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教学设计泰兴市洋思中学孔红军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生
2、学科:语文
3、课时:一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利用寒假阅读原着,新学期开学一个月内,没有读完的继续完成。
(百度
, 电视上
同学们好,上课前,先请大家倾听一首歌曲。
(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在小声哼唱,同学们喜欢这首歌,我想也一定喜欢《西游记》吧?在四大古典名着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看”代替不了阅读名着。
同学们前段时间已对这部着作进行了阅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书中的神魔世界,去感悟,去欣赏。
百度MP3搜索?敢问路在何方西游记(二)比比知识:
自学指导(一)
1.《西游记》的作者是谁,什么朝代哪里人?
2.你知道这本书的由来吧?
明确:
1.吴承恩;明代江苏淮安人。
2.答:唐代的大和尚玄奘到天竺取经,回国后,由他亲自口授,门徒记录整理,写《大唐西域记》一书,而稍后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给取经过程加上若干神话传说,不完全是信史了。
在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一书中,神话传说的成分进一步增加,中心人物也由唐三藏变为神通广大的孙行者。
到元代,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一道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大体定型。
元明两代还产生了不少以取经故事为题材的平话和戏剧。
吴承恩正
家经典研修不断,而且悟性极高,二十来岁便名冠中国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爱。
后来被如来佛祖暗中选中去西天取经,并赐宝物三件,即袈裟、九环锡杖、金箍咒。
唐僧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
他西行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为弘扬佛家教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不忘他的历史功绩。
孙悟空: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
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小到绣花针,大到顶天立地。
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搅乱王母娘娘的
蟠桃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长生不老金丹,打败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又自不量力地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
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三打白骨精,收服红孩儿,熄灭火焰山,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
他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猪八戒: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来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间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
他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钯。
唐僧西去取经路过云栈洞,猪八戒被孙悟空收服,八戒从此成为孙悟空的好帮手,一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
菩萨葫
,任
(四)谈谈人物
自学指导(五)
每人从唐僧师徒四人中选一人,结合情节对所选之人作出评价。
其余同学可针对他的回答进行辩论。
明确:唐僧心地善良,信仰坚定,到西天取经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也不管外界有多少诱惑,从来没有动摇过。
但唐僧分辨不出妖魔鬼怪,太糊涂,太慈悲,离开徒弟连饭也吃不上。
孙悟空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最受读
者喜爱。
猪八戒肯干脏活、累活,与妖精斗争十分勇敢,是一个好人,憨厚纯朴,没有害人之心,能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缺点:干活偷懒,有时找借口逃避战斗,好吃贪睡,爱占便宜,嫉妒心强,喜欢搬弄是非,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有时耍小聪明。
君子是我们传统社会推崇的道德楷模。
君子讲信用,恩怨分明,坚持原则,沙僧正是这样的君子。
他带有浓重的赎罪报恩的意识。
他忍辱负重顾全大局,恩怨分明诚实不欺,执着事业信念坚定,他是取经人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他是道德之典范,是粘合剂,又是调和剂。
教师总结:小说中最主要的人物形象,他们的言语举止、性格特征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旨归,因
下载-
有话可说,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充分体现了先学后教的特点,但在时间的把握上做得不够好,可以设想把这节课改成两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