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课 维新变法的内容

第2课 维新变法的内容

A.精简机构,裁汰冗员 B.命各省推荐人才 C.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D.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你如 何理解梁启超这句话?
与实际并不完全相符。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民族 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举一例加以说明。
俄国农奴制改革:十二月党人遭到屠杀; 日本明治维新:戊辰战争,推翻幕府统治。
国际 ②西方集中侵略中国的 ②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 环境 (有利的国际环境) 的狂潮
百日维新
☆问题1:胡绳说:“认为光绪帝是一个维 新派的皇帝,也就是说,这个皇帝代表软弱 的民族资产阶级利益,企图实行一种民族资 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路线,只是遭到了惨败。 这种看法不符合事实”。
请回答:结合光绪帝支持变法运动的原因、 目的和戊戌政令,概述胡绳认为“这种看法 不符合事实”的依据主要因素是 A.中国面临的严重民族危机 B.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宣传 C.光绪帝的支持 D.有爱国心官员的推动
2. 保国会成立后共举行过两次活动后就中止的主要原因
是 A.康有为等人自愿造成的 B.守旧势力的攻击和恫吓 C.保国会的宗旨落后 D.保国会未得到光绪帝的支持
巩固平台
3.张之洞主张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摆脱民族危机 B.富国强兵 C.维护封建统治 D.实现自由、平等
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兴民权、设 议院,用资本主义君主立宪正体取代封建君主政 体,所以维新派反对封建制度。
但是维新派实现这个目的方式却是企图依靠当 朝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力图让清政府自己 将封建制度变为资本主义制度,所以他们不反对 清政府。
1.1897年后,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由理论宣传转入政治
“康有为政治纲领的目标是一系列政治改革,这 些改革如果付诸实施的话,等于一场‘来自上面的根 本性革命’──那今日中国早就不是贫弱的样子了!”
──汉学家费正清《剑桥晚清史(1800~1911)》
百日维新
(2)局限性:
①政治上: 没有涉及实行君主立宪; ②经济上: 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③思想上: 局限于社会上层,没有发动广大民众。
4.维新变法法令中“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特别有利 于哪一阶级参政
A.地主阶级 B.资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封建官僚
巩固平台
5.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的措施是 A.精简机构,裁汰冗员 B.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 C.向海外派遣留学生 D.提倡私人开办工厂
6.“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 书……”材料反映的是维新变法中哪一措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1.29
康有为在奏折中提出了有关变法的哪三项预备性措施?
大集群臣,诏定国是; 许天下士民上书; 设立制度局
这个奏折实际上 是资产阶级维新 派的施政纲领
一. 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 百日维新
思考:1897年后维新派由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的 原因和表现有哪些?
①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影响: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西学的传播
(4)军事方面: 裁汰旧军,建立新军
影响:有利于增强军事实力
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的哪些措施直接触犯了守旧 势力的利益?
(1)精简机构,裁汰冗员; (2)取消旗人的寄生特权; (3)改革科举,废除八股; (4)裁汰旧军,建立新军。
百日维新
【合作探究】 假如你是农民,你会支持变法吗?为什么? 假如你是政府官员, 你会支持变法吗?为什么? 假如你是资产阶级,你对变法满意吗? 假如你是光绪皇帝,你对变法满意吗?
(1)1898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组织成立了保国会。
(2)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具有 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3)保国会只举行了两次活动后即自行中止了。
(4)影响: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相继成立,维 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二. 百日维新
1、开始标志: 《定国是诏》的颁布
百日维新
1898年夏,光绪帝召集军机处的大臣,表 示变法决心,认为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遂 于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百日维新” 从此开始。
百日维新
维新变法是在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民族危机日益 严重的背景下发生的。光绪帝之所以支持变法,一是不甘 作亡国之君;二是企图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取最高 统治权;三是康、梁提出的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 主张打动了光绪帝。
但是光绪帝支持变法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专制 制度和巩固自身统治地位,这与维新派提出的君主立宪、 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有着本质的区别。
从光绪帝在百日维新中颁布诏令看,虽然采纳了维新 派改革官制、教育、发展工商业等主张,但根本没有涉及 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主张。这就 说明光绪帝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不是代表资产 阶级的利益,不是一个维新派的皇帝。
百日维新
☆问题2:维新派是否反对封建制度?是否 反对清政府?
