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分析课程标准

数学分析课程标准

关于制定课程教学标准的通知
各系(部):
为推进专业和课程建设改革工作,完善教学课程体系。

我校从2008年开始逐步推进专业标准和课程教学标准的制定工作。

在前期品牌、特色专业的专业标准制订基础上,从10-11-1学期开始将逐步推行课程教学标准的制定工作。

相关工作要求如下:
1.对于2010级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新开设课程,需要按照课程教学标准模板(见附件)制定课程教学标准。

2.在2010级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对各系部确定了专业核心课程。

请各系(部)安排相关老师制定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教学标准。

2010级专业教学计划中的新开设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教学标准请于9月底之前交教务处。

注:在课程教学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如有问题和建议,可向教务处反映,以期不断完善。

苏州市职业大学教务处
2010年6月11日
附件:
1.课程教学标准模板
2.2010级各专业新开设课程一览表
3.2010级专业核心课程一览表
附件1: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标准
系(部)教育与人文科学系教研室数学教研室撰写人:李树斌时间 2010年8月一、课程概述
注:1.对相近多专业使用本课程的,应分别予以描述。

2.对于有项目教学模块的课程填写本表;对于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课程另填。

2.学时包括单元的理论和实践学时
三、课程教与学的策略
说明:以上提出的策略建议,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采用或着重运用其中某些建议或采取其他的策略方案。

四、课程资源
【推荐教材】
刘玉琏等,数学分析讲义(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1998.
【活页教材(讲义)】
活页教材名称、编制教师、编制时间
【其他参考资料】
[1] 陈纪修,於崇华,金路. 数学分析.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5次印刷)
[2] 陈传璋,金福临,朱学炎,欧阳光中. 数学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版 .
[3] 谢惠民,恽自求,易法槐,钱定边编.数学分析习题课讲义上、下册.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4] 吴良森等编.数学分析学习指导书上、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
[5] 裴礼文数学分析典型问题与方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2001重印).
[6]《数学分析》习题精解,吴良森等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7] 《数学分析习题集题解》,吉米多维奇(著),黄空晖(译).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8]《数学分析习题集》,邝荣角等.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仪器设备与教学技术】
列举必备仪器设备名称;尽可能使用更为先进的教学媒体技术、CAI技术。

五、课程绩效评价考核
注:考核方式可以为:教师评价、教师评价+互评、教师评价+互评+自评、面试、口试、讨论等各种形式。

六、其他
【技术标准】本课程涉及的国家、行业、企业技术标准
【安全要求】相关技术标准和安全(主要为实验、实训环节安全要求)
【其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