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非洲的灵感》(二)
第一《非洲的灵感》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活动,以积极的态度感受非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非洲民族民间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2、聆听非洲民间歌曲片断,体验这些歌曲的风格特点。
3、知道马林巴、非洲鼓等代表性非洲民间乐器,并能辨认此乐器的音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喜爱非洲民族民间音乐,体验其不同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理念:提高学生音乐审美力,感受非洲民间音乐中的情境美、音韵美、伴奏美等。
激发学生对非洲民族音乐的兴趣、爱好。
教学过程:
一、《咿唷嘞拉》学习
1、带问题,聆听《咿唷嘞拉》
a、感觉音乐节奏、风格特点。
b、猜测这是来自哪大洲的音乐?
2、学生简答:非洲音乐,节奏感强(学生若答错,教师加以引导)。
二、介绍非洲
1、了解非洲文化、生活、习俗、宗教等情况。
一个地区的音乐文化往往与当地人的生活、习俗等息息相关,首先请同学们谈谈你对于非洲的了解。
a、四人小组讨论
b、学生回答(学生的信息来自于课外读物、电视或网上)
c、教师补充、小结
2、非洲民间乐节奏特点:
师:在非洲,音乐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它既注重艺术性、又强调社会性、政治性、宗教性。
强烈奔放,复杂多变的特殊节奏是非洲黑人音乐的重要因素。
a、教学生简单舞蹈动作:双臂稍弯曲,两掌相对于胸前,随节拍做前后自由摆动,双脚做前进若干步和后退若干步的交替动作。
b、截取《咿唷嘞啦》片断,学生合节奏做舞蹈动作(在舞蹈动作中进一步感受非洲民间乐的独特节奏)
三、欣赏非洲民间乐片段
1、聆听片段:《西非民间音乐》、《西玛亚》和《战士的舞蹈》听辨:这些片段中运用了那些乐器?
2、辨别乐器和乐曲
a、学生回答三片段中用了哪些乐器?
鼓,马林巴、果拉琴可能学生不知这两种乐器的存在,只能答与这些乐器音色相近的乐器。
(教师不能全盘否定)
b、教师向学生介绍:(三种代表性非洲民间乐器。
)鼓、马林巴、果拉琴,结合课文插图
3、鼓的节奏体验(在片段中截取典型乐句)
a、教师简述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作用
非洲鼓:被称之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有数百种之多。
功能多种多样,除了用于音乐外,它还是民族、部落、宗教的象征,用来传递各种信息,即鼓语
b、感受鼓的音色
将一大鼓置于教室中间,教师鼓励学生自由上来击打(人数不限,击打方式不限)
c、学生即兴表演
本课实践与创造的节奏型为《咿唷嘞啦》片段准备。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伴奏表演(学生凭已有的乐感自由表演,教师加以一定的表扬。
)。
四、课堂小结:(略)在(咿唷嘞啦)的旋律中结束本课,学生在自己设计的鼓声中离开音乐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