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考点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方程式:
2.注意事项:①用的是直流电,通常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②正极产生的气体是;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气体的体积比是,质量比是。

③正极的气体检验方法是:;负极气体用点燃的方法,现象是。

3.电解水实验说明:①水在通电时生成氢气和氧气。

②水是由组成。

4. 氢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点火,发出尖锐爆呜声,表示氢气不纯。

实验室制备氢气的反应原理:
考点二:水资源
1.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吸附、沉淀、过滤、煮沸、蒸馏、消毒(除消毒是化学变化其余都为物理变化)
吸附:常用明矾、活性炭等物质吸附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活性炭也可消除异味。

(明矾是利用溶于水后形成的胶状物把小颗粒吸附形成大的颗粒沉降下来;活性炭疏松多孔,把杂质异味颗粒吸附到自己体内)都是变化。

沉淀:水中不溶性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的过程。

过滤: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

操作为:
一贴,
二低,
三靠。

煮沸:将冷水烧开,能降低水的硬度。

蒸馏:利用液体的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

消毒:利用化学反应杀死水中微生物
2.硬水和软水
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少量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鉴别试剂
鉴别方法:
硬水的软化的方法:
3.水资源保护
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水和垃圾的任意倾倒。

爱护水资源的方法:一要节约用水,二要防止水体污染。

考点三:物质的分类
1.物质
2.化合物和单质的比较
定义实例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考点四:分子和原子
1.分子:最小粒子;原子:最小微粒。

2.区别: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3.分子的特点:①②③
4.从微观角度观察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化学变化是
第四单元
考点一:原子和离子
1.原子结构(画出10,11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原子结构的规律
①决定原子种类。

②原子内= = =
③决定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的。

④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例如。

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①第一层最多容纳电子;②第二层最多容纳电子;
③最外层最多容纳电子(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电子)
金属元素: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容易电子,带,形成离子
非金属元素: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容易电子,带,形成离子
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He为)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为8(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为2)的结构叫结构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4.离子
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

叫做离子化合物,例如。

离子的表示方法:
先写元素或原子团符号,然后在符号右上方先标电荷数值(数值为“1”时省略),后标“+”“-”号
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铵根离子。

5.原子结构示意图
镁原子结构示意图:镁离子结构示意图:
符号为:符号为
6.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2)相对原子质量== (单位:)
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
考点二:元素
1.定义:。

2.注意:A.元素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B.元素组成物质
决定元素种类。

3.元素分为 元素, 元素, 元素。

4.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依次是 。

5.元素符号的书写(书本75页常见的元素符号) 规则:“一大二小”
意义:宏观 ;微观 6.元素周期表
元素按照该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编写。

共7个周期16个族(7个横行18个纵行)。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方格提供的信息:
7.物质,元素,原子,分子之间的关系
考点三:化学式与化合价
1.化学式的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注:只有纯净物才有化学式,且一种纯净物只有一个化学式 2.化学式的意义
A .化学式的意义 例如:H 2O
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B .
表示分子的个数应该在 前加数字 表示原子的个数应在 前加数字 表示离子的个数应在 前加数字 C 写出“2”表示的含义
①2H 2O 2 ②O 2 ③Mg 2+ 3.化学式的书写
A .双原子分子单质 氧气: 氮气: 氢气:
B .稀有气体单质 氦气: 氩气:
C .金属单质,固体非金属单质 铁: 碳: 铝:
D .化合物 氯化钠 四氧化三铁 氧化铁 氧化亚铁 盐酸
16 S
硫 32.06
组 成
统称 构 成 物质
元素 原子
分子
微观概念:可以说种类,也可以说个数。

宏观概念:只可以说种类,不可以说个数。

化学变化中,不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中,要发生变化。

构成
成 构
ClO 2 碳酸钙 硫酸 硝酸铵 氢氧化钙 碳酸 4.化合价
化合价是用来表示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的原子个数比。

有正价与负价之分。

A .化合价口诀
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钙镁氧钡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四六硫,二四碳,铁有二三要分清。

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还有负三磷酸根,只有正一是铵根。

单质零价永不变。

B .化合价表示方法
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出化合价。

符号在前,数字在后。

若数字为1时,不能省略。

例如:标出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标出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C .化合价的应用
原则:(1)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2)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0.(3)O 通常为 价, H 通常为 价,Cl 在氯化物中显 价。

(4)书写时,正价在前,负价在后。

读法与写法相反。

原子团的化合价=原子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
考点四: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以A m B n 为例
1.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Mr(A m B n )=Ar(A)×m +Ar(B)×n
例如: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 ;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 。

2.各元素的质量比 A 元素质量与B 元素质量的比=[Ar(A)×m] :[Ar(B)×n]
例如:H 2O 中H 与O 的质量比= ;C 2H 5OH 中C ﹑H ﹑O 的质量比= 。

3.元素质量分数
例如: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4.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如:100g 尿素[CO(NH)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Ar(A)×m
Ar(A)×m +Ar(B)×n
×100%
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