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展望.doc

宁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展望.doc

宁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展望宁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和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宁波市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早在2000年宁波市委、市政府就召开了建设文化大市工作会议,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建设文化大市的突破口和重要标志。

近年来,宁波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着力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制定了《宁波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和《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文化创新的若干意见》,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放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取得了新的成效。

本报告在简要阐述宁波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宁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展望发展前景,提出对策建议。

一、宁波市文化产业现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

自改革开放以来,宁波文化事业在软硬件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与此同时,文化产业持别是以娱乐业为主的传统文化产得到较快发展;最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

(一)文化产业总体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界定的口径范围,2007年宁波市文化产业经营单位为19031家,同比增长2.7%,完成总产出512.15亿元,增长1 5.0%,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32.95亿元,按现价计算增长16.7%。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9%,增长率达25.96%,高于上年0.36个百分点。

2 007年宁波市文化产业年末从业人员为23.04万人,同比增长1.3%,占二、三从业人员的比重为6.2%,文化产业规模呈稳步增长态势。

宁波2007年文化产业主要指标如表:(二)文化产业内部构成及分布情况2007年,宁波市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增加值43.2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32.5%。

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相关文化服务”增加值为89.8亿元,增长16.5%,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67.5%。

宁波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构成中,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的比例为22.1︰10.4︰67.5,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分别为18.0︰10.6︰7 1.4。

从上述数据来看,文化产业核心层有较大发展潜力,文化产业外围层相对薄弱,文化产业相关层最具优势。

(三)文化创意产业情况。

经过最近两年的努力,宁波文化创意产业有了新的突破,去年,全市首个L OFT创意园区--新芝8号创意园开业;镇海的创e慧谷、鄞州的128创新园、江北的“1842外滩”创意产业基地等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正在逐步形成;宁波市工业设计与创意街区(和丰广场)己经完成规划设计,即将开工建设。

江北区的“财富创意港”在第三届北京文博会2008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论坛上获“2008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创意基地”称号。

国内最大的原创动画企业——宁波水木动画设计有限公司被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授予“国家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基地称号”。

此外,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与艺术中心等单位投资2000多万元打造的天之鹰影视动画项目落户江东,以拍摄影视剧起步的象山影视城被命名为浙江影视产业基地。

二、宁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差距与长三角几个主要城市相比,宁波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一差距使宁波较之杭州、上海、南京在品位上逊色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体制不顺,管理分散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需要政府部门引导、扶持。

上海、杭州、南京都有专门的指导、扶持机构,有数额较大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而宁波至今尚未形成统一有效的文化产业指导扶持机构,只有每年一千万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不支配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在实际工作中就缺少了实质性的扶持手段。

其内设的文化产业处发挥引导、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能力十分有限。

市委宣传部办公室下属的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虽然拥有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的支配权,但没有明确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职能,加上人手少,只承担文化体制改革职能。

另外,还由经委管理着一部分涉及工业产品设计的创意产业。

这种多头负责、分散管理的局面实际上制约了宁波创意产业的发展,使宁波文化创意产业处于一种若有若无的发展状态,至少在起步阶段就落后于长三角其他主要城市。

(二)业态零散,未成规模宁波文化创意产业虽然从纵向上比,较以前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近两年,涌现了一批创意产业园区,也出现了如前所述的动漫制作企业,但这都只是开了个头,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处于零星分散状态,没有形成明显的规模。

作为国内制造业发达地区,宁波本地工业设计企业仅十余家,工业设计师队伍不超过1000人,每年至少有60亿元左右的工业设计需求外流到上海、无锡、杭州等地。

宁波文化创意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与杭州、上海、南京相比要少4到5个百分点。

特别是与邻近的杭州市无论在文化创意产业的业态上、人才集聚上还是总量上都无法相比。

(三)文化底蕴和潜力挖掘不足,起步滞后宁波是长三角四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之一,是历史文化名城,有7000年河姆渡文化和独特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

面对这些有利条件,如何因地制宜地挖掘自已的文化内涵,打造自身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如何像上海、杭州那样做好做足文化创意产业文章,尚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效果。

在当前各大城市都在提升文化产业层次,文化创意产业以新的增长极和支柱产业形态出现的情况下,宁波的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挖掘文化底蕴、寻找文化创意产业业态、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状态。

三、宁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景展望与对策建议(一)发展前景展望作为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宁波同样具有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强市的机遇和可能,这是宁波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所决定的。

宁波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良好的前景,概括地说,就是“一条长廊,两大基地、六个园区”。

