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语录
1、从先秦思想家中选一位自己感兴趣的,做摘 录和简评。
信心铭 僧璨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不用求真 唯须息见 二见不住 慎勿追寻
六祖坛经 慧能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名家思想
►“离坚白” :对于 “坚白石”,“视不得其 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 得其所坚者,无白也” 。
►“白马非马”: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 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 则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今合以为物, 非也。如求白马于厩中,无有,而有骊色之马, 然不可以应有白马也。不可以应有白马,则所 求之马亡矣;亡则白马竟非马 。
语言分析哲学
一种以语言分析作为哲学方法的现代西 方哲学流派或思潮。 代表人物人能够看见他拥有什么,但看不见他是 什么。
►哲学是针对借助我们的语言来蛊惑我们的智 性所做的斗争。
►为眼睛近视者指引道路是很费力的,因为你 不能对他说:“看见十哩外的教堂吗?朝这个 方向走。”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 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 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 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 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 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儒:亲亲、尊尊、长长 。—— 墨:兼爱 巢子评: 有疏而无绝,有后而无遗 。
名家
公孙龙(前320年-前250 年),传说字子秉,中国战 国时期赵国人,曾经做过平 原君的门客,名家的代表人 物,其主要著作为《公孙龙 子》
孟子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 欲手援天下乎?”
墨子
墨子(约前468--前376),姓墨 名翟,世称墨子。中国春秋 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墨 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 住在鲁国。
墨子名言:故彼人者,寡不死其 所长。
《墨子》
现代所传的《墨子》五十 三篇。着重阐述认识论和逻 辑学,在逻辑史上被称为后 期墨家逻辑或墨辩逻辑 (古代世界三大逻辑体系之 一,另两个为古希腊的逻辑体 系和佛教中的因明学)
►不要想,而要看! ►世界的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
加缪的荒诞人生
►我们反抗,所以我们存在。(《尼采与虚无 主义》)
►世界的罪恶差不多总是由愚昧无知造成的, 没有见识的善良愿望会同罪恶带来同样多的 损害。(《鼠疫》)
►主要作品:《误会》 、《卡利古拉》 、《局 外人》、《西西弗的神话》、《鼠疫》等
作业
墨家
►墨家是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约产生于 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家是一个有组织 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墨者们 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 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主张:
1、人与人平等相爱(兼爱),反略(非攻)。 2、非命、天志、明鬼 。 3、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 。 4、重法制——腹朜杀子。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 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 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 之物,莫不 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 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 豁然贯通焉,
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 用无不 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禅宗故事
► 僧問。我有一百問。請師一句答。師曰。答。僧曰。 畢竟如何答。師雲。卻成兩句了也。
► 野鸭从鼻孔里飞过去了吗? 马祖与百丈同游山,见野鸭子飞过。 祖云:“是什么?” 丈云:“野鸭子。” 祖云:“向什么处去也?” 丈云:“飞过了也。” 祖将百丈鼻孔扭,丈作忍痛声。 祖云:“何曾飞去?”丈于此有省。