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1.1 运动的描述(押题专练)(解析版)

专题1.1 运动的描述(押题专练)(解析版)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做质点B.研究汽车车轮上一个点的运动规律时,汽车可看做质点C.欣赏花样滑冰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时,可以把表演者看做质点D.研究运动员在1 500米长跑比赛中运动的快慢时,该运动员可看做质点【解析】原子核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如研究原子核的内部结构时,原子核不能看做质点,A错误;研究汽车车轮上一个点的运动规律时,汽车看做质点的话,就看不到轮子上的点了,B错误;欣赏花样滑冰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时,需要研究表演者的动作,不能看做质点,C错误;研究运动员在1 500 米长跑比赛中运动的快慢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故能看做质点,D正确。

【答案】D2.浙江某中学组织了一次迷你马拉松比赛,男生组的路线设置是“起点(校田径场主席台前发令处)出发→绕田径场1圈→绕校园1圈→绕田径场1圈→终点(校田径场主席台前发令处)”大约2 000 m。

有位男生的成绩是10 min,在跨越终点时速度是7 m/s。

关于上述情景,下列相关物理学描述正确的是() A.2 000 m是指位移的大小B.该同学的平均速度约为3.3 m/sC.7 m/s是指瞬时速度D.在整个过程中该男生一定不能被看做质点【答案】项A中2 000 m指路程,平均速度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全程中人可以看做质点,选项A、B、D错误,C正确。

【答案】C3.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公里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6分钟,还不到一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公里呢?”根据以上对话及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 .女士说的6分钟是时间,60公里是位移B .警察说的60公里每小时是指平均速度C .图中的○50指的是瞬时速度 D .图中的○50指汽车在1小时内行驶的路程不能超过50公里 【解析】6分钟是时间,60公里是路程,60公里每小时是瞬时速度。

○50指瞬时速度不能超过50 km/h ,C 正确,A 、B 、D 错误。

【答案】C4.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A 、B 两地的直线距离为9 km ,实际中他从A 地到B 地所用时间为5 min ,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 km ,当他经过某路标P 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 ,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A .研究赛车通过某个弯道的技术动作时,能把该车看成质点B .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路程是9 kmC .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150 km/hD .经过路标P 时的瞬时速率是150 km/h【解析】研究赛车通过某个弯道的技术动作时,不能忽略赛车的大小和形状,所以不能把该车看成质点,故A 错误;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故赛车手的位移为9 km ,路程为15 km ,故B 错误;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为v =x t =9560 km/h =108 km/h ,故C 错误;车内速度计指示的是赛车通过某位置的瞬时速率,故D 正确.【答案】D5.一物体以10 m/s 的速度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又以20 m/s 的速度从乙地运动到丙地.已知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之间的距离相等,如图所示,则该物体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大小为()A .12 m/sB .15 m/s C.403 m/s D .18 m/s 【解析】v =x 1+x 2t 1+t 2=2x 0x 0v 1+x 0v 2=2v 1v 2v 1+v 2=403m/s.【答案】C6.(多选)湖中O 处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 处出发一直向东行驶4 km ,又向北直线行驶3 km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相对于O 处的观察员,小船运动的路程为7 kmB .相对于小船,O 处的观察员始终处于静止状态C .相对于O 处的观察员,小船最终位于东偏北37°方向5 km 处D .相对于湖岸上的另一观察员,小船不可能是静止的【解析】在O 处的观察员看来,小船最终离自己的距离为32+42km =5 km ,方向为东偏北θ,满足sinθ=35,即θ=37°,运动的路程为7 km ,选项A 、C 正确;以小船为参考系,O 处的观察员是运动的,B 错误;若湖岸上的观察员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均与小船一样,则小船相对其而言是静止的,选项D 错误.【答案】AC7.(多选)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 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运动1 m ,初始位置在bc 边的中点A ,由b 向c 运动,如图所示,A 、B 、C 、D 分别是bc 、cd 、da 、ab 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2 s 末的瞬时速度是1 m/sB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22m/s C .前4 s 内的平均速度为0.5 m/s D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解析】由题意可知,质点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1m/s ,A 正确;质点第2 s 末到达B 点,前2 s 内的位移大小为x AB = 2 m ,故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v AB =22m/s ,B 正确、D 错误;因质点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故前4 s 内的平均速率为1 m/s ,C 错误.【答案】AB8.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越来越大B .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不一定为正C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不可能越来越小D.加速度可能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解析】当物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此时加速度增大,物体的速度仍在减小且减小得更快,故A错误;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故B错误;当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时物体仍在增加,只是增加得慢了,故C错误;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不一定相同,如曲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故D正确.【答案】D9.(多选)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从某一值逐渐减小到零.则在此过程中,下列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A.物体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速度最大B.物体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速度为零C.物体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物体反向做加速直线运动D.物体速度不断增大,然后速度逐渐减小【解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可能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不断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不断减小,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当加速度减小为零,物体速度恰好为零,故B正确;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可能相反,加速度减小,速度减小,当速度减小为零,加速度不为零,返回向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故C正确;综上所述D错误.【答案】ABC10.(多选)汽车刹车时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v0=6 m/s,加速度a=-1 m/s2,它表示()A.再过1 s,汽车的速度变为5 m/sB.再过1 s,汽车的速度变为7 m/s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减速运动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加速运动【解析】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其正负表示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减速运动;经1 s速度减小Δv=aΔt=1 m/s,所以再过1 s汽车的速度变为5 m/s,故选项A、C正确.【答案】AC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位移的仪器B .运动员在某次比赛中用15 s 跑完100 m ,“15 s”是时间,“100 m”是位移大小C .位移为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D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答案】D【解析】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记录时间的仪器,A 错误;运动员在比赛中用15 s 跑完100 m ,“15 s”是时间,“100 m”是路程,B 错误;位移为矢量,位移的方向即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方向,与质点的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同,故C 错误;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故D 正确。

