建立空间直线坐标系求解,如以CA
为x 轴,CB 为y 轴,过C 垂直于平面ABC 的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这样CM 与EM 的垂直关系用向量的点积便可证明,线面角也可用法向量求解.而且此题对于第(1)小题用几何法可行,对于第(2)小题用几何法证明较为困难,用向量法求解较为容易.也体现了考查的意图,即要求学生掌握好用空间向量化解有关立体几何中的计算问题,如“三个角”的计算、距离的计算,甚至通过计算来证明平行、垂直问题.也即要强化向量知识化解立体几何的能力,使学生能将几何问题通过代数转化化解.
三、08预测
1、重点突出,基础知识考查是主阵地.
通过对这四年的立体几何命题分析,不难得出基础知识是常考常青,如“三个角”: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三个“平行”: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三个“垂直”:线线垂直、线面重直、面面垂直.这此是立体几何的基础知识,在此命题最能反映出学生掌握立体几何的基本情况,使命题更显得成熟稳定
.
E M
A
C
B D
2、稳中求变,变中求进仍是主旋律.
在2004年高考立体几何中充分体现了立体几何试题的考查意图;但05年、06年做了适当的调整,调整使考查的面更广,而06年在难度上也有所增加;然后07年在前三年的基础上就显得成熟大气,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更瞄向重点内容,难度上较06年有所降低,更好体现了立体几何在选拔人才上的区分功能.可以说是稳中求变,变中求进.由此估计2008年仍将保持这一主旋律.考查的重点知识更加明确,难度更加适中,在解题的方法上使几何法和向量法可同时采用,让部分小题在解法上选择向量法,以体现向量法解题的优越性,从而强化向量法的考查力度.
3、立足中等,适当拔高是战略要地.
立体几何考查的知识点几乎都是基本知识.从难度上讲,有19分左右的分数属中档难度,占立体几何的83% ,其中有17%的题目略有拔高,有利于对中档学生进行考查;从知识的切入角度看,这四年试题的切入口较宽,难度中档,有利于学生放开手脚解题,让学生充分发挥出应有实力;从难点的渗透上看,06、07在立体几何上均放有一个填空题以拉开档次,特别是06年的影子面积问题更是充分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等殊多因素,但学生得分率较低,此题所体现的选拔功能受到影响,07年的填空题就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可从两个以上角度上进行分析、猜想,以得出正确答案,因此更显成熟.从以上三点分析不难看出,2008年必将立足中等,但个别试题也将有所拔高,以体现其选拔功能,然而不会太难,更不会形成06这样的难点,较为理想的模式是07模式.
从“信息统计、四年分析、08预测”不难得出,07年立体几何的试题是相对稳定的,重视基础、凸现能力,显得成熟大气,特别是在能力的凸现上,更是下足了功夫,注意了各种能力的综合,如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推理能力等等。
而重视基础,加强能力则永远是一种时代的趋势,我们只有把握高考立体几何试题的命题脉搏与方向,理性地看待试题的变化与发展,才能谋求在08高考中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