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取样操作规程

产品取样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
产品取样操作规程
版本/修订号
管理部门
分发号
1目的
规范取样操作,使所采取的检样具有代表性,同时使检验的结果能充分反映产品的质量状况,每天将所有CCP点都能检测得到(原料为每批次),保证CL值在控制范围内。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原材料验收、过程产品和最终成品检验的取样。
3 职责
3.1原料检验人员负责对原料样品的采取。
5.2.2过程产品或成品的取样的操作:
5.2.2.1对配料操作的抽查:现场品控每班每批次抽查配料的数量和重量的准确性,是否按配方表添加。
5.2.2.2对溶糖水的抽查,现场品控每班每批次抽查溶糖水的糖度,取溶好的溶糖水,利用手持折光仪测量糖度。
5.2.2.3中间过程(灭菌、均质、老化)微检取样:用灭菌的勺子取样,用无菌手续拆开封口,用火焰消毒瓶口,用无菌手续从缸内吸取约200mL样品,取样后,尽快检验,每天对灭菌的CCP点必须能监测到。
7相关制度
7.1《GB2828-2003抽样标准》
7.2《进料检验操作规程》
7.3《手持折光仪操作与维护操作规程》
8相关记录
8.1《取样通知单》
8.2《原材料检验报告》
8.3《原材料检验台帐》
8.4《跟线QC日报表》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
生效日期
5.2.2.6定型定量仓装的库房取样,必须根据库房堆放的形式,分层或分区设点,按产品的不同类别分批次抽取样品。
5.2.3过程产品或成品的取样后操作:
5.2.3.1对过程产品的取样需记录相关数据。
5.2.3.2过程产品取样检验后合格的可以通知生产部使用。
5.2.3.3每批成品取样作好取样日期、取样条件、取样地点、品名、包装情况及代表数量的详细记录。
5.1.3.2取样后应将原料封好,必要时应通知仓管优先发料使用。
5.1.3.3原料常规检验中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时,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中选取样品进行核验。产品重新检验的结果,及时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整批判为不合格。
5.1.3.4检验后填写原料检验报告、原料检验台帐,合格的产品通知生管部卸货,不合格的采取暂不收或退货,并填写取样通知单。
5.2.1过程产品或成品的取样的准备与检查:
5.2.1.1用于非微生物检验的取样,要求取样工具必须清洁干净;用于微生物检的取样工具使用前应经过消毒杀菌,手应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在取另一个样品前,须将使用过的取样工具清洗和灭菌。
5.2.1.2样品是决定每批成品质量依据,采用随机取样形式,按同一配方,同一品种,同一批次为一个检验单位,取样需具有代表性。
5.2.2.6成品检验抽查:取样时,产品包装必须完好,标签完整,封口严密,否则不予取。
由现场品控按按照时间顺序进行随机抽取,取样分不同灌注机每1小时取样2支,抽样批次要求覆盖奶油批次的30%以上,批次等于或少于8批时,需每批取样3支,放于指定的箱中。质检员每日将所取的样品检验,项目包括感官、微生物检验、打发检验。
6注意事项
6.1产品静置多时后,取样检样时应先均匀,不应随意从表层取样。
6.2霉菌常生长在瓶盖上,检验霉菌时,应从面层吸取检样。
6.3凡接触样品的各种取样工具,在消毒后必须充分凉却,才可接触样品,用酒精消毒时,应防将酒精带入样品内。
6.4检样表面消毒应防烧灼过度,勺等工具须待凉却或酒精蒸发干燥后再取样。
5.2.2.4中间过程(老化)打发、感观检验取样:在取样口取样,取样时先排放约300ML,并润洗杯子,再接的样品则具有代表性,每次取样量为1kg,取样后,送打发室检验,对奶油进行感观评定的打发鉴定。
5.2.2.5封口质量的抽查:现场品控开机前需对每台机进行染漏试验、挤压试验,并观察封口质量。生产员工每半小时对奶油抽
3.3现场品控负责过程产品的留样工作。
3.4生产员工需对灌装过程中奶油取样观察重量变化和包装封口是否良好。
4定义
4.1 CCP点:安全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4.2CL值:关键限值,是指在某一关键控制点上将物理,生物的,化学的参数控制到最大或最小水平,从而可防止或消除所确定的食品安全危害发生,或将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5工作程序
5.1.1原料的取样的准备与检查:
5.1.1.1化验员根据来料的原料品种选择适用的取样工具,粉粒类原料使用扦插取样器,块状原料使用剪子或刀切取样品;液体状原料使用钢管或玻璃管取样。
5.1.1.2用于非微生物检验的取样,要求取样工具必须清洁干净;用于微生物检的取样工具使用前应经过消毒杀菌,手应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在取另一个样品前,须将使用过的取样工具清洗和灭菌。
5.1.2原料的取样时的操作:
5.1.2.1取样时,采用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定比例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取样应兼顾包装内的不同部位,使有代表性。
5.1.2.2抽样数量,每个批次随即取3件,N个批次则3×N件,每份样品重量不少于200g。
5.1.3原料取样后的操作:
5.1.3.1取样后应将样品密封保管好,液体原料用烧杯加薄膜覆盖好,固体原料应用留样袋密封完好,并尽快检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