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11鸭池河至清镇凤凰山段公路标线施工组织设计一、适用范围及编制依据1.1.适用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适用于S211鸭池河至清镇凤凰山段公路改扩建K5+000-K10+000段标线施工。
1.2.编制依据(1)S211鸭池河至清镇凤凰山段公路改扩建工程二阶段施工图设计图纸;(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60-2009);(6)《S211鸭池河至清镇凤凰山段公路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简介本交通标线桩号为K5+000-K10+000,标线为热熔反光型标线(普通热熔)。
行车道边缘线及分界线宽度为15cm,厚度为1.5-2.0㎜。
三、施工准备3.1.计划施工工期K5+000-K10+000段标线自2018年5月23日开工到2018年5月31日完成,总工期8天。
3.2.交通标线施工方法1、热熔标线的施工方案热熔型涂料施工的办法,实际上是一种熔接作业。
因此材料性能及施工方法和技术都直接影响着涂膜功能,施工条件、路面状态是多种多样的,影响路面标线性能的因素也千变万化,我们将采用招标文件中准入的标线涂料,标线涂料的树脂含量不低于20%,具备与路面粘结力强,干燥迅速,以及良好的耐磨性、持久性、抗滑性等特点,我们将对材料质量负责,提供热熔涂料、微珠生产厂家的产品合格证书,也要尽量控制各种因素,争取更好的施工质量。
工艺流程图材料的熔融到达现场安全措施项基本原清扫路面放样涂底漆涂敷修整完成3.2.1关键工程各分项施工顺序边缘线测量定位—>放粉线—>线形调整—>放水线—>路面清理—>下涂剂敷设—>划热熔标线—>清理现场分界线测量定位—>放水线—>线形调整—>路面清理—>下涂剂敷设—>贴胶带纸—>划热熔标线—>清理现场斑马线、箭头线测量定位—>放粉线—>线形调整—>间距调整—>路面清理—>下涂剂敷设—>垫铁皮—>划热熔标线—>清理现场3.2.2具体施工方法如下:(1)组织项目经理部成员及现场施工人员认真学习GB5786-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及有关文件,认真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路面清扫彻底干净,不得有起灰现象,清扫不彻底的路面不得标线,雨天不得施工,潮湿地不得施工,施工气温不宜过低。
(3)测量放线队严格按照规范及道路原有线形测量放线,线形顺直,曲线圆滑。
(4)投入充足熟练的人力、精良的施工机械进行施工,并做好交叉作业准备和协调联系,减少相互影响,保证整体工程顺利进行。
(5)在材料运往工地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供所采用的涂料、下涂剂及玻璃珠的样品及出厂检验合格证书供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所有运往工地的热熔涂料,下涂剂及玻璃珠的质量均应符合有关的技术标准;(6)到达现场以后,充分利用锥形交通标、施工提示标志等安全设施管理好现场交通,并按照操作规程施工,以保证路人和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安全。
(7)浓将热熔釜装载于车上,配以液化石油气加热装置和搅拌装置。
熔融的过程中要注意温度的控制,充分搅拌、混合使涂料均匀。
(8)可用扫帚、板刷、干燥器等工具使路面保持清洁、干燥,确保路面无松散颗粒、灰尘、油污或其它有害物质。
(9)严格按照设计图标明的位置和图形进行标线位置的量测,确定标线的正确位置,用打水线车打好水线,并符复核尺寸。
(10)为了提高路面与涂膜的粘接力,须在路面上先涂抹适量的下涂剂,待下涂剂不粘车胎、不粘灰尘、沙土时才可进行标线涂布作业。
(11)涂敷前应进行施工设备的调试及试划以确保施划出的标线的色泽、厚度、宽度、玻璃珠的散布量等符合设计的要求。
为了保证夜间的反光效果,在标线涂敷的同时要撒布适量的玻璃珠。
(12)划线时要注意检查表面的厚度、尺寸、玻璃珠的撒布量及标线的形状等。
(13)划线结束后,根据实际完成情况,检查标线的厚度、尺寸、玻璃珠的撒布量及标线的形状等,对不符合要求的标线进行修整,去除溢出和垂落的涂膜;(14)整理施工机械、工具,扫除施工残留物,确保施工现场的清洁后清理施工路障退场四、质量检测标准质量检测标准以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质量检测标准如表4-1所示。
表4-1 标线质量检测标准五、质量保证措施5.1.质量管理目标杜绝一般及以上工程质量事故;遏制质量问题。
工程合格率100%,竣工文件真实可靠,规范齐全,实现一次交接合格。
实施科学管理,树立精品意识,奉献满意服务,争创优质工程。
质量目标:a.单位工程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85%以上;b.工程合同履约率100%;c.建一流的桥,修优质的路。
5.2.质量管理体系以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为龙头,组织经理部各有关部门、施工队领导、工班队长、质检员、单项工程负责人及其它有关业务人员,担任体系的负责人,明确规定质量工程中的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利,做到事事有人管,上下有人抓,人人有专职,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如图6.2-1,质量检查制度如图6.2-2。
图6.2-1 质量管理体系图图6.2-2 质量检查程序图5.3.质量保证措施严格按设计文件和有关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成立专门的质量检验小组,了解各种材料供应商家资职,并对各工序、工段的施工质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验,认真执行三检制度。
同时,工程处设专职质检试验员,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控制,杜绝一切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各工序完毕后先配合现场施工技术人员认真进行自检。
确认无质量问题后报驻地监理工程师会同检验,未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同意不得转入下道工序。
另外,按ISO9002族质量控制体系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争创优质工程。