12.下列关于女排比赛中的研究对象,可以视为质点的是( )A .研究女排比赛中选手扣球的动作时B .确定运动员在球场上的位置时C .研究运动员比赛中发出的旋转球时D .确定落在边线处排球是否为界内时 【答案】B【解析】研究女排比赛中选手扣球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对研究结果有较大影响,因此运动员不可视为质点,但研究运动员在球场上的位置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A 错误,B 正确;在研究发出的旋转球和排球落点是否在边线界内时球的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不可忽略,因此,不能视为质点,C 、D 均错误。

13.[多选]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 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 1 m ,初始位置在bc 边的中点A ,由A 向c 运动,如图所示,A 、B 、C 、D 分别是bc 、cd 、da 、ab 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2 s 末的瞬时速度大小是1 m/sB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2m/s C .前4 s 内的平均速率为0.5 m/sD .前4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 m/s 【答案】AB【解析】质点每秒钟匀速移动 1 m ,故第2 s 末瞬时速度大小为1 m/s ,A 正确;前2 s 内的位移大小为x 1=|AB |=Ac 2+Bc 2=12+12 m = 2 m ,平均速度v =x 1t 1=22 m/s ,B 正确;前4 s 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4 m ,平均速率为 1 m/s ,在第4 s 末到达C 点,平均速度为v 2=x 2t 2=24m/s =0.5 m/s ,C 、D 错误。

14.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向东行驶,如图所示是该汽车的速度计,在汽车内的观察者观察速度计指针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8 s 后指针指示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A .11 m/s 2B .-5.0 m/s 2C .1.4 m/s 2D .-1.4 m/s 2 【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知汽车的初速度v 0=60 km/h =16.7 m/s ,末速度v =20 km/h =5.6 m/s 。

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得a =v -v 0t =5.6-16.78m/s 2=-1.4 m/s 2,故选项D 正确。

15.已知物体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一定增加 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D .物体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答案】C【解析】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与速度的大小无关,加速度增大,表示速度变化得更快了,如果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则速度减小,如果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则速度增加,A 错误;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有加速度时,速度一定变化,有可能增加,也有可能减小,B 错误;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C 正确;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如竖直上抛运动,物体在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是加速度不为零,D 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