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米育种目标的重要性:A、是育种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最基本环节B、育种目标制定的正确与否是育种工作成败的关键C、它不仅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显示育种工作者战略性和前瞻性能力的重要环节D、是选择鉴定的依据和预期的育种成果2.育种目标制定原则和依据:A、当前农业生产对玉米品种性状的要求,高产、优质、多抗、适应范围广、生育期适宜B、根据所在地具体生态条件、栽培管理水平、目前品种的利用情况、所拥有的种质资源、掌握的技术特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等进行综合考虑C、既要着眼于现实,又要放眼于未来3.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粒重4.具体育种目标A、因地制宜,选育适宜株型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普通玉米杂交种;技术指标:比现主推品种增产8%——10%以上或产量相当,但具有特殊的优良性状;稳定性好;高抗或抗当地主要病虫害;DNA检测达标B、选育优良的特用或专用型玉米杂交种:高赖氨酸玉米(籽粒中赖氨酸含量≥0.4%)、高油玉米、甜玉米、青贮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等。
C、选育生育期适宜的杂交种。
原则: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D、选育“双高”玉米杂交种。
“双高”指杂交种本身产量高,制种产量高,而且要求父母本抗病、抗倒、耐密、生育期相近,父本雄花发达、花粉量大、耐高温。
5.玉米的遗传性状有质量性状(籽粒类型、胚乳品质、籽粒和植株色泽等)和数量性状(产量、株型、配合力等)。
质量性状的遗传受效应较强的主效基因控制,杂种后代按一定比例分离,具有明显的质的差别。
控制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有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三种,显性和上位性效应都会随着基因的分离和重组而改变,统称为非加性效应。
6.加性效应:控制某一性状的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的效应具有简单的可加性,基因的共同效应是每个基因对该性状单独性状的总和,可在上下代间固定遗传。
遗传特点:F1的杂种优势不明显,F2的变异范围小,遗传力低,遗传较稳定,不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其起主导作用的性状如穗行数、单株果穗数、叶片数等可通过亲本选择来进行改良。
7.显性效应:同一基因位点内等位基因间的互作效应。
8.上位性效应:不同基因位点内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效应。
9.在育种上,想获得较早熟的杂交种,双亲生育期差异应小些,也比较好制种;选育晚熟品种,双亲生育期差异可大些,制种时要注意花期调节。
10.若想获得糯(甜)玉米杂交种,要求双亲都是糯(甜)质的,这是因为除普通玉米呈显性遗传外,其它类型均呈隐形遗传,普通玉米与其杂交时,由于胚乳直感,杂交当代果穗为普通非糯(甜)玉米,F1子粒呈现3普通非糯(甜):1糯(甜)的分离比例。
11.子粒色泽受果皮、糊粉层和淀粉层3个部分影响。
果皮颜色性状的遗传主要受果皮色基因P和p与褐色果皮基因Bp和bp所控制。
果皮颜色有红色、花斑色、棕色、白色,属两对基因的遗传,属母体组织。
糊粉层有紫、红、白等颜色,主要为7对基因所控制,其显隐关系为紫>红>白。
胚乳淀粉层颜色性状,有黄色胚乳与白色胚乳,为一对基因所控制,黄色为显性,白色为隐性。
糊粉层和淀粉层均有花粉直感现象,但必须是父本为显性性状时才能表现出来,如黄胚乳×白胚乳的F1代植株的果穗上即可分离出黄白粒。
12.我国地方品种资源有硬粒型品种、马齿型品种、中间型品种、糯玉米品种、爆裂玉米、甜玉米。
13.外来玉米种质资源有:温带的种质资源,包括来自美国、欧洲及其他温带国家的玉米种质;热带和亚热带的外来种质资源。
14.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鉴定:搜集到的资源要及时进行整理、分类和鉴定研究,妥善保存,以供利用。
保存时注意两点,玉米是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在繁殖时易窜粉混杂,为保证品种的典型性,防止遗传漂移,应减少繁殖次数,一次繁殖,保存多年;根据品种资源的遗传特点,采用合理的繁殖方法和繁殖群体。
15.目前玉米种质资源主要是“二级三期”保存。
二级,地方各省、区、高校及科研单位国家库;三期,短期、中期、长期。
16.玉米育种没有突破性进展的主要原因:A、缺少高产和超产所必须的种质资源B、缺少新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C、缺少足够的抗逆性基因来源。
急需解决的问题:A、引入和创造新的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创造更好的选系条件B、引进、创造和利用新的抗逆性基因C、加强基础种质的扩增、改良、创新及利用,将成为我国玉米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17.姊妹系:来源于同一个原始基本株,按不同的农艺方向选择所得的遗传基础绝大部分相同,只有微小差异的同胞自交系。