六、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6.1.安全生产目标杜绝一般及以上责任安全事故;控制重伤事故;杜绝重大及以上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杜绝重大及以上交通事故;杜绝火灾事故。
做到三无、一控、三消灭。
“三无”:无工伤死亡和重伤事故、无交通死亡事故、无火灾、水灾事故。
“一控”:控制年负伤频率控制在2‰以下。
“三消灭”: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操作、消灭惯性事故。
6.2.安全保证体系6.2.1 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6.2.2 安全管理体系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在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主管安全生产的项目副经理为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项目总工程师为安全生产的技术负责人。
2)机构配置项目经理部设安全质量监察部,安全质量监察部下设安全组,下设专职安全员。
施工作业队设安全室,配置专职安全员。
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1)本项目实行安全生产三级管理,即:一级管理由经理负责,二级管理由专职安全员负责,三级管理由班组长负责,各作业点设安全监督岗。
2)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针对各工序及各工种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由各级安全组织检查落实。
3)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各自作好本岗位的安全工作。
4)严格执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前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
项目施工队对施工班组及具体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各级专职安全员对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并作好记录。
5)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1)针对工程特点,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重点对专职安全员、安全监督岗岗员、班组长及从事特种作业的起重工、爆破工、电工、焊接工、机械工、机动车辆驾驶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学习安全生产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识。
(2)未经安全教育的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不准上岗。
未进行三级教育的新工人不准上岗。
变换工种或参加采用新工艺、新工法、新设备及技术难度较大的工序的工人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者才准上岗。
(3)特殊工种的安全教育和考核,严格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执行。
经过培训考核合格,获取操作证方能持证上岗。
对已取得上岗证者,要进行登记存档规范管理。
对上岗证要按期复审,并要设专人管理。
(4)通过安全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提高职工遵守施工安全纪律的自觉性,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确保自身和他人安全,提高职工整体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6)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项目经理部要保证检查制度的落实,按规定定期检查日期、参加检查的人员。
经理部每10日检查一次,项目队安检部门每7日检查一次,作业班组实行每班班前、班中、班后三检制,不定期检查视工程进展情况而定,如:施工准备前、施工危险性大、采用新工艺、季节性变化、节假日前后等时要进行检查,并要有领导值班。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建立登记、整改制度,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制定整改措施。
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险情,必须立即停工,处理合格后方可施工。
3、安全防范重点根据本标段的施工特点,安全防范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地质预探,防止突水伤害事故;2)防止机械伤害、触电事故;3)注意运输交通安全,防止交通伤害事故。
4、全员安全保证体系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共为副组长,项目全体员工及作业工人为整体的全员安全保证体系,其结构图如图6.2.2-1所示。
图6.2.2-1 全员安全保证体系6.3.危险源辨识及监控措施本项目公路里程长,施工作业面多,工序转换复杂,现场安全管理难度大、任务重。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积累以及相关规范,列出相应的危险源,并提出相应的监控措施。
危险源辨识如表6.3-1所示。
可编辑可编辑七、冬季、雨季及夜间施工方案7.1.冬季施工安排7.1.1 做好设备的防寒保养进入冬季后,管理物资、设备供应部应组织一次大清理,尽可能将一些材料、设备移入室内存放,对体积较大设备可采取加盖棚布的方法进行覆盖,防止不必要的破坏。
冬季施工应做好水箱、水泵、管道的保温措施,暂停使用或未投入运行的设备要排空积水,防止冻坏。
施工机械加强冬季保养,采取早晨加温水、加高标号润滑油、延长空运转时间等保护措施,机械运转前勤检查,多观察,防止设备冻裂。
做好冬季施工人员的防寒保护工作,按国家劳保规定发放防寒手套、防寒服、防寒帽等。
对钢筋下料、成型、焊接工作,尽量搬入钢筋棚内施工,当必须在室外或现场进行的,应采取防雪挡风措施,减小焊件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