一是三江文化长廊。

自外滩过三江口至大剧院溯姚江而上到慈城,在现有外滩商埠文化、美术展览、艺术表演、儒商文化的基础上,打造出集文艺创作、表演、交流于沿江的文化产业长廊。

二是影视产业基地。

以象山影视城为起点,依托宁波大市的文化积淀,凭借象山港沿线景色、象山半岛地域风貌、慈城古城韵意,打造宁波影视产业基地,通过招商引资等措施,承接国际影视产业转移,逐步建设成中国的好莱坞。

三是动漫产业基地。

以“水木动画”和“天之鹰”等动漫影视项目为起点,在政府政策鼓励、引导企业投入、动员民间参股、倡导产业集聚等措施的促进下,在宁波形成动漫、游戏产业基地。

四是六大创意产业园区。

通过几年的政策扶持,使新芝8号创意园区、宁波工业设计与创意街区(和丰广场)、镇海创e慧谷、鄞州128创新园、江北财富创意港、慈城古城创意园区等已具有一定条件的创意产业园区进一步做大做强,重点发展工业制造设计、广告艺术设计、建筑装潢设计、园林设计、工艺品设计、服装设计等创意产业,形成上规模、上档次,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意产业园区。

(二)相关对策建议要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上述发展前景,建议采取以下对策,重点解决好四方面问题。

第一要转变理念,形成合力办事的新观念。

在国内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的今天,一个区域、一个行业的兴衰关键取决于人的思想理念。

宁波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关键还是解放思想,更新理念,用新的思路去创造条件,主动出击,积极有为。

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切实破除“门户”之见,做到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补台,共同出手,形成合力。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宁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的体制、机制和环境。

第二要理顺体制,落实文化创意产业牵头人。

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密集型、文化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的产业,投资风险高、回报高、见效慢,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发展与政府的鼓励扶持紧密相关。

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看,政府都在其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主导作用。

相比之下,宁波的情况显得比较复杂,其管理体制不够清晰,政府作用较难发挥。

为此,要进一步理顺宁波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责任,落实管理部门。

一是成立宁波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委员会,由市长兼主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兼副主住,文化、科技、财政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委员会成员。

促进委员会负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协调处理工作。

二是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从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经委、市科技局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常设机构。

办公室主任兼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负责文化创意产业的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等工作。

三是发挥已经成立的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在沟通各地文化创意产业信息、举办文化创意产业交流、调处文化创意产业行业内部矛盾等方面的作用。

第三要建立机制,形成推进文化创意产业新动力。

要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业态特征,建立健全发展宁波文化创意产业的推进机制。

一是建立统一的政策扶持机制。

对新创办文化创意产业的,政府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由旧厂房等改造后形成的创意产业园区,免收土地用途变更应缴纳的有关税费。

工商管理部门放宽注册登记门槛,税务部门给予税收优惠。

二是建立基金扶持机制。

财政每年列出当年总收入的千分之三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基金,用于开辟创意产业园区,支持重点创意产业企业的重点项目开发,重要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举办文化创意产业重大招商引资活动。

三是人才培养引进机制。

在宁波现有高校中开办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培养文化创意产业即用人才;帮助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引进优秀人才,对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引进优秀人才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对于到宁波各创意产业园区自主创业的人才,政府在住房、落户、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

四是重大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机制。

对于规划明确的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在缺乏启动投资的情况下,可由促进会牵头,政府率先投资,同时,引导社会各界投资,在项目成功后再将政府投资的股权逐步转让给企业和社会公众。

第四要理清思路,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如前所述,文化创意产业所涉及的门类很广,要实现全面开花是不现实的,必须根据宁波现有的产业特征选准重点领域。

一是要坚持打造三江文化产业长廊的整体思路,在现有大剧院的基础上,配合城区扩大,沿江建设市区文化活动中心,集图书阅览、文艺创作、文艺交流、文化娱乐、艺术培养于一体;建设大型水上体育活动中心,充分利用姚江资源,集划艇、帆板、龙舟、游泳、水球等体育项目为一体;利用梁祝文化、甬商文化、慈孝文化创编打造类似《印象西湖》的大型室外表演节目;利用大剧院等现有文化产业资源,加大富有宁波特色的文艺表演剧目创作演出力度,提高产出效益。

二是要明确发展“两区”的基本思路。

按照以象山影视城为起点,精心规划,明确区域功能布局,通过政府带动、项目招商、集聚民资,引进国内外大型影视总部等方式,打造集影视拍摄、影视制作、影视合作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