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3《燃烧和灭火》PPT课件品质课件PPT

3.3《燃烧和灭火》PPT课件品质课件PPT


泡沫灭 火器
干粉灭 火器
二氧化碳 灭火器
喷射二氧化 碳及泡沫,
用来扑灭木 材、棉布
引起的失火
压缩二氧化碳 吹干粉,用来 扑灭油、气引 起的失火
喷射液态二氧化 碳,用来扑灭图 书、贵重设备、 精密仪器引起的 失火
【游戏问答】
请用“燃烧和灭火”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火上浇油
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
要灭火原理是( D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总结与回顾: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对照:
燃烧的条件是
1、可燃物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者缺一不可)绝氧气 3.降温到该物质的 着火点以下。 (其一即可)
❖ (1)请你预测该实验的现象是什么?谈谈你的推 测理由。
铜片上白磷燃烧了,红磷和热 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 (2)通常保存少量白磷的方法是?
课本129页讨论题
1.上述实验中的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 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 么条件?
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 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 要什么条件?
1.(2013桂林17题2分)野炊时,小明发现篝火的火焰
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A )
A. 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 升高木柴的温度
C. 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 方便添加木柴
2.(2013百色20题2分)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 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 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 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 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小石块不可燃
点燃的蜡烛
用烧杯倒罩 住呢?
室温下存在的 蜡烛会燃烧吗
用火柴点 燃后呢
用火柴能 点燃煤块 吗
持续燃烧 可燃物接触空气 火焰慢慢熄灭 或氧气
常温不燃烧 燃烧需要达到一定
点燃后持续 燃烧
的温度
着火点
注意: 1.可燃物的种类、状态、大气压强不变情 况下,着火点不会改变。
2.我们只能说升高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或 降低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而不能说改变 物质的着火点。
不怕火烧的手帕
温馨提示:安全第一 请勿模仿
❖燃烧条件 与 灭火原理
燃烧有什么特征?
钻 木 取 火
煎 炒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 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什么是燃烧?
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对比试验
现象 分析与推断
火柴可燃吗?
小石块呢?
火柴可燃 燃烧首先需要的 条件是:可燃物
31
❖课题作业: P86 3.3习题1-4题 ❖课后作业:P86 3.3习题5、6题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努力,终会有所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前进的路上 照自己的不足,学习更多东西,更进一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钻进钱眼,不惜违法乱纪;做人,穷,也要穷的有骨气!古之立大 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想干成大事,除了勤于修炼才华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坚持下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理想,脚下的路再远,也不会迷失方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任何事业,学业的基础,都要以自身品德的修炼为根基。饭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财富如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留下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贡献。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 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英雄气概,威压八万里,体恤弱小,善德加身。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去的只是身体,心灵可以永远保持丰盛。乐 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做领导,要能体恤下属,一味打压,尽失民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越是微小的事情,越见品质。学而不知道,与 行,与不知同。知行合一,方可成就事业。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若是天下人都能互相体谅,纷扰世事可以停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 越高,所需要的能力越强,相应的,逼迫自己所学的,也就越多。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忠心,也是很多现代人缺乏的精神。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若人人皆每日反省自身,世间又会多出多少君子。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给世界和身边人,多一点宽容,多一份担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千古大志,乃是圣人也。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淡看世间事,心情如浮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 载物。君子,生在世间,当靠自己拼搏奋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进学之道,一步步逼近真相,逼近更高。百学须先立志。天下大事,不立 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做人,心胸要宽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心端正,方可知行合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进者,不会把时间耗费在负性情绪上。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力行善事,有羞耻之心,方可成君子。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做学问和学 次的练习。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谁伤害过你,谁 要。重要的是谁让你重现笑容。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并非没有安慰与希望。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久的一个人,而是心里没有了任何期望。要铭记在心;每一天都是一年中最完美的日子。只因幸福只是一个过往,沉溺在幸福中的人;一直不知道幸福却很短暂。一 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
(1)能发生爆炸的物质: ①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液化石油气等 ②可燃性粉尘:面粉、煤粉等粉尘
(2)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
【例如】轮胎爆炸、锅炉爆炸、气球爆炸都是物理变化。 (在有限空间内气体急剧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预防与应用
预防: 警示标志:当心和禁止
练习与实践:
答案: 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加剧烈
钻木取火
答案: 摩擦生热使温度升高达
到木头的着火点
釜底抽薪
答案: 移除可燃物
爆炸与防爆安全
1、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 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讯速膨胀而引起 爆炸。 可燃物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遇到火源就会 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爆炸极限。
v1.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发
生中所起的作用是 ( )C
A.提供可燃物
B.提供氧气
C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2.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
的在于( C )
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隔离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开辟运水的道路
3.(赤峰中考)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
燃烧造福于人类
燃烧给人类带来灾难
质疑: 如何灭火?
活动探究 :
尽可能多的方法熄灭燃着的蜡烛,分析原理
隔绝空气或氧气
沙 子
【讨论结果】
灭火方法:嘴吹、水浇、沙扑、湿抹 布扑盖、剪灯芯等。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讨论总结:根据燃烧的条件推论灭火的原理。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水火也能相容?
实验现象 热水中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了
3.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
在通入氧气(或空气)后
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 烧需要什么条件? 你能解释魔
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术中手帕为
什么烧不坏
燃烧的三个 条件必须同
吗?
可燃物
时具备,三 者缺一不可
氧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
相信你可以的!
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 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 温度(着火点)
动动脑:三个条件只需满足 其一就能燃烧?还是要同时满 足才能燃烧?
链接考点
如图所示,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90℃的热水, 并投入一小块白磷(着火点约为40℃)。在烧杯上盖 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块干燥的红磷(着火 点240℃),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 白磷。
1. 可燃物
1.隔离可燃物
2.氧气
2.隔绝氧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3.使温度降低到该物 质的着火点以下。
(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只要破坏一个条件即可)
(三)、逃生常识
火警电话:119
大家知道火警该怎么报吗?
报警时应该注意说明以下几点: 详细地点、燃烧物质、火势大小、 燃烧背景、人员情况,最好还有报警 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