18.玉米自交系:指从一个玉米单株经过连续多代人工强制自交,结合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遗传上相对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
19.优良自交系应具备的条件:三高两抗(高配合力、高纯度、高产量、抗病抗逆性强)20.一环系:指从地方品种、综合品种以及改良群体中选出的自交系21.二环系:指从自交系间各类杂交种后代中宣传的自交系22.选育自交系的基础材料有:地方品种、各种类型的杂交种、综合品种以及经轮回选择的改良群体。
23.选育自交系的方法有系谱法、回交法、聚合改良法、配子选择法以及诱变育种法和花药培养法,而系谱法是应用最多的方法。
24.系谱法选育程序:(1)第一季根据育种目标,选择适当的基本材料。
(2)第二季将上季当选的自交穗,按基本材料来源以及果穗的编号,分别种成小区。
(3)第三季及其以后世代按系谱种植上季当选的自交穗,继续在田间观察评选,淘汰劣系或杂系,在优系内选优良单株套袋自交,经田间与室内综合考评,当选果穗分别收藏。
一般经5~7代自交,其植株形态、果穗大小、子粒色泽类型、生育期等外观性状基本整齐一致,就可获得一批自交系。
25.采用自交系与系内姊妹交或系内混合授粉隔代交替的方法保留后代,既可以保持自交系的纯度,又可以避免因长期连续自交而导致自交系生活力严重衰退而难以在育种中应用的问题。
26.配合力的测定一般有早代测定和晚代测定两种。
早代测定指自交当代至自交3代测定,可以减轻以后的工作量,有助于提早对自交系的利用;晚代测定是在自交4代及以后世代进行测定,遗传性已稳定,容易确定取舍,但工作量较大,肯定优良自交系较晚,影响自交系的利用时间。
27.测验种:用来测定自交系配合力的品种、自交系、单交种等,统称为测验种。
这种杂交称为测验杂交,简称测交,其杂种一代称为测交种。
28.配合力的测定方法:顶交法、双列杂交法、多系测交法(骨干系法),多用顶交法。
29.玉米杂交种的类别:品种间杂交种、品种与自交系间杂交种(顶交种)、自交系间杂交种(单交种、双交种、三交种和综合杂交种)。
30.加快育种进程的途径:(1)以骨干系法为核心,测用结合(2)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3)利用冬育冬繁,加速选繁世代31.杂种优势群: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作用下经过反复重组,种质互渗而形成的遗传基础广泛、遗传变异丰富、有利基因频率较高、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种性优良的育种群体。
32.从高产育种的角度出发,高产杂交种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单株生产力(2)群体内个体生长协调(3)群体与环境协调33.玉米主要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青枯病)、病毒病、穗腐病等。
34.目前发现的抗小斑病的生理小种有O、T、C三个,其中O小种是我国的优势小种,受细胞核影响,T小种受细胞质影响。
35.普通玉米子粒中赖氨酸含量是最低的,每百克中仅有赖氨酸0.245g。
36.高赖氨酸玉米的价值:相当于脱脂牛奶的85%~95%,对营养不良患儿有辅助治疗作用;含有较高的赖氨酸和色氨酸,有利于动物吸收,有较高的饲用价值。
37.高赖氨酸玉米产量较低的原因是其配合力低。
38.群体改良的概念:通过对基础群体进行轮回选择,逐步提高群体中有利基因的频率,以改进群体的表现,从而创造和改良玉米育种的基础材料的一种育种体系。
被改良的对象可以是开放授粉的品种、杂交种、综合种、群体或基因库,改良的产物可以是选育自交系的基础材料,也可以直接用于边远地区的农业生产。
39.轮回选择是反复鉴定、选择、重组的过程,每完成一次鉴定、选择、重组过程便称为一个周期或一个轮回。
40.混合选择:玉米最简单的轮回选择方法,在基础群体中根据当代单株表现型进行选择,将选中的果穗进行收获脱粒,均匀、混合种子,形成下一轮基础群体。
此法未控制授粉,未进行后代鉴定,难排除环境和低劣基因型的影响,容易误选。
41.轮回选择的方法:群体内的轮回选择(混合选择、半同胞轮回选择、全同胞轮回选择、自交后代选择)和群体间的轮回选择(相互轮回选择、半同胞相互轮回选择、全同胞相互轮回选择等)。
42.半同胞轮回选择每轮要历时3年攻三代。
第一代,自交和测交。
第二代,测交种比较。
室内保存与测交种对应的自交株种子,对测交种进行综合鉴定,选约10%最有测交种。
第三代,组配杂交种。
43.群体改良的效果:(1)改良群体的产量和配合力(2)改良外来种质的早熟性和适应性(3)改良品质(4)改良抗逆性、抗倒性、耐密性和耐肥性(5)改良创新种质,建立充实基因库44.玉米种子的类别:(1)常规品种种子,包括天然授粉的普通品种、综合品种、改良群体的种子(2)育种家种子,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亲本种子的最初一批种子,是用于进一步繁殖原原种的种子(3)原原种种子(4)原种种子(5)亲本自交系种子(6)杂交种子(商用种子)45.配制玉米杂交种的技术:选地隔离、规格播种、严格去杂去劣、母本去雄、辅助授粉、适时收获、分收分藏、质量检验。
46.提高自交系繁殖产量的措施:(1)选用良田,精细管理(2)合理密植,增株增穗(3)适期早播,增肥增水,以促为主(4)人工辅助授粉,增粒增产47.测交选系是前期育种工作的核心,是利用杂种优势的基础,也是玉米杂交育种的重点和难点。
群体改良的作用:(1)创造新的种质资源(2)选育优良的综合品种(3)改良外来种质的适应性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