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7年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ppt课件
2017年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ppt课件
• 4. 一般情况良好, ASA Ⅰ级或Ⅱ级患者。
• (二)禁忌证 • 1 . 有常规内镜操作禁忌证或拒绝镇静/麻醉的患者。 • 2. ASAⅤ级的患者。 • 3 . 未得到适当控制的可能威胁生命的循环与呼吸系统疾病, 如未
控制的严 • 重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心绞痛以及急性呼吸道感染、哮
喘发作期等。 • 4.肝功能障碍(Child-PughC级以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
• 大部分患者对消化内镜操作怀有紧张、 焦虑和恐惧的心理, 检查 过程中易发生咳嗽、恶心呕吐、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 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 脑卒中或心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 少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和配合完成消化内镜操作, 从而使内镜医师 无法明确地诊治相关疾病。 消化内镜下诊疗的镇静/麻醉的目的是 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适,从而增强患者对于内镜操作的耐受 性和满意度, 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在消化内镜操作过程中发生损伤 和意外的风险, 为消化内镜医师创造最佳的诊疗条件。
• 消化道内镜诊疗技术是消化道疾病最常用、 最可靠的方法,但也 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及不适感。 随着患者对医疗服务要 求的不断提高 ,对消化内镜诊疗的舒适需求也日益增加。 目前我 国已有很多单位开展了镇静/麻醉下的消化内镜操作,且有逐渐推 广的趋势,业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是,需要认识到,镇静 /麻醉本身具有较高风险,有些并发症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我国目前尚无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广泛征求 消化内镜和麻醉医护人员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相关的专家共 识 ,从而规范其适应证、 禁忌证、 操作流程、 各种消化内镜镇 静/麻醉、 特殊人群的镇静/麻醉以及相关并发症防治等 , 以利 于我国镇静/麻醉下消化内镜诊疗工作的安全普及和推广。
2017年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 麻醉的专家共识
纲要
• 一、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定义及目的 • 二、 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实施条件 • 三、 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适应证和禁忌
证 • 四、 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深度的评估 • 五、 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操作流程 • 六、 常见消化内镜诊疗的镇静/麻醉 • 七、 特殊人群消化内镜的镇静/麻醉 • 八、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一、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 定义及目的
• 消化内镜诊疗的镇静/麻醉是指通过应用镇静药和 (或) 麻醉性 镇痛药等以及相关技术, 消除或减轻患者在接受消化内镜检查或 治疗过程中的疼痛、 腹胀、恶心呕吐等主观痛苦和不适感, 尤其 可以消除患者对再次检查的恐惧感, 提高患者对消化内镜的接受 度, 同时为内镜医师创造更良好的诊疗条件。
三、 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 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一)适应证
• 1 . 所有因诊疗需要、 并愿意接受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患者。
• 2. 对消化内镜诊疗心存顾虑或恐惧感、 高度敏感而不能自控的患 者
• 3. 操作时间较长、 操作复杂的内镜诊疗技术, 如逆行胰胆管造影 术(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graphy, ERCP)、 超声内 镜( endoscopic ultrasound, EUS)、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经口内镜下肌离断 术(peroralendoscopic myotomy, POEM)、小肠镜等。
严重贫
• (三)相对禁忌证
• 以下情况须在麻醉医师管理下实施镇静/麻醉, 禁忌在非麻醉医师 管理下实施镇静:
3. 具有独立的麻醉恢复室或麻醉恢复区域, 建议醉恢复室与内镜操作室 床位比例不低于1:1,并根据受检患者数量与镇静/麻醉性质设置面积。其 设备应符合麻醉恢复室的基本要求,即应配置常规监护仪、麻醉机和(或) 呼吸机、输液装置、 吸氧装置、 负压吸引装置以及急救设备与药品等。
•(二)人员配备与职责
•消化内镜诊疗的轻度、 中度镇静可由经过专门镇静培训的医师下达 医嘱, 并可由经过专门镇静培训的护士实施。 消化内镜诊疗的麻 醉/深度镇静应由具有主治医师 (含) 以上资质的麻醉科医师负责 实施[6]。 根据消化内镜患者受检人数与受检方式以及镇静/麻醉的 性质合理配备麻醉医师人数。 建议每个单元操作室配置至少1名麻 醉科高年资住院医师和1名麻醉科护士,其中麻醉科护士负责麻醉前 准备和镇静/麻醉记录、协助镇静/麻醉管理;每2~3个单元操作室 配置1名具有主治医师(含)以上资质的麻醉科医师,指导并负责所 属单元患者的镇静/麻醉以及麻醉恢复。麻醉恢复室的麻醉科护士数 量与床位比宜为1:2~4配备,负责监测并记录患者麻醉恢复情况。 麻醉医师与麻醉科护士宜相对固定, 以保证镇静/麻醉过程及麻醉 恢复过程的患者安全。
二、 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 的实施条件
• (一) 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场所与设备要求
• 开展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除应符合常规消化内镜室的基本配置 要求以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 1. 每单元诊疗室面积宜不小于15 m2。
• 2. 每单元诊疗室除应配置消化内镜基本诊疗设备外, 还应符合 手术麻醉的基本配置要求, 即应配备常规监护仪 (包括心电图、 脉搏氧饱和度和无创血压)、供氧与吸氧装置和单独的负压吸引装 置、 静脉输液装置、 常规气道管理设备 (麻醉机或简易呼吸囊、 麻醉咽喉镜与气咪酯、咪达唑仑、阿片类药物等以及常用的心血管药物如阿托品、 麻黄碱、去氧肾上腺素等。经气管内插管全麻下消化内镜操作时间 较长或高危患者还应配有麻醉机, 并考虑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 压和(或)有创动脉压力。消化内镜操作区域须配备麻醉机、 困 难气道处理设备(如喉罩、视频喉镜等)和抢救设备如心脏除颤仪 以及常用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 利多卡因等和拮 抗药如氟马西尼和纳洛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