一. 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 百日维新
思考:1897年后维新派由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的 原因和表现有哪些?
①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1.原因 ②维新派的变法宣传得到光绪支持
③爱国官员的推动(如张之洞)
百日维新
▲光绪帝为什么会支持维新变法? (1)不甘做亡国之君; (2)想借变法实现夺权的目的; (3)康有为多次上书,坚定了其变法决心。 ▲康有为会要光绪帝借鉴哪些国家的改革成效而 颁行新政?为什么?
百日维新
光绪帝
(1871—1908)
爱新觉罗·载湉(1871— 1908年),同治帝的从第,1875 年至1908年在位。即位时年仅四 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1887年亲政,但由慈禧太后“训 政”,1889年,慈禧“撤帘归 政”。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 颁布“明定国是”诏 ,宣布变 法。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 变,将他幽禁于瀛台,重新把握
1.原因 ②维新派的变法宣传得到光绪支持
③爱国官员的推动
2.表现
①康有为上清帝第五、第六书痛陈变法
②康有为向光绪进呈了《日本变政考》 《俄彼得变政记》 ③康有为成立了保国会
百日维新
请同学们参看课本133页【历史纵横】 回答问题: 1.保国会的成立时间? 2.保国会的宗旨和性质是什么? 3.保国会的结果和影响是什么?
百日维新
该年上海出版的英文《字林西报》报道:“激 进的改革举世为之震惊,第一他们终止了对外国人的 传统憎恶和闭关自守的政策,鼓吹与列强友善与结盟 的政策,倡导全国开放;第二他们改革了那个愚蠢傲 慢、自称世界第一的教育制度;第三不复以中国文明 与制度为自满,维新派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 改革──比起这个青年中国来,就连日本的明治维新 也堂乎其后。”
农民: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没有土地问题。 官员:精简机构,裁汰冗员。 资产阶级:上书言事,发展工商;无君主立宪。 光绪:可以大展宏图,触及皇权的内容没有涉及; 但因无实权(没军权;力量单薄),变法步履维艰 (落实难;受牵制)。
百日维新
3、评价
(1)进步性:
①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政; ②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文化上:有利于西方先进文化的传播; ④思想上:有利于解放思想。
百日维新
“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 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折誓戒,除 旧布新,与民更始。……一定舆论,设上书处于午门, 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许天下士民,皆得上 书。 ……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 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略如圣祖设南书房, 世宗设军机处例。重定章程 ……”
政权,直到光绪帝去世。
百日维新
2、主要内容
(1)政治方面: 准许官民上书;举荐新政人才;精 简机构,裁减冗员;取消旗人特权
影响: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人参与政治, 打破封建统治思想;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2)经济方面: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影响:有利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百日维新
(3)文教方面: 改革科举,废除八股;兴办近代学 堂;选派留学生;翻译外国书刊
百日维新
项目 明治维新(19中)
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19末)
社会 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高,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背景 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封建势力强大;
领导 倒幕派实力强大, 力量 掌握了政权和武装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寄 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
具体 措施
大刀阔斧,全面推行
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
①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①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
俄国和日本 保留君主,实行君主立宪
▲张之洞的主张与维新派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阶级立场不同
一. 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
思考:1897年后维新派由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的 原因和表现有哪些?
①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1.原因 ②维新派的变法宣传得到光绪支持
③爱国官员的推动
①康有为上清帝第五、第六书痛陈变法
2.表现 “皇上与诸臣求为布衣而不可得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